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谷县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 时间:2021-04-28
  • 点击:0
  • 来源:http://www.tianshui.gov.cn/art/2021/4/26/art_400_277945.html

信息来源: 甘谷县扶贫办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甘谷县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十年九旱,资源贫乏,自然条件严酷,基本条件脆弱,是国家和省列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从1986年省上将甘谷列入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以来,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扶贫办、省市扶贫办的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立足县情,完善思路,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苦干实干、顽强拼搏,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农村贫困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千方百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19年4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是甘谷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甘谷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20年4月27日,我县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表彰为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2020年8月,我县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甘谷县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从1986年1月成立专门的扶贫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到2018年以零漏评、零错退的优异成绩退出贫困县序列,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甘谷县的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历时35年。35年来,全县上下及社会各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谷实际的扶贫之路、脱贫之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壮丽画卷。回顾35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扶贫阶段(1986年—1993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甘谷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一剂灵丹妙药,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空前发挥,加之当时风调雨顺,所谓“政策好、天帮忙”,于是,全县农村贫困程度迅速缓解,有一部分农民通过诚实劳动,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基本扭转了“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的局面。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等各种因素制约,全县相当一部分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还非常困难。1985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8.54万人,贫困面高达67.1%。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甘谷县被列为全省18个高寒阴湿、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进行重点扶持,从此拉开了甘谷扶贫开发的序幕。1986年1月28日,中共甘谷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甘谷县扶贫开发领导机构——甘谷县困难地区工作领导小组。甘谷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扶持的机遇,组织百人调查组,深入乡村,调查摸底,上下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商促工、以工补农,农工商综合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指导思想和“一抓粮、二抓钱、三抓基本条件改变”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并以金山、金川、西坪、大庄、古坡、礼辛、八里湾、康家滩、谢家湾、武家河、金坪、白家湾等12个省扶贫困乡(困难乡)为主战场,开展全面扶贫,总结并大力推广“一人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林果园、一户一头商品畜、一户输转或转移一个劳动力”的“四个一”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当时,在抓粮上重点抓了“温饱工程”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从1986年到1993年,全县累计种植地膜玉米63.13万亩,农民吃粮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抓钱上主要抓了以林果业、养殖业、棚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和乡镇企业。自1986年以来,在养殖业上共扶持资金197万多元,新(扩)建饲养场16个,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村51个,专业户5089个,全县养殖业总产值达453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4%;果园1994年达到8.91万余亩,其中一半以上挂果;在乡镇企业上共扶持资金1642万元,使建筑业总数达到262个,年产达到1.97亿元。在改变基本条件上以修梯田、打水窖、架农电、通农路、广种树为主,狠抓基础设施建设。1986年到1993年,全县梯田面积每年以平均2万亩以上的速度增长,到1994年底,已累计达到48.5万亩,农民人均0.95亩。到1990年,全县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村村通农电;399个村委通了公路,占村委总数的99%;建设人饮、病改工程64处,打水窖16750眼,使18.85万人和4.23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得到明显缓解。
  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大打扶贫开发总体战,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改变了过去长期“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财政靠补贴”的困境,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按照当时基本解决温饱的“双三百”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元,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300公斤(钱粮可互补)的标准衡量,到1993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从1986年底的28.54万人减少到14.21万人,贫困面从1986年的67.1%下降到29.2%,农民人均占有粮由1986年的175.5公斤增加到31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218元增加到545.92元。
  第二阶段:扶贫攻坚阶段(1994年—2000年)
  1993年底,全县有12个贫困乡、52个特困村和14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处在绝对贫困之中,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高寒阴湿山区和北部干旱贫困片带上。自然条件严酷、各种灾害频繁,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是扶贫开发的一块“硬骨头”。即便是已基本解决了温饱的地方,由于温饱标准较低,农业基本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一遇灾害又会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尽快解决14万贫困人口和52个特困村的温饱问题。
