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天祝白牦牛种质资源和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时间:2013-10-10
  • 点击:59
  • 来源:
   天祝白牦牛分布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上,是高寒草原特定生态环境下长期驯养的世界稀有珍贵的优良牦牛地方类群,享有草原“白珍珠”和祁连“雪牡丹”之美称。1984年,天祝白牦牛被列入《全国家畜品种志》、《甘肃省家畜品种志》。2000年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78个重点保护品种之一。

    一、基本情况

    1、数量

    截止2012年底天祝白牦牛现存栏4.5万头,占全县牦牛总数8.95万头的50.3%,其中松山、西大滩、石门等八乡镇为主产区,数量约2.5万多头,占天祝白牦牛总数的55%以上。毛色纯白、遗传性能稳定的纯种天祝白牦牛有0.4万头,占天祝白牦牛总数的8.9%。

    2、饲养管理现状

    目前,天祝白牦牛仍保持终年放牧的饲养习惯,暖季到夏秋草场放牧抓膘,冷季转入冬春草场。一般只对乳牛及犊牛补饲青干草或放至围栏草场放牧,很少补饲精料。饲养管理极其粗放,基本属于靠天养畜,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得非常脆弱。若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往往造成严重死亡。

    3、选育现状

    20多年来,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1980年以来,实施了“天祝白牦牛本品种选育”课题研究工作。1995年,天祝白牦牛又被列入国家级“农牧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的范围以内。通过课题研究和项目实施,天祝白牦牛的数量规模不断壮大,品种质量显著提高,种群结构趋于合理。已建成天祝白牦牛核心群10群600头,选育群60群4000头,扩繁群100群6800头。可见天祝白牦牛有很大的选育潜力,若进一步采取保种选育措施,可极大地提高其生产性能。

    二、天祝白牦牛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天祝白牦牛品种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我县将天祝白牦牛产业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县上成立了白牦牛产业开发委员会,相继出台了《天祝白牦牛产业化开发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把白牦牛产业列入全县重点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确立了白牦牛品牌战略,坚持了育种试验、繁育基地、饲草料生产和产品加工“四位一体”的保护与开发措施,使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取得了初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10年以来制定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明确规定,对以养殖场(小区)为单位修建牛羊棚舍者,每平方米补助90元,以散养户为单位修建牛舍者,每平方米补贴60元。并对天祝白牦牛养殖规模达到50—80头的养殖户,每户给予保种选育补贴1000元,达到80头以上每户补贴1500元。并在草原围栏建设、人工饲草基地建设等方面向重点保种群倾斜。

    1、种群结构趋于合理

    通过对选育区2565头天祝白牦牛的性别、年龄结构的调查分析,在目前生产状况下,牛群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从被毛颜色看,白色个体比例有大幅度提高,种牛毛色基本为白色,繁殖犊牛的白色比例明显高于群体平均水平,天祝白牦牛的选育提高及资源保护已初见成效。

    2、天祝白牦牛系列产品得到有效开发

    2011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天祝白牦牛”及“天祝白牦牛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2012年8月,获得了天祝白牦牛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的成功注册,为有效地保护天祝白牦牛,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标志着天祝白牦牛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已研制、生产出了天祝白牦牛精分割肉、骨髓粉、牛绒衫等8个系列近3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同甘农大食品工程系合作的项目“牛羊肉精加工制品技术研究及生产应用”,“动植物重组工程肉制品技术研究及生产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天祝白牦牛精分割肉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首次填补了我省肉类加工绿色食品的空白,产品已被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审定为“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信誉保证品牌”,天祝白牦牛骨髓粉、油茶粉获第八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的开发,有效地促进了保种选育工作。

    3、天祝白牦牛推广利用力度加大

    近几年来,向武汉、天津、西安、太原、兰州等地动物园引调天祝白牦牛100多头,作为珍稀的景观牛种,深受旅游观赏者的青睐,扩大了天祝白牦牛的知名度。新疆、山西、青海、西藏、四川等省外养殖场家,相继引调天祝白牦牛5000多头,用于试养和杂交改良,基本满足了省内外牦牛养殖场家要求购买种牛的需要。

    4、多项应用研究有突破性进展

    长期与甘肃农业大学、中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科研工作者积极合作,先后对天祝白牦牛进行了资源调查、生物学特性、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绒毛性能分析、乳成份测定、产肉性能及营养成份测定、繁殖性能测定、遗传物质DNA测定等方面进行了测试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重要数据和试验结果。先后在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论文40余篇,为天祝白牦牛品种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与品质

    天祝白牦牛作为世界珍稀物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独特的牦牛地方类群,品种本身存在群体规模小、生产性能较低、体格体重小、体型外貌不整齐、商品率低下、经济效益欠佳等不足。具体表现在繁殖方面为自然交配,选种选配难度大,造成天祝白牦牛的毛色遗传很不稳定,种质下降;在品质方面符合品种理想型要求的个体少,品种质量的提高,因受众多因素的制约,进展缓慢,不坚持保种选育和保护,天祝白牦牛则有淹没在黑牦牛中而灭种的可能,将会给国家的种质基因库造成巨大损失。

