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秦巴山区甘肃片区贫困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
  • 时间:2013-07-03
  • 点击:49
  • 来源:

秦巴山区甘肃片区(以下简称片区)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下辖武都区、成县、徽县、礼县、西和县、文县、康县、两当县、宕昌县,共195个乡镇(其中4个少数民族乡),3201个行政村,总人口281万人,有汉、回、藏等21个民族。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分布。生物、矿产、水利、旅游资源丰富,花椒、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为全国第一。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主战场。陇南市所属的9个县区被整体纳入秦巴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给自然条件差、农业资源贫乏、贫困人口众多的陇南市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陇南扶贫开发、强农富农进入了一个新起点。

 

一、贫困现状

 

近年来,秦巴山片区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历史机遇,把农民增收和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从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贫困特点等方面来看,片区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仍旧不容乐观。

 

(一)贫困人口量大面广

 

按照国家2300元贫困标准,片区内有贫困人口130.4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5.6%,贫困发生率53.2%,居全省第一。其中居住在高寒阴湿区的贫困人口占23%、半山干旱区占41%、深山林缘区占22%、河谷川坝区占14%。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低

 

2011年,片区地区生产总值197.68亿元,仅占全省的3.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19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3.91%,2011年片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比2001年下降3.5、3.6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拉大。全国平均水平的22.01%;人均财政收入510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9.06%;城乡居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82.17%,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十分有限,农村富余人口较多。工农业增加值之比为45.49:54.51,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6.2%,仍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受山区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城镇建设相对滞后,辐射带动效应不强,城镇化率位于全省倒数第一位。

 

(三)市场体系不健全

 

片区内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等市场还不健全,以资本为主的要素市场尚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经济外向度不高。2010年,片区进出口总额仅444.7万美元,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小,不论是“走出去”开阔视野、占领市场,还是“引进来”增加投资、加快发展,与其他地区都有很大的差距。

 

(四)经济结构单一

 

从经济结构来看,2011年片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5%,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部分县区甚至高达45%左右。由于种植业耕作技术和耕作水平低下,畜牧业养殖方式落后,农产品销售运输成本大,整体缺乏竞争力;第二产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县基本没有工业,主要靠建筑业拉动;第三产业中,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由于特色产业收益不及打工,年轻人和大学毕业生选择外出务工和就业,农村留守人口多是老弱病残,影响产业发展和升级。

 

二、片区贫困原因分析

 

(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

 

1、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境内地质结构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目前已排查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0.33万处,水土流失面积1.78万km²,占总面积的63.7%,为全国四大泥石流集中爆发区之一。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使9个县区、195个乡镇、3180个行政村受灾,受灾人口176.72万人,遇难328人,受伤7286人,直接经济损失422.61亿元。2009年7·15暴雨洪灾受灾人口57.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7.9亿元。2010年8.12特大暴洪灾害受灾人口93.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3.2亿元。
 

2、生态保护较差,加剧资源贫乏。长期以来因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注重生态保护,导致盲目乱砍滥垦及不合理非耕地资源开发,导致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严重退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土地产出率降低,为了生存,又大量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种粮种到山顶”的现象在贫困地区最为多见,导致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重,形成“贫穷-粗放式开发-生态破坏-更加贫穷”的恶性循环。

 

(二)基础设施薄弱

 

1、水利建设方面。片区内水浇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6.2%,人均不到0.4亩,远低于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现有水利工程绝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库及灌区水利设施病险严重,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骨干工程损坏率近40%,干支渠完好率仅50%左右;15座水库中有9座急需除险加固。水利设施效益差,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提高,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普遍存在。

 

2、交通建设方面。片区是全国、全省交通条件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还有部分地区不通公路。没有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尚在建设之中,公路路网起伏较大,坡大弯急,通行能力低下。市驻地离兰州、西安、成都的距离分别是458、581和664公里,离天水、宝鸡、汉中和广元市的距离均在270公里以上。夏秋季受暴洪冲击和泥石流侵袭,加聚交通阻断,农产品走出“大山”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远离片区大中城市,远离消费市场,交通运输成本昂贵,阻碍了与全省、全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技术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3、农村全面建设方面。由于片区山大沟深,相对平整土地极少,多数村庄建在坡度较大的半山区,无法有效统筹规划村庄建设。如:一个行政村有16个居住点,对方便群众文化生活、水电路建设,通信网络等造成困难。由于地处偏远,还有一些村庄没有通电。耕地多是山坡地,无法组织较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吸引外资投入。

