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甘肃全省开发区建设:崛起的经济增长极
  • 时间:2017-02-13
  • 点击:16
  • 来源:

  近年来,我省开发区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创新驱动、促进产城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目前,我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35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28个。2015年以来,全省开发区以推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实施省委“3341”项目工程,在国内经济整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环境下,开发区经济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2亿元,增长9.2%,完成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1152亿元、327亿元,分别增长8.1%、30.6%,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成为我省不断崛起的经济增长极。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并举

  2015年,全省开发区充分利用国内经济转型调整有利时机,全力推进“3341”项目工程实施,采取以商招商、围绕延伸产业链条等精准招商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共引进内资项目54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4个,实际到位资金占合同金额的49%,招商引资到位率较往年大幅提升。

  嘉峪关工业园区宏汇公司1000万吨煤炭分质及煤焦油加氢精制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完成设备安装,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神龙航空科技公司无人机和轻型飞机项目进展顺利,临夏经济开发区蒙牛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一批投资额高、带动力强、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全省开发区新建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2.3亿元,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6亿元。

  加大科技投入支撑经济作用凸显

  随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持续乏力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全省开发区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政府社会各方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搭建科技创业平台、服务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提升发展水平、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截至2015年,出台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和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的开发区达到29个,设立科技创新扶持基金的开发区有7个,26个开发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协议开展合作。

  另外,全省开发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总数达到27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总额36亿元,新申请专利2620项,实现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收入156亿元。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不断加速。

  产业集聚加快提升优势产业水平

  过去的一年,全省开发区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有针对性地推动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水平,加快新兴产业项目入园发展,全省开发区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87.2%。

  以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装备制造、陇西经济开发区现代中药材产业、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等为代表的特色鲜明、体系完备的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以静宁工业园区纸制品包装、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临泽工业园区制种、平川经济开发区陶瓷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事实证明,我省开发区产业已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多元化、特色化、集约化的新型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产城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对于全省开发区而言,并非只是一句口号。

  2015年,全省开发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立高效、便捷的投资服务体系和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区内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完成基础设施配套面积488.23平方公里,占已征用土地面积的87.2%,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建“一站式”服务大厅总数达到15个,开发区内生产性服务业、生活商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与所在城区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全省开发区全年新吸纳从业人员7.2万人,常住人员达到70.8万人,已成为吸纳就业和促进农业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载区。

  此外,全省开发区积极推进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化改造,35个开发区都已基本完成阶段性目标,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型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