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文件汇编/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
  • 时间:2017-08-16
  • 点击:94
  • 来源:

甘政办发〔2017〕13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

  根据《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办法(试行)》(甘政办发〔2015〕156号),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委托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开展的各省(区、市)第三方评估结果,省政府办公厅对各地、各部门落实《甘肃省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甘政办发〔2016〕70号)情况进行了量化考核。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6年,各地各有关部门把政务公开作为坚持执政为民、深化依法行政、助力改革发展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取得积极成效。在国办委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开展对31个省(市、自治区)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第三方评估中,我省被评估为整体较好。其中,在规范性文件预公开、权责清单发布、部门财政预决算、回应关切、依申请公开等方面,被评估为表现较好。我省一些做法被点名表扬,如:在政策解读方面,细分为中央解读政策、省里政策解读、部门政策解读等类别,且专门设置“省长解读政策”,增强解读的权威性,政策解读信息提供了相关文件链接,方便群众阅读;在政策公开方面,发布了规范性文件草案,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在权责清单方面,设置了职权类型、权责主体、关键字查询等查询方式;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方面,开通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全省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效果较为明显;在依申请公开方面,在公开政府信息的同时,也告知了相应的救济渠道,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主要特点

  (一)公开渠道更加畅通。各地各部门积极强化门户网站尤其是公开专栏的平台作用,大部分单位对公开目录、公开指南、解读回应等栏目进行了更新维护。全省构建形成了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门户网站、甘肃政务服务网、实体政务大厅、“两微一端”、政务公开咨询电话、报刊媒体、档案馆、公共图书馆以及新媒体公开平台等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公开渠道,全年共提供政府信息查询、解释、服务、咨询5亿余人次,其中:通过门户网站访问查询4亿余条,现场接访咨询476万余人次,电话受理咨询30余万人次,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二)考核监督更加有力。各地各部门按照《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要求,积极开展自查互查,自觉接受社会评议,并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提升了政务公开水平。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甘肃省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中有关要求,将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有23个部门(地区)制定了《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对系统内部开展年度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其中,省民政厅考核权重达到6%。

  (三)公开实效更加显著。各地各部门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63668条,较2015年增长8.91%。其中,通过政府公报公开3566条,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776211条,通过微博公开92754条,通过微信及客户端公开55257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公众查阅点、图书馆、报刊栏等其他渠道公开635880条,公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政策解读更加精准。将政策解读与政策制定同步考虑同步安排。着力推进主要负责同志解读重要政策,在“中国·甘肃”门户网站设置“省长解读政策”栏目。4个市州、9个部门设置“主要负责同志解读政策栏目”,发布主要负责同志政策解读信息157篇。大力推进专家解读政策,省农牧厅设立农业专家库,通过甘肃“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回答公众咨询,日均突破1000条。

  (五)舆情回应更加全面。不断完善政务舆情回应机制,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明确了回应责任主体、回应时限要求等,强化了政务舆情回应的属地责任。2016年4月3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甘肃临洮公职人员工资强扣绿化费,如此“义务”为哪般》后,定西市积极正面回应曝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整改落实,社会反映较好。2016年11月21日,酒泉肃州区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发生泄漏,6万户群众供暖受到影响,酒泉市、肃州区两级政府在抢修期间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回应舆情,在国办委托中国社科院开展的第三方评估中,得到充分肯定。

  (六)依申请公开办理更加规范。进一步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增强答复内容针对性并说明救济渠道,答复形式更加严谨规范,有效保障了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对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工作建议。对公众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尽可能转为主动公开。2016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累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71件,其中:当面受理852件,传真受理33件,网络受理826件,信函受理360件,均及时答复申请人。申请件中,属于主动公开的563件,同意公开的1044件,同意部分公开的87件,不同意公开的69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的192件,申请信息不存在的17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的10件,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的89件。

  三、主要问题

  (一)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部门公开内容和范围还需进一步厘清;有的部门未制定指导本单位年度政务公开工作的要点或方案;个别市州未建立政务公开专门机构;部分单位缺少专职人员,难以保障工作有效运转。

  (二)政策公开还需加大力度。多数部门和个别市州未设置规范性文件征集意见栏目,也未公开规范性文件草案;部分单位未公开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草案征集意见的反馈情况。

  (三)依申请公开仍不够规范。有的部门在线申请渠道不畅,申请方式不明确,办理流程不清晰,答复形式和内容还需进一步规范;有的地方和部门按程序办理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存在较大法律风险。

  (四)回应关切尚存短板。有的地方和部门对舆情采取消极回避、冷处理等方式;有的回应较为滞后,回应内容空洞、效果不佳,引发舆情反弹。

  (五)监督保障机制仍需加强。部分地方及部门未在门户网站公开领导分管政务公开的情况;有的未制发指导本单位、本系统政务公开的规范性文件;个别部门未将政务公开纳入绩效考核;部分地方和部门未开展政务公开培训。

  四、整改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回头看”,采取针对性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整改:

  (一)加强公开专栏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中各项工作要求,加强公开专栏建设,及时、权威、全面、准确地发布政府信息,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加强内容和技术保障,将专栏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开平台。

  (二)加强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依申请公开流程,建立重大、疑难申请会商机制,邀请业务主管部门、法制部门及有关法律专家参与,确保依申请公开工作依法依规。

  (三)加强政策解读、舆情回应工作。前移解读关口,更加注重政策文件草拟阶段的解读,并加强非政策类信息(如统计数据、财政预决算、审计报告等)的解读。密切关注舆情热点焦点,及时准确研判,加强回应联动机制的建设。

  (四)加强第三方评估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第三方评估工作,及时公开评估结果。

  附件:1.2016年各市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成绩表

     2.2016年省政府有关部门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成绩表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