    2、生物技术保种难度大

    由于天祝白牦牛野性较大,驯化和调教较为困难。许多在其它家畜,如奶牛、黄牛上应用成功的冻精配种、胚胎移植技术,对天祝白牦牛的保种有一定难度。目前,这些技术在天祝白牦牛上只是一些试验性研究,尚未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3、种群数量少,产业化程度低

    一个地方品种保护不仅依靠对现有种质资源的保存,从长远来讲,更要依靠市场的效应推动,让牧民从饲养天祝白牦牛的生产中获益。但目前,从天祝白牦牛数量和质量上,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主产区2012年天祝白牦牛存栏有4.5万头,种群数量少、生产规模小,远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严重制约着天祝白牦牛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就产业化发展而言,天祝白牦牛刚进入起步阶段,加工企业对基地的拉动,基地对农户的带动,产品占领市场的份额等效应不明显,致使农牧民养殖白牦牛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益低下。

    4、资金短缺,设施落后

    省级重点种畜禽场--天祝白牦牛育种实验场基础设施差,底子薄,设备缺,保种手段落后。虽然国家十分重视天祝白牦牛保种工作,已对天祝白牦牛育种实验场进行了投资建设,但主要是建设部分示范性的越冬棚圈、种群组建、办公场所修缮等内容。而保种资料收集所需的设备和常用的办公、育种、防病、饲草料加工等设备短缺,这严重影响天祝白牦牛保种信息资料收集、整理、档案管理等。

    四、今后品种资源发展的基本思路

    天祝白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全力打造白牦牛品牌,保护和开发并重,扩繁选育和开发利用并举,建设科研推广、规模养殖、产品生产三大基地,推进白牦牛产业化发展,实现白牦牛养殖名县、绿色食品生产大县和草畜产业强县的目标。

    1、优化生产布局,建立分级繁育体系

    一是在纯繁区内,建立核心群,开展纯种繁育,重点提高质量和纯度,为其它区域提供种牛。二是在选育提高区重点压缩和淘汰黑、花等杂色牦牛,配套组建高质量、高标准的选育群,开展选种、选配,注重提高白色牦牛的比例。三是建立以保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晚、生产规模小的繁育推广区,从纯繁区内调给供种,逐步发展白牦牛。四是在育种场开展细管冻精制作和胚胎移植方面的试验研究,为遗传基因冷冻保存、繁育生产奠定基础。

    2、加快草业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畜牧基础设施和草业建设是白牦牛产业化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充分抓住当前草原生态建设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大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治理“三化”草地,加快草原围栏建设步伐,综合改良退化草场,大力建设人工草地和优质牧草生产基地,科学合理利用草原,为白牦牛产业化的大推进、大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依靠科技力量,发挥资源潜力

    必须将白牦牛保种选育和产业化经营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这是充分发挥白牦牛种质资源潜力,提高白牦牛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联系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把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白牦牛保种繁育、胚胎移植、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的每个环节,提高天祝白牦牛的品质和产量,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利用现有的科技基础,巩固现有的科技力量,用更高的科技手段对天祝白牦牛进行科学研究、纯种繁育和产品开发。要加大天祝白牦牛种群扩繁力度,扩大种群规模,建立白牦牛生产基地,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天祝白牦牛产业化发展。

    4、打造特色精品,增强竞争实力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准入证”,也是一项产业最具实力的标志。打造白牦牛产品特色精品,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白牦牛经济社会效益的必然性选择。天祝白牦牛是我县独特的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要大力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企业生产过程中要引入标准化技术和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加快技术创新进程,积极参与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认证,争创名牌,与国际接轨。

    5、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开发进程

    制定优惠政策,运用改革思路和市场化手段,坚持政府、民间一齐投,内资、外资一齐引,大搞资本与劳动联合,资本与技术联合,实现白牦牛产业发展投资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化,确保资金不断注入。继续研究开发白牦牛项目,对接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

    6、实行政府主导,创新发展机制

    要使白牦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在强化政府行为上进行创新。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充分发挥白牦牛产业开发委员会的宏观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白牦牛产业发展规划,完善白牦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产业倾斜政策,为白牦牛产业的发展创造政策环境。二是创新保护机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超前的眼光,科学的思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严格划定白牦牛纯种繁育区、选育提高区、繁育推广区,并制定不同的管理、保护方案。

    7、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调动和保护牧民养殖积极性。积极争取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加大地方优势农产品向产业化发展的建设力度,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加强资金投向及使用管理,对天祝白牦牛重点养殖村、户采取设施建设、实物投放、种畜供给、技术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与帮助,充分保护和调动农牧民发展天祝白牦牛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