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肃 概 况

 

【行政区划】 甘肃省共设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武威6个地级市,临夏、甘南2个自治州,庆阳、平凉、陇南、定西、张掖、酒泉6个地区;共有8个县级市、60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12个市辖区。

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

天水市:秦城区、北道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白银市: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金昌市:金川区、永昌县。

嘉峪关市:嘉峪关区。

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酒泉地区:酒泉市、玉门市、金塔县、安西县、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张掖地区:张掖市、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定西地区:定西县、通渭县、陇西县、漳县、渭源县、岷县。

陇南地区: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武都县、文县、宕昌县。

平凉地区:平凉市、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地区:西峰市、正宁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庆阳县、镇原县、环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舟曲县、卓尼县、临潭县、迭部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地理地貌】 甘肃省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4.72%,居全国第7位。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边界线长为8700公里,最窄处仅有25公里。山地和高原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西北部的大片戈壁和沙漠,约占14.99%。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面积近4.8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本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先民,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在这1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有着全省70%的耕地。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造就了多少天险夜渡,雄关要塞,峪口大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的水轮,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它新的青春,改变着它昔日的贫困。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本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面积11.1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尽是些难以耕作之地,人烟虽然稀少,却能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气候情况】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

【资源情况】土地资源

1.土地: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在全省总面积中,耕地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林地面积5807万亩,占8.53%;草原面积2亿亩(不包括荒漠、干旱草原),占36.62%;荒地面积1.82亿亩,占26.74%;沙漠戈壁面积1.02亿亩,占14.99%;总水面面积231.80万亩,其中能够养殖的36.57万亩,占总水面面积的15.80%;工矿、道路、城镇用地6800万亩,占9.99%;其他1580万亩,占2.32%。

2.林地:全省现有林业用地9463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3.9%,居全国第23位。林业用地中,有林地280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9.6%;疏林地493万亩,占5.2%;灌木林地1953万亩,占20.6%;未成林造林地183万亩,占1.93%;苗圃32万亩,占0.33%;无林地3998万亩,占42.2%。

3.草场:

甘肃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现有草场2.69亿亩(包括宜牧草山草坡和荒漠、干旱草原面积),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场6413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3.84%;山地林间草场594万亩,占2.21%;灌木草丛类草场802.3万亩,占2.98%;草原草场类8592.64万亩,占31.95%;荒漠草场9410万亩,占34.98%;盐生草甸类草场1085.3万亩,占4.03%。

4.土地类型:根据土地的综合特点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省内土地可分为七个类型。(1)陇南山地南部湿润北亚热带。(2)陇南山地北部湿润、半湿润暖温带。(3)陇中黄土高原。(4)甘南高原。(5)祁连山、阿尔金山。(6)河西温带干旱荒漠。(7)河西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

5.土壤:

全省共有40多种土壤类型。如黄褐土、灰褐土、黑垆土、灰钙土、黄绵土、棕壤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棕钙土、黑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盐山、灌耕土、风沙土、沼泽土、草甸土、潮土等。

植物资源

1.森林资源: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林地面积6385.37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9.37%,远低于全国森林覆盖率12%的水平。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其它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5%。

林区分布。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衔山10大片。

森林蓄积量。全省活立木蓄积量17429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积量占94.8%,疏林与散生木的蓄积量仅占5.2%,这表明林地蓄积量资源占有重要地位。

2.草场(地)资源:甘肃草场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

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衔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年均降雨量多数地区大于400毫米,唯祁连山西部渐减至200-300毫米。这类草场可利用面积为6413万亩,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273公斤/亩,总贮草量约175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人工及半人工草地  ①多年生人工草地。这类人工草地在甘肃的饲料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约占多年生人工草地面积的99.9%,其中苜蓿草地属长周期粮草轮作草种,盛草期3-5年。在河西灌区亩产鲜草可达3500-4000公斤,陇东塬区和陇中南部亩产2000-2500公斤。还有红豆草、红三叶、猫尾草、老芒麦、披碱划、沙打旺等划地。多品种混播多年生人工草地,开始于6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推广面积不大、种植不多。草种有猫尾草、红三叶、无芒雀麦、苜蓿等多种不同混播组合,在各地均有面积不等的试种。②一年生人工草地。这类草地主要分布在山旱农作区和高寒牧区。在山旱农作区种植品种主要有草谷子、草高粱、苏丹草、燕麦和少量的箭舌豌豆、毛苕子、饲料玉米;在高寒牧区则以黄燕麦和青燕麦为主。③半人工草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的半人工草地约250万亩左右,其中围栏封育的半人工草地130我万亩,补种沙打旺、沙蒿、老芒麦、羊群野营圈改良的半人工草地120多万亩。

