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天水市建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为农业生产撑起“保护伞”
  • 时间:2022-06-06
  • 点击:88
  • 来源:天水农业农村局

  今年以来,天水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早研判、早谋划、早动手、早准备,优化完善防灾减灾机制,落实落细防灾减灾措施,加紧加快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建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为稳定农业生产,全力以赴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建机制,提升防灾减灾统筹能力。制定印发了《天水市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天政办发〔2022〕25号),完善了《天水市农业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规则》《天水市农业自然灾害应急专家组工作方案》,明确了农业防灾减灾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组建了由水务、植保、种子、土肥、农技、农机、金融、保险、财政、气象等行业专家组成的4个农业防灾减灾专家组,形成了横向到边的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生态环境、交通、水务、应急管理局、气象局、畜牧、供销、金融办等农业防灾减灾全部门协调响应机制和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信息报送机制,确保灾害发生后能够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二、夯基础,提升灾害风险抵御能力。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聚焦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保障粮食安全核心目标,全面加快灾毁农田修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完成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14.31万亩,2022年度9.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初步设计和市级批复立项,其中张家川县3.5万亩、清水县1万亩、麦积区0.5万亩任务已开工建设,其他县区5月底前将陆续完成招标投标并开工建设。预计到年底,全市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3万亩。

  三、补短板,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针对全市气候复杂,冰雹、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对果品产业生产影响较大的问题,加快推进以防雹网建设为主导的果园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秦州区整合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补贴防雹网建设;麦积区列支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48万元,对建设面积10亩以上的果园防灾减灾设施,在核验合格后,对平顶型防雹网、屋脊型防雹网、多防棚分别按3000元/亩、4000元/亩、20000元/亩的标准进行奖补;秦安县利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30万元,计划建设防灾减灾设施示范面积1100亩;张家川县利用衔接乡村振兴村集体发展资金1094.5万元,群众自筹396万元,用于支持年内建设果园冬暖棚、三防棚、防雹网310亩。截至目前,全市23个果树生产重点乡镇共实施果园防灾设施建设6887亩,已建成3780亩。

  四、抓预防,提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坚持早预警、早防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及影响,提早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先后制定了《防范应对果树花期和幼果期春季霜冻和低温冻害主要措施》《天水市科学抗灾促春管夺夏粮丰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灾害防范指导性文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短信、微信群、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第一时间传递到村组、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果品主产区,指导群众提前开展预防低温霜冻的各项准备工作。先后发布极端灾害预警5次,发射防雹炮弹343发,开展专题宣传培训80余场次,培训农民5.6万人次。累计发布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情报24期、防治动态信息86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17场次7.12万亩次,推广绿色防控面积42.7万亩,推广新型植保器械1.2万架。

  五、降风险,提升农业保险保障能力。坚持把农业保险作为防范化解农业风险、减少农业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步伐,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农业保险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参保意识,保障农户收入。争取中央和省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6057万元,落实市级补贴资金1180.01万元。严格执行农业保险周调度和开花类作物承保期日调度制度,加快开花类作物及粮食作物和畜禽养殖保险等其他品种的承保进度。全市已完成开花类作物农业保险承保63.09万亩、粮食作物194674.9亩、油料作物35491亩、畜牧养殖127103头/只/箱/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