 

(三)人口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

 

2011年底,片区内农村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5%,小学文化程度占44 %。约有80%的贫困人口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由于信息闭塞,农民群众大多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视农为本、安于现状思想严重,现代科技意识薄弱,商品意识不强;部分人消极悲观,缺乏创业信心和勇气,只想依靠国家扶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由于不掌握实用技术,外出务工以苦力型为主,收入较低,也限制了发展产业项目,增收致富渠道较窄。

 

(四)农业基础脆弱,影响产业升级

 

片区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农业区,农业在全市经济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耕地结构和质量极差,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很低,农业生产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状态,粮食产量低且不稳,特色农业开发步伐缓慢。特别是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与近年来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相对应,有面积无产量、有产量无质量、有质量无市场、有市场无效益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同时农业及产业贷款难、担保难,无法有效提升产业发展。

 

(五)社会保障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片区贫困面大,程度深,虽然在农村已实行养老保险政策,但由于保险支付水平低,对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提升非常有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虽然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片区内医疗设施设备差,药品缺乏,医护人员严重不足,从业医生文化程度偏低、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较普遍,再加上医疗费昂贵,补助比例不高,不少农民依然负担不起,导致“小病越治越大”、“大病被延误”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因病、因残致贫或返贫。由于享受低保条件较为严格,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广、保障标准较低,一部分相对较贫困的人口还未享受到低保;同时,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低,贫困人口即使享受低保,其基本生活条件依然得不到明显改观。

 

(六)灾后重建农户负债高

 

灾后重建使片区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居住现状提前了20年左右,但同时农村居民贫困程度增大,返贫现象增加。受当时要求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完成时间紧,集中修建,造成建材和工费成倍上涨。灾后重建房成本每户在10万元左右,其中国家补助2万元,财政贴息贷款3万元,农户需自筹5-6万元,由于片区内大部分重建户家庭经济基础薄弱,自筹资金能力差,造成相当一部分农户因建房负债,致其返贫,再加上贷款还款期限将到,灾后农户自己发展能力弱,偿还压力大。

 

由于片区农业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工业较少,农民收入有限。在历年扶贫取得较大成果的同时,由于自然灾害多,看病费用昂贵,及教育成本增加较快,造成许多已脱贫户又重新进入了贫困户行列,使扶贫成果无法有效巩固。

 

三、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国务院关于秦巴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制定与启动,为扶贫开发工作赋予了全新的内涵,甘肃省政府《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把陇南市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增长极,连通成渝、关中经济区的战略通道,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秦巴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要的中药材基地、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和片区性商贸物流中心”。已获批或建设中的成州机场、兰渝铁路预计2015年完工,十天高速公路2016年通车。这些政策在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扶贫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随着国家贫困标准的重新确定,将贫困标准从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提高到2300元,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使扶贫对象大量增加,贫困发生率居全省第一。这虽然为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更加重了扶贫工作的任务,要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从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发展的政策,确定对原有国家级贫困县政策不减的同时,对新增扶贫资金重点用于片区开发和扶贫攻坚。如何利用好这些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减少盲目发展浪费,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是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是贫困对象的瞄准机制日趋形成。随着各级扶贫统计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将全面系统、动态真实的反映扶贫开发进展情况,对贫困户的基本收入情况进行准确的监测评估,增强扶贫效果的真实性。在当前市场经济体系和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在政策范围内准确计算评价扶贫对象真实收入,全面反映扶贫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对扶贫资金监管更加严格。随着扶贫资金加大,管理方式的细化,需要更有效的方式,解决资金管理安全、手续完备、快速支付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更加完善的法规和管理方式相配套。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制度,严格报批程序,加强审计监管,严防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扶贫资金规范运行,发挥更大更好效益。

 

四、因地制宜脱贫发展模式

 

(一)扶贫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片区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将贫困村作为主战场,在整流域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输转、移民搬迁等扶贫攻坚“组合拳”的作用下,使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农民的脱贫信心不断增强,增收步伐不断加快。