  1994年,国家颁布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同年4月,国务院将我县确定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县委制定了《全县七一四扶贫攻坚计划》,即用七年时间解决全县1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县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按照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领导包村、落实到户”的工作思路和以解决群众温饱为中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坚持“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抓劳务、广种树、通农路”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路子,并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乡、村、户制度,实行“四定”、“五到”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到贫困村广泛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重点贫困村挂职帮扶。
  扶贫攻坚期间,县委、县政府根据当时的实际,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发扬“干部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以种养业为重点,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一批支柱产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集中解决吃饭和饮水问题,采取集中修和分散修,人工修与机械修,突击修与长年修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的措施,修梯田,建水利;大力推广适用性强、覆盖面广、收效快、效益好、千家万户都能搞的农村实用科技成果,如地膜覆盖、膜侧种植、注水播种、种子包衣、双垄沟种植、良种推广、暖棚养殖、集雨节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配套技术等等,为解决群众温饱发挥了重要作用;县乡村加强了农业服务体系和科技示范区建设,建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科技推广点、组有示范户的农技服务网络。1994—2000年,累计新修梯田16.1万亩,新增和恢复改善灌面2.5万亩;新建人饮和集雨节灌水窖4.38万眼,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全县20个乡镇都通了公路,100%的村通了农机路;架设农电线路260公里,实现了100%的村和97.6%的组通农电;20个乡镇都有卫生院,84%的村有卫生所,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缓解;20个乡镇普遍建立了农技站、农机站、兽医站,基本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技术推广点、组有技术员”的四级服务网络;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0%,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农民文化生活得到改善提高。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以苹果、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和果园面积累计达到13.8万亩;以党参、红芪、板兰根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98万亩;规模养殖示范村达到36个,各类规模养殖户达到9740户,畜禽饲养量达到31.26万头(只);大棚蔬菜、日光温室种植技术已大面积普及,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村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1158个,以农副产品运销和劳务输出为主的第三产业也迅猛发展,每年输转农村剩余劳力平均达到10.05万人,劳务收入平均达到1亿多元。全县以林果业、养殖业、蔬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
  通过七年的艰苦努力和合力攻坚,特别是在1993年开始遭受连续8年特大干旱的背景下,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994年末的14.199万人减少到2000年末的1.7695万人,贫困面从1994年末的29.1%下降到2000年末的3.2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4年的611.43元提高到2000年的982元,历史性地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扶贫攻坚阶段目标。
  第三阶段:《纲要》实施阶段(2001年—2010年)
  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到2010年,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2001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使扶贫减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这一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甘谷县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客观分析了进入21世纪我县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模式(“一体”即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两翼”中的一“翼”是开展大规模的贫困农民培训,一方面培训种养殖技术、培养科技生产大户,让贫困户在本地脱贫致富,一方面促进贫困富余劳动力向外地转移;另一“翼”是实施产业化扶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和加工业,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协调发展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即以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村为主要区域,切实瞄准贫困群体,继续坚持兴修梯田,注重小型水利建设,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稳步发展经济林果,适度扩大规模养殖,积极推进棚菜产业,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多方组织劳务输出,加大整村推进工作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成效,为实现小康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是在农村扶贫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1年初的24.08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7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7.0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1年初的 44.5%下降到2010年的12.4%。