3.栽培植物资源:

①粮食作物。甘肃粮食作物品种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玉米、青稞、乔麦、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类等20余种,其中小麦是主体作物,分布遍及全省,约占全省粮食作物的一半以上。②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大麻、蓖麻、芝麻、甜菜、苏子(荏)、向日葵、大蒜、茶叶、烟草、啤酒花等十几种。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作物有亚麻、油菜、蚕豆、向日葵、棉花、甜菜和苏子7种。除红花、蓖麻、甜叶菊、啤酒花无统计数字外,其余作物1984年总播种面积是455万亩,占全省播种面积的8.75%。③瓜类资源。甘肃栽培的西瓜分为食用西瓜及籽用西瓜两大类。西瓜品种有20个,甜瓜品种有23个。④蔬菜资源。蔬菜种类除粮、菜廉用的马铃薯、大豆(黄豆)、蚕豆外,共有10大类,50多个品种,栽培较普遍的有34种。⑤果树资源。甘肃果树较多,有1000多个品种,其中桃、梨、杏、李、柿、枣、柑桔的品种有480多个。如兰州的小冬果梨和软儿梨,唐汪川的杏,敦煌的李广杏、宁县的曹杏和晋枣等比较著名。宁县的黄甘桃、临泽的白桃也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兴隆山的花叶石枣、甘肃的海棠、敦煌的冬红果等是苹果的半矮化和矮化砧木。弄都、康县等地的野生猕猴桃是甘肃天然维生素的宝库。敦煌南湖有葡萄干、临泽的枣、天水的花牛苹果等,在港澳市场都享有一定声誉。

4.主要野生植物资源:

甘肃境内野生植物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7大类:①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②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③淀粉及酿造类植物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等。④野生化工原料及检皮类有20多种,如检皮栎、五倍子、槐、猫屎瓜等。⑤野生果类100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⑥野生药材951种,有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⑦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等。

中药材资源

甘肃是全中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据调查,全省中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药材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先后引入生地、潞党、人参、黄连、时、山芋肉、元胡、伊贝等外地药材多种,有计划的扩大了药材栽培面积,并在甘肃的文县建立了香獐自然保护区、在肃南县办起了养鹿场。

动物资源

1.主要畜种禽种: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

畜品种:马种,有河曲马(产地玛曲、碌曲、夏河),山丹马(产地山丹县),岔口驿马(产地天祝藏族自治县),庆阳驴(产地庆阳、宁县、政权宁等县),凉州驴(产地武威);牛种,有早胜牛(产地宁县早胜塬、庆阳董志塬、镇原屯子塬),客观存在西牛(产地安西、玉门、敦煌、金塔等县),黑白花奶牛(产地兰州、河西三地区、陇东、陇南),甘肃牦牛(产地甘南藏族自治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牦牛(产地天祝藏族自治县)、骆驼(产地河西走廊);羊种,有藏羊(产地甘南州、武都、宕昌、岷县、临夏、天祝等县市),滩羊(产地环县、靖远、景泰、白银、皋兰等县市),黑裘皮羊(产地岷县),高山细毛羊(产地天祝、肃南自治县),沙山羊(产地景泰、靖远、皋兰),绒山羊(产地肃北、肃南自治县),黑山羊(产地华池、环县、合水县);猪种,有八眉猪(产地灵台、华亭、泾川、华池、平凉、庄浪、庆阳、合水等县),蕨麻猪(产地岷县闾井镇、夏河县合作镇、扎曲、博拉、阿木去乎、佳木乡)。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2.野生动物资源: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的24种,二类保护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矿产资源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分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在已探明储量并编入《甘肃省矿产储量表》的84种矿产中,有3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五位;有56种矿产的保有量位居全国前十位。其中位居全国第1位的矿种有6个,它们是:镍矿、钴矿、铂族金属(铂、钯、铱、铑、锇、钌)、硒矿、铸型用粘土、饰面用蛇纹岩。

