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现状分析
  • 时间:2014-01-09
  • 点击:43
  • 来源:
    甘肃能源资源较为丰富,能源产业是全省工业的支柱行业,同时,全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做为主要的能源消费企业,受能源管理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在加工或转换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效率对于能源有效利用和节约能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基本情况

   (一)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数量少耗能多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是全省工业的主要耗能企业。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有48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3.4%,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68.2%,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数量少但能耗占比高。

   (二)能源加工转换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供热行业

    依托甘肃的资源禀赋,全省除天然气液化和加工煤制品两类企业外,有火力发电、供热、热电联产、原煤入洗、炼焦、炼油和制气等多种类型的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目前,全省48家能源加工转换企业中,27家有火力发电加工转换生产、24家有供热加工转换生产、12家有热电联产加工转换生产、6家有原煤入洗加工转换生产、5家有炼焦加工转换生产、3家有炼油加工转换生产、1家有制气加工转换生产。从企业涉及的加工转换生产类型来看主要是集中在火力发电、供热和热电联产,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以电力和供热企业为主。

    (三)全省煤炭消费中加工转换投入占比高

    甘肃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2012年全省煤炭消费量为6557.53万吨,其中用于终端消费的为2153.38万吨,占全省煤炭消费量的32.8%,用于加工转换投入(中间消费)的4404.15万吨,占全省煤炭消费量的67.2%。从用于加工转换的煤炭消费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火力发电,2012年用于火力发电的原煤消费实物量是3445.38万吨,占加工转换煤炭消费量的78.2%,用于供热的煤炭消费实物量是430.57万吨,占加工转换煤炭消费量的9.8%,用于炼焦、原煤入洗和制气的煤炭消费量只占到加工转换煤炭消费量的12.0%。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

    近年来,甘肃高度重视节能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节能政策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加强能源管理,减少加工转换损失,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加工转换效率逐年提高。2013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1.0%,比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效率达到40.0%,比2012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0.78个百分点;热电联产效率达到46.9%,比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1.99个百分点;原煤入洗效率达到93.6%,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1.0个百分点;炼焦效率达到89.2%,与2012年基本持平,比2011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制气效率达到63.2%,比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6.1个百分点。

                       2011年—2013年上半年全省分类型加工转换效率表(表一)
                                                                                  单位:% 

加工转换类型

2011

2012

2013年上半年

火力发电

39.2

39.5

40.0

供热

81.7

82.3

84.6

原煤入洗

92.6

93.2

93.6

炼焦

88.6

90.1

89.2

炼油及煤制油

92.3

93.5

92.7

制气

57.1

60.8

63.2

热电联产

44.9

45.1

46.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近几年不断提高,但是与全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2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0.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分加工转换类型来看主要是火力发电、炼油、炼焦和制气等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火力发电低0.05个百分点,炼油低2.17个百分点,炼焦低1.65个百分点,制气低17.71个百分点;供热和原煤入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全省与全国加工转换效率对比表(表二) 

加工转换类型

全省(%

全国(%

全省与全国相差(+个百分点)

火力发电

39.5

39.6

-0.05

供热

82.3

77.4

4.91

原煤入洗

93.2

90.0

3.24

炼焦

90.1

91.8

-1.65

炼油及煤制油

93.5

95.7

-2.17

制气

60.8

78.5

-17.71

热电联产

45.1

45.3

-0.19

合计

70.3

74.0

-3.72

    (二)同类型企业之间加工转换效率差距较大


    虽然“十一五”期间加大了对全省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改进,但仍有个别企业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对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全省火力发电企业中发电效率最低的企业(窑街煤电公司因利用煤矸石发电不可比,在此剔除)与效率最高的企业相差15.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按照发电1千瓦时计算,效率最低的企业比效率最高的企业要多用144克标准煤,相比全省平均发电煤耗多用35克标准煤;供热企业中效率最低的企业与效率最高的企业相差63.1个百分点(剔除窑街煤电公司);原煤入洗企业效率最低的企业与效率最高的企业相差15.3个百分点;全省制气企业只有一户,炼油企业之间效率差距不大。


         2012年部分加工转换类型效率对比表(表三) 
     

 

全省平均(%

最高效率(%

最低效率(%

火力发电

39.5

44.5

29.2

供热

82.3

93.2

30.1

原煤入洗

93.2

98.6

83.3

炼焦

90.1

94.7

84.7

热电联产

45.1

66.1

41.3

            

    (三)火力发电和炼油单位产品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单位产品能耗是反映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消耗的能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水平的高低,目前统计监测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涉及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有火力发电标准煤耗、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和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三项指标,从2012年的数据资料来看,三项指标均比2011年有所降低,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和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如果这两项产品单耗能达到国家平均水平,2012年一年将节约61.44万吨标煤。


                                  2012年全省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与全国对比表(表四)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全国

甘肃

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油/

64.39

69.85

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

克标准煤/千瓦时

306.31

313.22

炼焦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

156.29

128.96


    三、对提高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建议


    近年来甘肃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总体得到不断提高,但个别类型和产品单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甘肃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还有提高的空间与能力。


    1、在重点行业中大力推行余热余压的回收再利用。余热余压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多余的副产热能、压差能,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回收利用,当前利用余热发电的技术已非常成熟,特别是在水泥行业中回收窑头窑尾排放的余热进行发电已运用多年,余热发电的效率要比火力发电的效率高50%,利用余热发电的企业越多,越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的效率。2012年,全省只有6家企业回收余热余压进行发电,其中只有2家水泥企业采用了这项节能技术,只占到全省水泥制造企业的4.7%,大部分水泥制造企业白白浪费了这部分能源。应在全省水泥、化工和冶金行业中重点推行对余热余压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特别是在水泥制造企业中重点推广利用回收余热发电的节能新技术,将是否配套建设余热发电设施做为批准水泥企业建设立项的门槛。


    2、积极实施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与一般单一电力产品的火力发电厂相比,热电联产是既产电又产热,能源综合利用水平较高,其加工转换效率高于纯火力发电的效率,以全省发电量最大的华能发电公司为例,2013年由纯火力发电转为热电联产企业,总效率比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可以因地制宜,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实施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将分散的小供热锅炉改造为热电联产机组,或利用周边火力发电企业给城区供热,以此提高本地区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3、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十一五”期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十二五”期间,更应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通过企业之间对标,鼓励和扶持企业采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减少能源生产转化过程的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节约能源, 降低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