  二是全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依靠政府扶持和龙头企业及能人带动,选择培育、壮大和发展了一批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了棚菜、辣椒、洋芋、果椒、养猪、养牛、养羊、养兔等产业化项目。全县财政扶贫资金计划中,产业化建设项目资金连续十年占比40%左右,扶贫信贷资金用于产业化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扶贫产业化的比例不断提高,成了除劳务输出收入以外最重要的一个收入。据统计,十年间,共新建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果园73287亩,建成塑料大棚蔬菜4753座、1900亩,发展地膜辣椒14500亩、高淀粉马铃薯25210亩、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94000亩,种植蓖麻12000亩,引进蓖麻蚕900户900盒,暖棚养猪9714户60927头,舍饲养牛1010户1860头,舍饲养羊400只,舍饲养殖长毛兔420户8700只、特种兔40户600只,良种鸡8450只。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种养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83元,比2000年的982元增长193.58%,特别是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由实施前的700元左右增加到1500元以上。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入4134.2万元,新修梯田9.8622万亩,配套桥涵7座,新修、维修村组道路433.1公里,硬化村内巷道9.5公里,新建集雨节灌1.3万亩,衬砌渠道6.855万米,新修维修提灌27处、堤防工程1521米。农村饮用自来水、深水井农户比例为55%,行政村通水泥(沥青)公路、自然村通电、通电话、农户使用卫生旱厕比例分别达到53.3%、100%、92.9%、88.4%。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使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是全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到2010年底,全县7至15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9%,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县参加新农合的农户比例达到93.7%,有病能及时就医的比重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乡乡建有卫生院,绝大多数行政村设有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五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着眼于科技成果应用,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十年间,安排661万元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全县重点科技扶贫项目,加大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力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示范区和示范户的建设逐年得到加强,初步形成由点到面的科技推广体系,收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实际,持续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干部素质培训。十年间,组织乡村干部省内培训450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83次8.101万人,印发培训资料10万多份,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六是劳务输出力度持续加大。建强劳务组织领导架构,形成县上有劳务办、乡镇有劳务站、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全县劳务输出培训规划及实施方案,确定了甘谷县劳动力就业与培训中心、甘谷县电动缝纫培训学校以及天嘉驾校、平安驾校、世扬厨师培训学校等一批劳务培训基地。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定单、市场运作、部门协作、内外宣传”的方式,十年间共举办各类劳务输出培训班100期6000人,定向输出劳务4000人;每年输转劳务稳定在13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4亿元以上。另外,县扶贫办、县教育局组织相关培训学校,加大“雨露计划”政策和招生宣传力度,大力开展贫困户“两后生”技能培训。“雨露计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到2008年的五年间,以农村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短期转移培训为主,共招收“两后生”3600余人。
  七是整村推进深入开展。参与式整村推进是一项综合性扶贫方式,也是这一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2000年,省上将谢家湾乡马家沟村纳入全省扶贫开发综合示范点建设项目村之一。自此,拉开了我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序幕。截至2010年底,全县293个重点贫困村已实施106个,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004万元。为保质保量地完成整村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县上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批复的《关于进一步搞好参与式整村推进实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规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在统筹规划、发动群众、创新机制、班子建设、干部帮扶、整合资金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的检查指导,逐步建立健全并积极推行了群众、项目公示公告、建设项目招标、资金报帐、项目质量跟踪检查、检查审计、评估验收、后期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有力促进了整村推进项目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升了工作水平和扶贫效益。到2010年底,在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累计新增梯田4.3622万亩,新修维修提灌14处,衬砌渠道4.755万米,建成水窖、集雨节灌2350处,新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1885座,栽植果树216.1万多株3.9295万亩,发展舍饲养猪户9594户54927头、舍饲养牛640户1010头、舍饲养殖长毛兔420户8100只,新修文化卫生设施87处,培训农民技术人员35260人次。这些项目建成后,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为项目村尽快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是以帮村扶贫为重点,“大扶贫”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北车集团从2002年开始到我县定点帮扶,集团公司领导先后多次到我县考察、调研,选派五名优秀干部到我县挂职扶贫,累计投入资金1284万元,新建希望小学4处,千亩无公害高效农业示范基地1处,蔬菜恒温冷库1座,千亩无公害苹果基地3处,投资220万元用于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县的对口帮扶工作高度重视,东丽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来我县考察、调研,确定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300万元,扶持建设新农村1个,新建希望小学5所,援建中学电教室1个,新建母亲水窖7250眼,捐赠100万元用于砂沟大桥建设,捐赠300万元用于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省市31个帮扶单位也积极投身到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十年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85万元(其中资金265万元、物资折款120万元)。此外,县直党政机关、驻县垂管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为所帮贫困村积极协调项目,捐款捐物,全县86个帮扶单位累计帮扶资金650万元(包括物资折款220万元)。
