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文件汇编/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
  • 时间:2011-04-29
  • 点击:19
  • 来源:

甘政发〔2011〕6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省属各企业: 

  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甘肃,确保实现“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现就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科技创新是支撑甘肃跨越发展的战略核心。科技创新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中心环节,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突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优势产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二)科技创新是引领甘肃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科教兴省战略,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通过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实现突破。瞄准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前沿,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资源能源开发与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一批重大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高技术的研究,实施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工程,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创新发展的后劲。 

  (三)科技创新是驱动甘肃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十二五”时期,甘肃科技工作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使科技创新在调整产业结构、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型甘肃为目标,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创新能力,支撑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要优先经济发展并超前部署,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部分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优势领域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以上、全国20位左右,为初步建成创新型甘肃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以上;培育100家创新型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个国家自主创新产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6件,万人研发人员达到20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低于50%。 

  三、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倍增发展。 

  1.新能源产业。以支撑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和大型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突破核心技术,推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与应用。

  2.新材料产业。以金昌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基地、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重点优势企业为依托,提升有色金属新材料、稀土功能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和绿色镀膜新材料等六大类新材料的技术水平,实现新材料超纯、超细、合金化,积极推进基础原材料与新材料的一体化发展。 

  3.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挥现有产业优势,以扩大产业规模、抢占竞争制高点为目标,通过改造提升、强化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高端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不断提高本地化配套水平。重点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和核电辅助装备制造领域。 

  4.生物产业。加大生物转化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力度,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制造领域创新集群发展,促进新医药和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壮大。 

  5.信息技术产业。以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器件封装、半导体器件芯片制造为突破口,重点提升集成电路和电子器件、通用自动化控制设备、国防电子装备、电子专用设备等领域的科技支撑水平。 

  6.超前部署下一代信息技术、超导材料、机器人、设计与创意、现代物流信息装备等一批具有较大潜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在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轻纺和食品加工、煤炭等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成套装备开发,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 

  1.石油化工产业。改造提升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发展新型涂料、化工助剂、合成新材料等精细化工、绿色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工产业技术,支持科技含量高的石化产业链项目。 

  2.冶金有色产业。以新技术集成和提高信息化为主要手段,重点发展冶金工业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节能降耗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推动全行业产业结构升级。 

  3.建材产业。开展非金属材料、新型干法水泥行业的技术创新,促进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的研究应用,发展建材工业废弃物协同处置技术。 

  4.轻纺和食品加工产业。重点提高食品、纺织、皮革、陶瓷、塑料及其制品等产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5.煤炭产业。重点是煤电、煤化工、煤建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研发矿产资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及产业链延伸工艺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6.发展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高载能产业,用高新技术提升有色金属、冶金、电石、硅材料、新型建材等高载能企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减少污染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三)支撑循环经济发展。打造兰州、白银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基地,平凉、庆阳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循环经济基地,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酒泉、嘉峪关清洁能源、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天水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张掖、武威、定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甘南、临夏、陇南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开发推广高效节能、环境保护等技术装备及产品,在重点关键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集成与推广,着力提升企业节能环保技术集成能力和水平。重点开展有色金属及稀土循环利用、低品位难选铜镍和铅锌矿的直接提取技术及羰基镍产业化、有色金属冶炼废渣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力发展煤气电化多联产技术与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及变频调速、半导体照明、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开展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加强再生资源无害化处理与高附加值回收利用技术研发。 

  (四)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发展。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科技富民强县、新农村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加强特色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支持生物工程、智能农业和设施农业等前沿技术创新,提升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开展种养加复合型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现代农业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强优势特色作物与动物良种、农药、肥料、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向集约化、规模化、精准化、可控化、绿色化发展。为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脱毒种薯、河西及沿黄灌区高效农田节水、优质林果等“四个千万亩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五)持续提高民生科技水平。开展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发病机理、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及治疗药物等研究,提高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推进食品安全科技示范,重点开发和应用食品原料安全生产技术,建立健全从种养到消费的食品安全溯源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科技体系,支持灾害防治与救援关键技术、处置社会突发事件技术保障系统开发,开展遥感监测技术、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技术研究。加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土地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开发,提高区域环境的科技预警与监测能力。 

