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文件汇编/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
  • 时间:2017-08-17
  • 点击:127
  • 来源:

甘政办发〔2017〕138号

嘉峪关、金昌、酒泉、张掖、武威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戈壁农业,是指在戈壁滩、砂石地、盐碱地、沙化地、滩涂地等不适宜耕作的闲置土地上,在符合国家有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发展设施蔬菜及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近年来,经过我省各级农业工作者的研究、示范和推广,戈壁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资源,促进河西戈壁农业发展,根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通过健全产业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提高有效供给率,促进河西戈壁农业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产品需求。

  (二)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以高效园艺作物为主要生产对象和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生产原料,利用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采取基质无土栽培技术和高效节水技术,运用企业化园区式管理模式,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河西戈壁农业开发利用道路。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技支撑,生态优先。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以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为方向,培育绿色品牌。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合理高效利用水土光热资源,降低资源消耗,构建节约型产业发展模式。

  2.坚持适度规模,整体推进。根据不同区域生产特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产业化集群发展。

  3.坚持市场导向,突出效益。依托资源优势,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和产业基础,选择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对区域经济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产高效的发展格局。

  4.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加大政府扶持,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改革投融资机制,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产业投入格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构筑河西戈壁农业发展平台,发挥市场主体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发展目标。到2022年,在河西地区沙漠戈壁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其中: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5万亩(酒泉市11万亩、张掖市11万亩、武威市2万亩、金昌市0.7万亩、嘉峪关市0.3万亩),新建全钢架高标准塑料大棚5万亩(酒泉市2万亩、张掖市1.7万亩、武威市1万亩、金昌市0.3万亩),新建智能连栋温室150亩。项目建成后,新增优质高效园艺作物产品250万吨(其中食用菌50万吨),年实现产值120亿元。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备、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河西戈壁农业产业带,把河西地区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标准化产业园。以市为单位制定戈壁农业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布局,形成规模优势,确保供求平衡、结构合理、质量安全。在河西地区建设一批规划面积不少于1000亩的标准化产业园区,带动产业园区周边农民通过承包经营或劳务输出方式增加收入。

  (二)建设工厂化种苗场。加快新品种引进培育,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不同栽培类型的新品种。嘉峪关、金昌、酒泉、张掖、武威等市分别建立年产蔬菜种苗500万株以上的工厂化育苗中心1个以上,以张掖市为主建立一定规模的原料发酵、袋料生产车间,实现蔬菜优质种苗和菌棒统供率达到100%。支持建立一批果品、花卉种子、种苗繁育场。

  (三)建设标准化基质厂。依托最新生物工程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实现尾菜等农牧业废弃物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在张掖、武威、酒泉、金昌等市建立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的有机栽培基质标准化加工厂,满足河西戈壁农业对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的需求。

  (四)加强科技研发支撑。加大对戈壁农业的科技立项,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制定完善不同区域戈壁农业的生产、栽培和质量标准。重点推广设施轻简化建造、生态栽培、农机农艺融合、水肥一体化、光电能源温室利用及物联网远程管控等现代农业高效生产技术,提升装备水平,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五)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大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分级包装车间、低温配送中心建设。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大型果蔬批发市场,完善市场交易功能。加大冷藏、冷运、冷销等冷链物流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省外、境外销售窗口。同时,逐步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河西戈壁农业田园综合体。

  (六)打造戈壁农业品牌。注重提升产品品质,以绿色、有机、生态为主,打造在全国乃至国际都具有一定影响的河西戈壁农业品牌。加快品牌认证步伐,扩大认证数量和规模,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加快戈壁农业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扩大追溯试点和范围,加大监管力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河西戈壁农业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戈壁农业发展工作,定期研究河西戈壁农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指导河西地区推动戈壁农业良性发展,要定期对戈壁农业任务落实、资金使用等情况开展督查。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政府引导、部门主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向河西戈壁农业项目倾斜,采取定向补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扶持。探索建立采取财政贴息、股权投资等手段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河西戈壁农业的模式,大力培育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等融资服务组织,探索开展戈壁农业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利用好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相关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建立戈壁农业发展政策性保险机制,对参与戈壁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给予保费补贴。重点县市区要集中力量尽快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严格用水管理。要在控制用水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农田高效节水、完善输配水措施、加强调蓄设施建设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措施,把传统农业节约下来的水向低耗水、高效益、无污染的河西戈壁农业以及生态领域调剂。严禁开荒打井,限制和压缩不合理用水需求,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确保河西地区水资源平衡。

  (四)强化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法保护草原、森林和防沙治沙建设成果,保护河西地区生态环境。河西戈壁农业建设规划和项目前置审批都要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五)营造良好环境。市、县要强化公共服务,加大宣传引导,提高河西戈壁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和产业影响力。改革投融资机制,以财政资金为牵引,鼓励引导国有和民营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以多种模式参与河西戈壁农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