  在这一阶段,我县还积极争取实施了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该项目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有益补充,为全县扶贫开发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也为推进我县扶贫开发的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按照世行及省市制定的项目区选择原则、选择依据和选择过程,报经市、省、国家部委及世行批准,我县确定古坡等14个乡镇185个行政村为项目建设区。该项目从1999年项目实施到2005年实施结束,共完成投资9188.51万元,其中世行贷款4490.16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455.49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31万元、信贷资金1870.47万元、部门配套426.6万元、农户(项目单位)自筹714.79万元。项目涉及14个乡镇185个行政村,覆盖16837户贫困农户。截至2005年底,项目区贫困人口由1997年底的118000人减少到33151人,贫困人口减少了84849人,减幅达到71.9%,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997年底的49.5%下降到 18.6%。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底的398.1元增长到2005年底的1216.5元,人均增收818.4元;人均占有粮食由1997年底的168.1公斤增长到2005年底的305.4公斤;实现了人均占有粮300公斤、人均纯收入915元的解决温饱目标。同时,争取到世行贷款4490.16万元,为全县积累了一批长期滚动使用的发展资金。通过项目建设,为扶贫系统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项目管理队伍,探索形成了一套更为有效的扶贫开发新机制,对扶贫开发乃至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阶段:新《纲要》实施阶段(2011年—2015年)
  进入“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空前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制定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简称“新《纲要》”)。新《纲要》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我县被确定为六盘山特困片区县。2011年,中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比2010年提高80%。按照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009年底时的9.9万人增加到2011年时的24.29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42.9%。
  在这一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3日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2014年5月,我县开始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经过识别,全县2013年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9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706户16.6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9.5%。
  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首要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着力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建设。这一阶段,我县扶贫开发凸显出四个明显特征:奋斗目标更加明确、扶贫对象更加广泛,攻坚区域更加突出、扶贫理念更加清晰。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实施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全市“1461”扶贫攻坚工程,以减贫增收为目标,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整体推进,走统筹扶贫、精准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生态扶贫的路子,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县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24.29万人(2300元标准),减少到2015年底的7.11万人,比2011年减少17.1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2.9%下降到12.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3325元提高到2015年底的5963.5元,净增2638.5元,年均增加527.7元。
  二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硬化通村道路959.9公里,实现行政村硬化路全覆盖;解决32.7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50.82万元,饮水安全率达到90%以上;改造农村危房11800户,农村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达到95%,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达到89.9%;2015年完成67个自然村通动力电工程,实现所有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建成安置点16个,搬迁农户742户3901人,其中贫困人口3180人。实施整村推进86个,实施连片开发项目11个。建成户用沼气池3500口,新修高标准梯田36.0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4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218平方公里,全县梯田化率达到63.9%,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57.91%;完成各类造林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35%。
  三是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持续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6%,乡镇中心幼儿园、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贫困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和金融便民服务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供养对象应保尽保,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全县接入有线宽带网络的贫困村达到99个,实际接入率为50.76%。无线网络覆盖的贫困村达到98个,实际覆盖率(4G覆盖率)为50.26%,3G覆盖率达到98%。
  四是富民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建立扶贫互助协会228个,新建优质果品基地20万亩、总面积达到39.5万亩(其中贫困村果园面积19.47万亩),蔬菜面积年均增长1万亩以上、总面积达26.02万亩(其中贫困村蔬菜种植面积4.5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78个、全县标准化养殖场(小区)累计达到251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30多万头只(其中贫困村畜禽饲养量31万头只),累计输转劳务5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68亿元,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主导产业收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的60%以上。
  五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统筹整合“雨露计划”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贫困村创业人才培养项目、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促进项目等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贫困群众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累计培训贫困对象3.88万人,打造了“维林电子装配工”、“陇原巧手”等劳务品牌,在根治长期贫困症结、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助推群众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五阶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2016年—2020年)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成为指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由新《纲要》实施阶段正式转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从2016年开始,全国上下在扶贫开发工作方面的目标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集中体现在“六个精准”上,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现途径是“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六个精准”与“五个一批”分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主要途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行动方向,有助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增强了扶贫脱贫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快了脱贫攻坚的进度。