 

1、整流域推进,形成“拳头效应”。2001至2005年,先后实施了武都区段河坝、康县西沟、中节河流域等12个扶贫综合开发片区。2006年以来,共实施扶贫整村推进村679个,重点实施了武都区汉林河流域、宕昌县哈达铺片等为主的14个整乡整流域扶贫综合开发,使贫困乡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整流域推进使原本分散的资金形成了“拳头效应”,办成了许多以往想办没钱办的大事。

 

2、产业开发,提升“造血”功能。解决贫困问题关键是要增强“造血”功能。近几年,片区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开发之路,就是将产业化资金和科技扶贫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支持已形成一定规模、能够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的产业,进而激活每个贫困家庭。把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为财富,已成为农业科学发展之路。目前,片区内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900多万亩,农民从特色产业中获得的收益,占年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

 

3、劳务移民,创新观念保增收。近年来,片区以“减少土地和人口压力”为出发点,把劳务输转作为加快扶贫开发、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产业项目来抓。通过政府推动、能人带动、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等措施,将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由短期分散输出向长期稳定有组织输出转变,与北京、广东、福建等地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由劳务大市向劳务强市跨越。2000年,对十万贫困户整体移民到新疆、兰州新区和张掖疏勒河流域,实现一年搬迁、两年适应、五年致富。

 

4、灾后重建,跨越发展提档升级。“5·12”大地震使本来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陇南农村遭受了空前劫难,2009年后又接连遭遇两次暴洪泥石流灾害,许多贫困村遭受重创,生产生活设施屡遭破坏,部分村贫困程度急剧加深。灾情发生以后,受灾各县稳步推进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把灾后重建作为改变贫困村面貌的转机,实现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共有1653个村列入国家灾后重建规划重点扶持范围,下达贫困村灾后重建专项资金7.1亿元,实现了居住环境美观和扶贫增收的双重效果。

 

秦巴山区对扶贫的探索与实践,让我们从中找到了贫困地区农民脱贫的新思路。随着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项目的实施,及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秦巴山区越来越多的群众将会得到更大的实惠,脱贫致富的道路将越走越宽,脱贫致富的步伐也将越走越快。

 

(二)各县(区)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片区内各县经济发展现状,根据2011年年末总人口、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乡村从业人员数、人均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粮食总产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个指标数据,利用马克威分析系统快速聚类中重心聚类法对片区9个县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第一类是优势矿业驱动型的徽县和成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矿产加工工业集群不断壮大,水能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2011年,两县人均GDP达128713元,地方财政收入为213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707元。这一类在经济发展中应将资源优势尤其是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与深加工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矿产加工工业对河流的污染防治工作;逐渐扩大旅游业规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类是第二、第三产业并进型的武都区,武都区是陇南市政府所在地,是陇南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依托生态旅游开发、天然无公害农产品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以花椒、核桃、油橄榄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 2011年人均GDP 10747元,地方财政收入158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8元。武都区在经济发展中应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加农业产业化战略,即在不断提高旅游业和工业竞争力的基础上,重视电子、信息、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打造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花椒、核桃、油橄榄等优势产业基地,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促进农业发展;依托种植、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壮大畜产品和蔬菜基地,生产各具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品牌创建力度。

 

第三类是传统农业主导型的其余6县,产业结构极不合理,非农产业比重偏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受交通、投资等条件制约,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这类贫困县2011年人均GDP为4678元,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459.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369元。在经济发展中应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农业市场化建设。结合各县的特色农(林)产品,促进林果等天然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做大深加工产业,带动储藏、包装、流通、餐饮、旅游、新兴商贸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依托自然风光,打造融入自然、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业,实现非农产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五、片区扶贫开发整体建议

 

(一)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素质

 

教育扶贫是扶贫的根本,应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促进和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根本,要把发展基础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作为扶贫工作的基础。在技能培训上,重点培养农民自主脱贫意识,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培养农民的自我发展意识,鼓励农民自觉学习科学文化、政策法律、实用技术,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快两后生职业培训,农业、产业技能和返乡创业培训;对有外出从业愿望的人员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劳务输出,通过向城镇转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扶贫开发必须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账多,服务和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消除贫困的基础性障碍。在现阶段应抓住国家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交通、水利、农产品市场、三网融合等为重点,以工代赈等方式,大力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坡改梯田、小流域坝系工程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贫困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带动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秸秆综合利用。以循环经济示范区、专业基地、开发区、产业链条、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为载体,推进资源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深化节能减排。要加快荒山、荒坡及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寻找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结合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林果、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融合。

