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民国时期
  • 时间:2016-04-18
  • 点击:355
  • 来源:

 

  辛亥革命以后,废除了清代的府、州、厅制。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甘肃共设7 道,下辖77县,即兰山道(治皋兰县,清兰州府地)、宁夏道(治宁夏县,清宁夏府地)、西宁道(治西宁目,清西宁府地)、泾原道(治平凉县,清平凉、秋阳府、泾州、固州、化平川厅地)、渭川道(治天水县,清秦、阶二州地)、安肃道(治酒泉县,清肃州、安西二州地)、甘凉道(治武威县,清甘、凉二州地)。1914年,改省的长官民政长(民国初期称都督)为巡按使,道的长官道尹为观察使(后改称道尹),次年,又改巡按使为省长。
  北伐战争以后,民国16年(1927年),废除道的建制,改县的行政长官知事为县长。随着军阀混战局面的结束,国民党政府对行政制度作了一些调整。1928年,划甘肃西宁道属之西宁、大通、乐都、循化、贵德、巴燕、湟源等7县,另建青海省;同时划甘肃宁夏道属之定夏、宁朔、灵武、盐池、平罗、中卫、金积、豫旺(原镇戎县,今固原县)等8 县和宁夏护军使所辖的阿拉善额鲁特、额济纳土尔扈特2 部地,成立宁夏省。区划调整分置以后,甘肃省辖64县,1929年增置到68县,增设了永靖(1929年析临夏县地设置)、和政(1929年析临夏、临洮县地置)、康县(1928年析武都县地置永县,后改康县)等县。后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原设拉卜楞设治局(1926年析循化县地设置,1928年改为夏河县)、康乐设治局的基础上,又陆续增置洮西设置局(1932年置)、卓尼设治局(1937年置)、肃北设治局(1938年置)。从1934年开始,甘肃省在县的行政建制之上,又新设立行政督察专员,作为省的辅助机关。这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产物,其目的在于推行和强化法西斯统治,镇压各族人民的革命运动。1934年开始在皋兰、固原、临夏等地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后陆续增设。到1944年增加到9 个,即:岷县(第一)、平凉(第二)、庆阳(第三)、天水(第四)、临夏(第五)、武威(第六)、酒泉(第七)、武都(第八)、临洮(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至解前夕,甘肃省共设9 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71县、1 市(兰州市,1941年正式设市)、3 局(卓尼、肃北设治局、湟惠管理局)。
  大革命时机,甘肃就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32年3 月,正宁县四村塬周围72个村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同年,成立了中共甘宁青特委。1933年3 月,建立中共陕甘边特委。不久,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11月在华池县荔原堡诞生。接着华池、庆北(1936年与华池县合并)两县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红军长征进军甘肃,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宕昌县境,通过渭河封锁线,召开 哈过铺、榜罗会议,一、二、四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进一步促进了陕甘的革命活动。1935年11月,根据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陕甘边区根据地划为陕甘省。1936年7 月,改陕甘省为陕甘宁省,驻地迁往甘肃曲子,辖区在甘肃境内的有华池、环县、曲子、固北、赤庆、定环等县。1937年1 月,中共关中特委派代表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将正宁、宁县“一分为二”,国民党在其白区设两个县,共产党在红区设新宁、新正县,隶属关中分区。同年,陕甘宁省划分为三边分区和庆环分区。庆环专署辖华池、曲子、固北(后并入环县)、赤庆(后并入华池)、环县、定环(后分别并入环县和定边)6 县,另在原统战区设陕甘宁边区陇东办事处,领导庆阳、合水、镇原、宁县的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3 月,庆阳、合水、镇原3 县正式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4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建立陇东分区,在庆阳设立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华池、环县、曲子、庆阳、合水、镇原6 县。1949年6 月,宁县、正宁两县划归陇东分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