  在这一阶段,我县相继出台多份具有指导性的重要文件:2016年11月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甘谷县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2017年6月印发《甘谷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8年3月印发《甘谷县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实施方案》、2018年4月印发《甘谷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2018年11月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2018年12月印发《甘谷县未脱贫人口后续帮扶计划》《甘谷县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计划》《甘谷县未脱贫村后续帮扶计划》《甘谷县已脱贫村巩固提升计划》、2019年5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到“四个不摘”的实施意见》《甘谷县巩固脱贫成果防范返贫工作实施意见》、2020年2月印发《甘谷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划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自201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力以赴推动脱贫攻坚往深里走、往实里做,经过五年的励精图治、砥砺前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16年—2020年,19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15885户7.51万人,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实现归零。我县脱贫攻坚在“量”上得到突破,在“质”上得到提升,农村尤其是贫困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多元施策育产业,激活发展新动能。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按照“主导产业整县推进、扩规模提水平,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保覆盖提效益”的思路,实施“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夯实稳定增收、稳定脱贫的基础。进一步抓实抓细果椒、蔬菜、养殖、劳务四大支柱产业,全县果品、蔬菜、养殖业规模分别达到60万亩、28.5万亩、443万头(只),总产值达到66.8亿元。成立了县普众农业产业发展公司,落实扶持资金6769户3964万元,入股配股6800多户1.2亿元,实现分红2316万元,贫困群众有了稳定产业收益。在全省率先启动扶贫车间建设,累计建成运营扶贫车间90个,带动贫困群众就业1700多人。组织实施“陇原巧手”、“两后生”、职业技能提升、农业实用技术、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各类培训3万余人次,年均组织输转劳务11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0亿元以上。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64万笔17.78亿元,有需求的贫困户实现应贷尽贷。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67家、龙头企业65家、家庭农场160家,带动贫困群众2.6万户12万余人。每个贫困村都形成了1—3个主导产业,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全县40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额达938万元,195个贫困村村均达到2.95万元。拓展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优化扶贫产品供给和服务,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267个,培育电商主体4900多户,开办网店5100多家,2020年电商交易额、消费扶贫销售总额分别达到4.2亿元、7.04亿元。2020年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20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8007.25元,均比2016年有大幅增长。
  二是改善民生夯基础,城乡面貌展新颜。坚持以交通、饮水、住房、教育、医疗等保障为重点,全面实施冲刺清零、固强补弱,聚力打好民生基础攻坚战。累计建成通行政村水泥路1889公里,硬化砂化自然村道路1285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实现了405个行政村硬化路全覆盖;建成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实施引洮二期配套城乡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5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通自来水农户比例达到93.53%,饮水安全农户比例达到100%;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27万户,其中贫困户危房8483户,农村C、D级危房完成“清零”。大力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和通信网络全覆盖工程,全县780个贫困自然村全部通上了动力电,行政村有线宽带接通率达到100%,无线网络和广播电视实现了全覆盖。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30个,搬迁群众2660户13736人,实现了贫困群众应搬尽搬。我县以全省第2名的成绩入列全国“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2.6万户,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87个、整洁村260个,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持续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全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及扶贫互助协会、贫困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和金融便民服务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建成村级幼儿园166所、标准化村卫生室388个,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建立起“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救助+政府兜底”健康扶贫体系,全面推行“一人一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门诊慢特病报销等特惠政策高效落实。全面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补助标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纳入建档立卡管理,16137名一、二类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实现了政策性兜底。贫困人口全部参加了基本医保和养老保险,安排扶贫专岗3342个,选聘生态护林员1100人,确保了特殊困难群体能够稳定脱贫。