 

(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构筑产业体系

 

重点开发建设徽成经济区,在川坝河谷区和高半山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及农林特色优势产业,加强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在有色冶金工业发展上,要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在资源勘探、矿产品精深加工、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合作,加速矿权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在特色农业发展上,立足优势资源条件,努力打造特色农业“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发展格局,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科技化支撑。重点培育和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核桃、花椒、油橄榄和中药材产业,着力构建主导产业优势鲜明、独一性产业形成强势、片区性产业互为补充、地方性特色产品尽显特色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

 

在水电能源产业发展上,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以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梯级电站为主的水力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着力建设甘肃南部水电能源基地。在旅游产业发展上,以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观光、民族民俗风情为主题,融入九寨沟旅游圈大后方建设,完善九寨沟至陇南铁路、公路配套项目建设,加大旅游产业宣传开发力度,改善旅游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以及扶贫工作的推进,农村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将会逐渐摆脱贫困,而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需要依赖于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保证基本生活。加快解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要“提前自付”的问题,逐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医保补偿等标准,扩大特殊病种范围,切实减轻农民“治大病、重病”的经济负担,适当放宽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范围,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和医疗队伍建设,着力改善乡镇医院和乡村卫生院的医疗环境,配置完善医疗设施、设备,鼓励医学专业人才深入农村服务。

 

(六)实施科技金融扶贫,加快产业升级开发

 

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优秀人才和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和管理。按照已批复的《现在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的引进推广。开展送科技下乡、专家志愿者活动和科技承包、有偿服务等办法,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到扶贫第一线,指导实施科技项目,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相关协会、技术明白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提高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贡献率。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完善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

 

(七)加快生态移民,实行异地脱贫

 

对那些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交通不便的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扶贫, 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对贫困人口进行整村集中安置、分散插花安置,增加脱贫方式。结合生态移民、劳务移民、工业移民,把不适合居住条件及资源贫乏地区群众转移到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商业繁荣的地区,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增加移民收入。

 

六、政策建议

 

(一)建议将片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上游生态恢复治理和全国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防治的试点地区

 

将陇南“两江一水”流域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列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建立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长效机制,对纳入禁止、限制开发片区的县区,加大财政专项补助力度,增加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并在争取国家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方面给予支持。

 

(二)建议将油橄榄、核桃产业纳入全国木本油料规划,纳入退耕还林和白龙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实施“以水换油”工程,在“三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嘉陵江、西汉水)”流域立项建设一批大中型引水工程,配套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集雨节灌系统,解决木本油料基地的节水灌溉问题。国家科技部门、国内外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加强同陇南市的科技合作,共同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形成产学研联合体,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升产业效益,把陇南建设成为全国木本油料生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基地。

 

(三)加大对“5·12”地震灾后重建后续项目的扶持力度

 

住房重建户后续生产投入乏力、面临巨大还款和生活压力的困难,建议国家加大对地震灾区的扶贫投入力度,把受灾贫困县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集中一部分扶贫资金投入重灾区发展生产。增加重灾区农村低保户补助标准,在现有补助标准的基础上上调20-30%,将部分无偿还能力的贫困户因灾后重建房屋贷款减免或延长还款期限。

 

(四)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时免除片区配套资金

 

片区财政自给率未达到20%,难以落实国家投资项目配套。请求国家批准陇南市享受“免除市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县级配套资金进行减免,投资全部由国家承担。

 

(五)县级扶贫实施规划由省级进行审批

 

省上加强规划的组织协调力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制定行业扶贫方案。按照省政府要求,片区所属各县区扶贫实施规划由陇南市政府审批,但是由于市一级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全面支持,按照国家《秦巴山区扶贫总体规划》中要求应由省一级政府对县县扶贫实施规划进行审批。

 

(六)建立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管理机制

建立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综合改善。把行业扶贫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列入部门年度绩效考评的指标,并建立健全奖励和问责机制。

 

(七)整合农村惠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