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安国贵妃杏:“小”产业也有“大”发
  • 时间:2022-06-29
  • 点击:1294
  • 来源:平凉日报

  夏至时节,一场透雨过后,平凉碧空如洗,分外清秀。

  驱车半小时,来到崆峒区安国镇东沟村,一条绵延上百米、规模达650亩的杏林,已是果满枝头、果香四溢、亟待采摘。此情此景,不禁让人联想到春日杏花盛开时的动人画面。

  “杏子已经熟了,这几天镇上正在准备举办采摘节,到时可就热闹了。”村支书刘拴拴笑着对记者说。

  贵妃杏,是东沟村的特色优势产业。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贵妃杏,户均一两亩,走在村里,无论房前屋后,还是山崖沟边,都能看见杏树枝繁叶茂、果实盈枝的样子。长期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带动下,贵妃杏成了东沟村群众继蔬菜产业之外,既能满足日常食用,又能创收增收的又一富民产业,不少群众因此过上了“杏”福生活。

  村民王君保,种植杏树已20多年了,是村里最早发展杏产业的“老把式”。他家有3亩老果园,4亩新杏林,20多年的种植销售经验,让他摸索出了错峰种植销售的窍门:早熟品种+晚熟品种,根据市场喜好选择品种。“泾源一带群众比较喜欢晚熟的红梅杏,咱们平凉本地人喜欢早熟的贵妃杏,这两个品种我都种。”他笑着说,每年贵妃杏一上市,他就拉到城里卖,市民一听是安国的贵妃杏,半天功夫就抢光了,“每趟能挣二百多元”。

  安国贵妃杏,何以如此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具有种植贵妃杏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安国镇副镇长田继海告诉记者,据西北师范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家评价认定,安国镇位于贵妃杏适生带,气候温润,空气自然纯净,山塬沟壑地貌和极大的昼夜温差十分利于杏树生长,综合作用之下,造就了其色美、甜糯、细韧、绵软、醇香的品质特征。最为可贵的是,安国贵妃杏粗纤维含量在比对杏子中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比对杏子中最高,保健功能突出,这大大提振了镇上发展贵妃杏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品质决定着市场,也影响着收益。别看贵妃杏果子不大,经济价值却不容忽视。刘拴拴给记者算账,到了盛果期,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1棵树能结50斤果子,1斤果子最便宜按2块钱算,1棵树最少能赚100元,一般1亩地能种50棵树,这就意味着亩均收入能达5000元,而行情好时1斤能卖到五六块钱,收益十分可观。

  “过去群众也种过其他品种,这些年大家看到贵妃杏行情好,在镇上的推动下,大多改种成贵妃杏了,现在村里种植最多的一户种了17亩呢。”刘拴拴说。 

  产业准则发展顺,产业兴则百姓富。近年来,安国镇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不断推动设施蔬菜、肉牛、蘑菇、贵妃杏、葡萄、花椒、大蒜等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市场营销和品牌培育,贵妃杏、鲜切花等特色产业已在市区叫响了品牌。目前,全镇共种植贵妃杏1500多亩,成立杏仁加工厂3家,贵妃杏产业发展基础得到了不断夯实。

  今年,东沟村邀请6名农业种植专家,为村民进行了技术培训,又新补栽450亩杏树,嫁接2.5万多株贵妃杏苗木,当前全村贵妃杏种植面积达到了1060亩,其中650亩已挂果,实现了贵妃杏产业的提质扩量。与此同时,通过联系帮带、双向互培的方式,培育了20名“三个带头人”,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的群众共同发展贵妃杏产业,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明年打算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对于发展贵妃杏产业,刘拴拴充满信心。

  “小”产业,也有“大”作为、“大”发展。田继海告诉记者,下一步,安国镇将以新兴产业为突破,充分凸显资源优势,利用东沟村特有的贵妃杏资源,加快贵妃杏产业开发推广,在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上下功夫,重点做好贵妃杏产业园建设,力争把贵妃杏做成大产业,培育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平凉日报记者 李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