  三是真帮实扶结硕果,携手共进奔小康。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天津市东丽区签订了携手奔小康行动意向书,先后落实资金1.35亿元,在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劳务合作、文化旅游、产业经贸、干部交流等6个方面开展深度协作帮扶,累计发展果椒1200亩、蔬菜3600亩、中药材500亩,收购扶贫车间18个,引进落地企业7家,实施各类培训900多人次,帮带贫困人口3500多户1.8万人。加强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持续强化与中车集团的对接交流,落实帮扶资金3200多万元,重点用于改善基础条件、扶持发展产业、发展扶贫车间。同时,加强与中信国安集团、浙江财通证券公司的对接联系,争取到位帮扶资金1300多万元,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大力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确定17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结对帮扶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累计落实帮扶资金300多万元,通过帮建学校、整治环境、捐款捐物、培训劳动力,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发展难题。
  在这一阶段,通过近几年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几大特色亮点工作。一是推进农村“三社合一”综合改革。针对基层供销合作社、扶贫互助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够,且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采取“三社合一”的办法,组建成立村级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推行“党支部+供销互助合作社+农户”引领带动模式,向农民提供资金互助、大田托管、产品营销、技术培训、公益服务等惠农服务,构建起了“两点三队一园一院”服务格局(“两点”即金融便民服务点、电子商务服务点;“三队”即农机服务队、文艺宣传队、环境保洁队;“一园”即幼儿园;“一院”即老人互助幸福院),解决了脱贫致富“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缺市场、缺资源”的问题。全县195个贫困村实现村级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全覆盖,形成了助推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二是实施整片带整流域综合开发。将全县贫困区域划分为4大片带,坚持力量向流域汇聚、项目向流域摆布、资金向流域统筹、产业向流域集中,统筹推进“梯田+道路+产业+水利+公共服务”综合开发,开辟了一条整流域开发、整片带治理、整体化脱贫、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新路径。累计整合项目资金25亿多元,高标准建成17个整流域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基地,有效改善了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了扎根性的致富产业,整体提升了扶贫开发效益。三是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针对部分群众既无致富技能、又无法外出务工、难以增收脱贫的实际问题,鼓励支持制衣、制鞋、麻编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把生产车间和培训课堂延伸到贫困村,积极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做到了就业增收、照顾家庭(老人生活、孩子上学)、做务农活“三不误”,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脱贫新路子。目前全县已建成运营扶贫车间90个,带动贫困群众就业1700多人。在扶贫车间务工的群众月平均工资2000元,年收入2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我县发展扶贫车间的做法,得到了省、市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先后2次承办了全省现场推进会。四是推行“五位一体”腾达劳务培训输转模式。发挥劳动力资源相对富余的优势,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按照“订单式招生、学徒制培训、组织化输转、一条龙服务”的思路,探索推行招工、培训、输转、维权、引资“五位一体”培训输转模式,依据用工企业岗位需求配置设备、开设课程,与中国移动、平安保险和甘肃银行联合打造了全省首个“400劳务就业云平台”,实现了用工企业与务工群众精准对接、精准就业。省委办公厅通过《甘肃信息》对该模式进行了转发推广。我县腾达职校校长张维林因此于2017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20年荣获全省劳动模范。五是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股权为纽带,探索形成“三变+特色产业、特色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易地搬迁、整流域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升改造”等改革模式,建立“保本收益+股权分红”利益分配机制,引导村集体和农户利用可变资源、资金、技术等入股经营主体,共享改革红利,实现土地资源变资产2.95万亩、资金变股金1800多万元、农民变股东1.4万多户,有效增强了农村发展的活力动力。六是实施消费扶贫行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落实扶贫、商务、供销三部门牵头主抓责任,擦亮苹果花椒辣椒“甘谷三宝”金字招牌,全力推进消费扶贫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先后组织举办花椒节、辣椒节、苹果节、“消费扶贫月”和巾帼扶贫“薇娅直播带货”、“甘货进津”、央视财经频道《走村直播看脱贫》、商会助力消费扶贫等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认定扶贫产品入驻“832”平台,借助天津东丽区、中车集团、电商网点等载体开展甘谷农特产品认购,呈现出以销带产、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目前已累计布设扶贫专柜130个、专馆8处、专区17个,消费扶贫总额超过7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3万人。七是打造“文化+”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注重把文化挖掘传承与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创新“文化+”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磐安镇围绕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打造了“人文磐安、大美磐安”十里文化长廊;八里湾镇依托中岔古堡建成了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礼辛镇大力弘扬红色文化,高规格建成1100平方米红军广场;大石镇以贯寺牌坊文化挖掘为重点,对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其他乡镇均在传承发扬地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乡村环境双提升的创新之路。八是构建“1324”攻坚体系。逐级压紧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工作责任、帮扶责任,构建形成“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抓,专责工作组、督导巡查组、帮扶领导小组3个工作组分头抓,乡镇和部门2个主体协同抓,村一级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4支力量具体抓”的“1324”攻坚体系,特别是从县四大组织抽调8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县级领导组建督导巡查组,常年督抓脱贫攻坚;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成立12个专责工作组,专责专抓行业扶贫,有力推动了脱贫任务落实。
  经过35年坚持不懈的奋斗,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后,我们同全国全省其他地方一道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明确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因此,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坚持攻坚责任不减、工作力度不减、工作劲头不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确保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谷拼搏奋进!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