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07年卫生事业
  • 时间:2009-03-14
  • 点击:25
  • 来源:
    一、2006年全省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2006年,全省卫生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服务全省大局和发展改革主题,以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妇幼保健、农村卫生、城市卫生事业为重点,较好地完成了省上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疾病控制成绩显著。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65亿元,省、市、县投入1.5亿元,对疾控、法监等公共卫生机构配置了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并对专业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得到建设,成立了省卫生应急办公室,下设省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和5个市级分中心,组建了卫生应急专家库,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协调指挥能力。建设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疫情监测水平进一步提高,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疫情直报率分别达到100%和70.16%。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全省未发生人间鼠疫、霍乱、人禽流感疫情。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得到重视,无脊灰状态继续巩固。碘缺乏病、麻风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降消”项目顺利开展,全省共有12个市、州的55个县实施“降消”项目,覆盖1052个乡镇、14572个行政村,占全省总人口数的68.63%,妇幼保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06年全省婴儿死亡率19.2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54‰,孕产妇死亡率64.82/10万,住院分娩率达到73.88%。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有效,农村改厕、除“四害”等工作有序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改善。嘉峪关市被评为我省第一个全国卫生城市。
    (二)农村卫生工作显著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运行良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明确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设施建设、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经费及编制、待遇等问题。继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国债资金1.244亿元,对238个乡镇卫生院和10个县医院、8个县中医院、10个县妇保站基础设施进行了改扩建,新增业务用房28万平方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增加到38个,覆盖农业人口近1000万人,平均参合率达86.41%,筹集合作医疗基金3.53亿元。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全年有261.32万参合农民得到2.29亿元合作医疗基金补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成效显著,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同时,带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提高了服务能力。
    (三)发展社区卫生的政策环境基本成熟,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展良好。省政府成立了甘肃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及9个配套文件。城市社区卫生网络建设不断加快,全省已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0个,覆盖城市社区人口263.2万人,占全省城市人口的37%,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达3000多人。省级医疗机构率先按10%的床位设立扶贫济困病床,对城乡特困患者实行“两免一减”政策。
    (四)中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事业得到发展。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实施办法》和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相继颁布,保护和发展了民族医药,推动了中医事业发展。白银、张掖、酒泉、平凉、陇南等市将区中医医院升格为市中医医院,天水市将市二院改建为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正式启动,3个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评审验收。农村和社区卫生中的中医药配套政策出台,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发挥。中医药教育培训和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顺利开展,中医药学术氛围日趋活跃。在灵台县成功举办了国际针灸学术交流会暨皇甫谧文化节,进一步扩大了甘肃中医药的对外影响。
    (五)法监、人才、对外交流等工作切实加强,卫生执法、人才培养、对外合作力度加大。卫生监督机构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共组建101个卫生执法监督机构,有卫生监督员2600名,在乡(镇)聘任助理卫生监督员1800多人,覆盖全省的卫生监督网络基本建立,卫生监督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启动了农村卫生机构人员学历教育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工作,对5268名乡村医生进行了在岗培训。医学教育体系逐步完善,2006年全省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招生首次超过1万人。国际交流与合作往来频繁,第16批援马医疗队开始工作。国外援助项目执行顺利,加强了对正在执行的卫VIII项目和卫X项目的管理。积极开展世行贷款卫XI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外国政府贷款1200多万元,对省疾控中心等6个疾控单位实验室进行了改造。
    二、卫生事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我省自然条件严酷,是多种传染病、地方病的高发区。特别是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收入较低,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普遍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面较大,在医疗卫生服务中产生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可及性较差;二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群众就医费用较高;三是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公益性质淡化,公共卫生任务难以落实;四是医疗机构管理落后,服务水平不高,医疗纠纷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2007年卫生事业发展重点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2007年,全省卫生工作将围绕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全面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四个全覆盖”目标。
    (一)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工作。2007年,在全面完成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一是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管理和协调机制,完善卫生应急预案、规范、制度,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报告、指挥及决策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是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县疾控机构设备装备水平,切实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认真落实鼠疫、非典、人禽流感等急性传染病和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和政策;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继续做好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麻风病等重点地方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努力构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系。三是全面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意见》,巩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网络,强化农村妇幼卫生服务功能,做好城市基层妇幼卫生工作;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巩固和扩大项目成果;强化出生干预措施,推进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治工作。四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四害”活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以改水改厕为重点,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以“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平台,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二)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实施《甘肃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重点抓好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保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改善农村卫生条件;认真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待遇和乡村医生补助,积极开展乡、村两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和学历教育,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加大乡镇卫生院改革及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力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全面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逐步扩大支援范围;努力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覆盖全省乡镇的目标。 
    (三)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稳步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卫生资源,将部分城市医疗机构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机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探索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需求。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争取将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落实床位补贴经费。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按照不少于10%的比例设置济困病床,让更多低收入群众受益。积极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城市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城市非职工人群,医院床位补贴翻番、建立济困病床制度覆盖市县级公立医院的目标。
    (四)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促进中医药全面发展。一是继续贯彻实施两个中医药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管理体制等方面对中医事业给予积极支持。二是通过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业务建设、农村中医事业先进县建设、有中医药特色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建设等途径,不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和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三是充分利用等级评审、特色评价、专科培育、文化建设、质量监测等手段,进一步深化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四是切实抓好中医药项目工作,启动重点中医医院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县中医(民族医)医院建设。五是加强中医药科研教育和民族医药工作,组织开展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积极探索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遴选优秀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五)加强法监、科教、人才、对外交流等工作。加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规范卫生执法行为,全面提高卫生监督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省内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社区全科医师培训以及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落实农村和社区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做好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提高卫生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做好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项目合作。加强援外医疗队员的选拔、派遣和管理工作,为援外医疗队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六)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积极争取国外援助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进度,按计划完成省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和兰大二院医疗综合楼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完成省武山矿泉疗养院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省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和鼠疫强毒菌(毒)株库并投入使用,完成省中医院门诊医技楼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争取实施重点中医院项目和麻风病院改扩建项目。统筹各种资源,加强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工程,推进全省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良性、健康发展。加强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医用物品的招标管理, 从严审批大型医用设备,严格控制医院建设规模和标准。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