1.能源矿产:

已发现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铀、钍和地热。煤在全省分布较广,省内31个县(市、区)都有探明储量。

2.黑色金属矿产:甘肃省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矿、锰矿、铬矿、钒矿。全省黑色金属矿产有:铁矿、锰矿、铬矿、钒矿。

3.有色金属矿产:甘肃省的有色金属矿产有铜矿、铅矿、锌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和锑矿。

4.贵金属矿产:甘肃省贵金属矿种齐全,均有探明储量。①铂族金属:伴生在金川铜镍矿中的铂族金属储量和产量在全国都具有绝对优势。②金矿:为我省潜在优势矿产,岩金、砂金和伴生金矿的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③银矿: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7个,均为伴生矿产,保有储量全国第7位。

5.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甘肃省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有:铌钽矿、铍矿、稀土矿、锗矿、铟矿、铊矿、镉矿、硒矿、碲矿。其中除铌钽矿外,均为伴生矿产。

6.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红柱石、菱镁矿、萤石、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脉石英、耐火粘土及铸型用粘土。

7.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硫铁矿(含伴生硫铁矿)、明矾石、芒硝(矿石)、重晶石、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泥炭、盐矿、砷矿和磷矿。

8.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滑石、石棉、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蛭石、沸石、石膏、方解石、宝石、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白云岩、玻璃用砂岩、玻璃用砂、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红土、水泥配料用黄土、饰面用蛇纹岩岩棉用玄武岩、饰面用花岗岩、饰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

水利资源

1.水资源总储量、分布和特点: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603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蕴藏量1426.40万千瓦。

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72.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11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2.地表水资源:

甘肃境内自产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9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135亿立方米,长江106亿立方米,内陆河57.9亿立方米,人均自产水量1500立方米,居全国22位。入境河川径流量304亿立方米,自产加入境的总水量为603亿立方米。总的来看,全省地表水资源较少,分布也不平衡。长江流域为丰水区;黄河流域为缺水区;黄土高原北部既缺地表水,又缺地下水,人畜饮水困难,是严重缺水区。

3.地上水资源:

全省地下水资源149.8亿立方米/年,其中河西内陆河27.6亿立方米/年,黄土高原13.28亿立方米/年,秦岭山地61.92亿立方米/年。在地下水资源中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资源量有10.5亿立方米/年,其中北山及走廊山脉 2.06亿立方米/年,走廊平原4.94亿立方米/年,黄土高原3.51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系包括河流、渠系、田间灌溉、大气降水入渗及凝结水,全省总量为149.2亿立方米/年,其中走廊平原地下水站给量44.17亿立方米/年,黄河、长江流域山间盆地和河谷潜水17.24亿立方米/年。

4.冰川资源:

省内高山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冰川总面积1596.04平方公里,冰川储量786.87亿立方米,每年补给河西三大流域冰川融化水量约9.5亿立方米,占河西河川径流量72.6亿立方米的13.1%。

5.水能资源:

甘肃境内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1309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资源开发程度,即平均开发利用率为14.1%,其中黄河流域为20.2%,长江流域为9.3%,内陆河流域为0.9%。全省现有水电站29座。黄河上游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和白龙江的碧口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12.5万千瓦,占全省水力总蕴藏量的37.4%,名列全国第一。特别是刘家峡水电厂,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养殖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黄河上的一颗明珠”。水库容量57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度。省内还有遍及各地的小水电。目前全省总装机容量已达301.5万千瓦,年发电量130多亿度,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通过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为西北、西南诸省提供电力。

【民族】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总人口为2512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29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31 %;少数民族人口218万人,占总人口的8.69%。在少数民族中,世居本省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克满等10个民族,此外还有30个少数民族成份。东乡、裕固、保安为3个特有少数民族。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0个民族县、市外,其余66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宗教】  甘肃现有5种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较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的民族主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

(李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