  四、进一步夯实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基础 

  (一)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按照“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着眼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结合重点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通过打造兰州白银科技创新核心区、陇东能源化工创新区、兰州天水装备制造创新区、金昌新材料创新区、河西新能源创新区、河西和沿黄星火产业带创新区等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优化支撑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布局。重点推进兰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建设4—5个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打造创新型城市群,形成带动区域创新的动力源。推进“两州两市”民族及贫困地区科技成果推广试验示范区建设,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与先进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敦煌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科技支撑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二)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依托重大产业项目、重点科研基地,以产业化为目标,部署和实施新能源及装备、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动植物高产高效养殖种植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人口健康新药创制、民用核技术与装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技术集成、公共安全关键技术等10个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突破对优势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共性关键技术。 

  (三)推进技术创新工程。探索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在关系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提升集成创新和装备成套能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支撑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开发与产品升级能力。 

  (四)强化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兰州、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定西、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把国家级高新园区建成全省的科技研发与合作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科技产业化和新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天水、金昌、酒泉、嘉峪关等科技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引导支持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部署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电子电器等专业科技产业园。将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五)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实施稳健的创新基地建设政策,提高运行质量,优先建设以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知识创新基地、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积极发展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和特色学科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和院所创新能力。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在科技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节构建一批基层科技机构,加快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任务明确、运转高效的市县科技创新基地。 

  (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持续创新能力。以开发类研究院所为重点,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环境、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集中扶持一批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功能提升,加强管理与考核,强化科技资源共享和公共科技服务能力,促进公共科技资源使用的公平、开放和社会化。建立覆盖全省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批研发服务、产品设计、试验测试等基层科技创新服务机构。 

  (七)促进中介体系建设。加速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评价、技术转化交易、创新驿站、虚拟研究院、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技促进机构建设,构筑区域技术转移中介组织体系。强化技术市场、技术经纪、技术争议仲裁、创业服务咨询、民间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建立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科技中介组织。加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规范科技中介服务市场,提高服务质量。 

  (八)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瞄准学科前沿,突出应用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在资源环境、新材料、生物医药、重离子物理、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逐步建设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超前部署一批具有战略性、前沿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获取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实现若干重点领域方向的跨越发展。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维护能力、服务能力的提升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四大工程。推动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知识产权工程师制度,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知识产权的奖励机制和专利预警机制,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机制环境。加快知识产权深度开发与经营,加强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组织协调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技术标准的开发应用研究,使技术标准运用成为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行动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滚动发展机制。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科技领军人才,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做好中青年学术、技术、管理带头人培养工作。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开展科技管理干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普遍培训。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智力优势,建设科技决策智库。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工程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百团千人”行动,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农村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 

  (三)提升市县科技能力。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为依托,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技术创新工程为依托,促进科技成果在基层转化应用,提升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各类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县科技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科技计划和经费向市县倾斜力度,着力改善市县科技工作基础条件。建立市州科技进步监测评估体系,健全市县科技进步和创新考核机制。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提升科技发展能力,建立健全农牧区科技服务体系,推进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新技术应用与新产业发展,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四)制定落实政策法规。围绕创新型甘肃建设,修订《甘肃省科技进步条例》、《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和《甘肃省科技奖励办法》(省政府令第25号),研究制订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健全技术市场、培育民营科技企业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甘肃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甘政发〔2006〕27号)及其配套政策,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到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完善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在政策制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协调与联动机制。省科技厅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针对市州政府、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考核办法,为科技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强化各级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责任,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公益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并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建立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快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科技金融合作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新创业投资领域。 

  (七)加强科技合作交流。进一步建立全面开放的科技创新体制,落实部省会商议题,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国家相关单位的战略合作。拓宽科技合作交流渠道,建设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合作共同体,共同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建设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实施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吸引外商在省内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开发机构。 

  (八)推动科学普及事业。贯彻落实《甘肃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各级政府要加大科普投入,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运营质量。科技计划实施与科普相结合,建立科研院所、高校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继续办好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科普活动。研究制定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良好的科研诚信环境,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和学术不端风气,倡导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形成科技创新的社会合力。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