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兰州分公司

 

【综述】  2001年,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实施分业经营机构体制改革后专业化经营的第一年。一年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全司干部员工,认真贯彻太保集团公司和产险总公司2001年总体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业务发展为主题,以队伍建设为主线,以防范风险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坚持业务、管理、机制和服务的创新,实现保费收入881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7.29%,同比增长17.12%,实现利润1191万元,同比增长48.3%。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考核利润指标。

2001年,公司通过适时开办了财产一切险、基本险、责任险、建安险、安居险等适销对路的险种,主动报批调整了个别险种的费率,适应了保险市场竞争的需求。通过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寻找和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成立了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跟踪了解西部大开发的大工程、大项目。同时,不断加强与太保在兰股东等基本客户群体的感情沟通和定期走访,为业务的增长奠定了比较牢固的基础。通过发展营销、代理业务,转变经营方式,尝试产险营销制。重视保险代理业务发展,加强了与保险中介机构和银行、铁路等行业的合作,兼业代理业务得到增长。通过增辆数、降赔付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车险业务服务水平,使车险业务在竞争加剧、增量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增长,确保了经营利润的实现。

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领导班子议事、司务会议和总经理室集体研究工作制度;建立纪检监察、财务、业务、稽核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机构;制定全员考核分配、用人用工、核保核赔和《分公司2001年经营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制定了分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遵守一个法人、分级授权管理的模式,认真贯彻执行太保集团公司、太保产险总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强化管理,控制风险。一是落实核保核赔责任制,加强对业务承保和理赔风险的控制。二是进一步加强业务、财务、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开展财经纪律大检查,对银行帐户和小金库以及固定资产进行清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三是加强了对重要单证的监控力度,落实了单证管理的三级审批使用制度,进一步做到单证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四是认真抓好以业务和财务为重点的稽核工作,较好地解决了经营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五是加强了对兼业代理机构、电子信息技术以及档案等基础性工作的管理。六是在整顿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工作中,认真研究,精心部署,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整改,对涉及经营管理、业务操作、兼业代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整改和“回头看”。

【计划与财务管理】  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大力推进财务集中管理,对所辖的实行非独立核算的二级核算主体下不具有核算职能的展业机构,实行报帐制。财务人员由分公司委派,严格掌握授权范围,在本级帐套内进行日常帐务处理,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真正做到收支分离,收入足额上划,日常支出申请下划,通过强化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管理力度,有效地防范了风险,确保了资金的安全。

开展会计达标升级工作,加强财务基础管理,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和会计管理水平。按照总公司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考核标准的要求,对辖内各支公司申请达标的单位,进行了评比打分,通过寻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全司会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考核机制,促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1年,计划财务工作通过以利润效益为目标,以资金流量为纽带,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向基层各单位下达了利润考核指标,并通过有效的奖惩制度,使考核指标落到了实处,真正实现了责、权、利相结合,达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收入”。

【电子化建设】  加强各类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备份制度,责任到人,确保了公司业务数据的万无一失。二是果断采用专业软件集成商提供的双机热备份软件,确保快速切换,防止了因服务器硬件故障而影响签单、理赔等业务工作。三是按照总公司的工作安排,及时完成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的调试安装,使分公司局域网在防止黑客攻击、特别是服务器数据防止恶意攻击方面的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全面启用新版综合统计系统,对各个上机险种数据进行彻底清理,科学规范地进行数据的管理和维护,为分公司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提供了保障。彻底改变了永登、榆中两支公司采用电话拨号进行远程出单而造成断线率高、速度慢、费用偏高的状况,改用DDN专线联网,并对支公司局域网完成一定范围的网络改造。利用西固支公司办公场所迁址之机,进行了新址的网络布线和数据专线迁移,及时完成网络调试。

完成了公司硬件设备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公司内部电话交换机的切换,是95500免费咨询电话的服务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聘请专业教师,对管理人员进行了基础应用操作系统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