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加快发展金武区域经济
  • 时间:2013-07-03
  • 点击:40
  • 来源: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发展区域经济,对于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以来,金昌和武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金武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地理条件、全省以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原因,金武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本文以2011年金昌和武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数据为基础,试图从金武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以来,金昌和武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

    截至2011年,金昌和武威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75亿元、272.85亿元,分别增长15.7%、13.1%。其中:金昌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亿元、38.35亿元,均分别低于武威的67亿元、90.32亿元,但金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2.4亿元,高于武威的115.53亿元。

2011年金昌-武威地区生产总值一览表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单位:亿元、百分比

   

金昌

武威

绝对数

增速

绝对数

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

232.75

15.7

272.85

13.1

第一产业

12

5.5

67

5.3

第二产业

182.4

17.1

115.53

18.6

第三产业

38.35

12

90.32

12.7

    (二)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十一五”以来,金昌GDP增速依次为18.16%、16.2%、6.2%、14.2%、11.34%、15.7%,武威GDP增速依次为12.5%、12.03%、11%、9.41%、13.5%、13.1%。由此可以看出,除2008年和2010年之外,金昌GDP增速均高于武威;除2009年之外,武威GDP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与全省GDP增速相差较小。

“十一五”以来金昌-武威及全省生产总值增速一览表

 

 

 

 

单位:百分比

年份

全省

金昌

武威

金昌-武威

2006

11.5

18.16

12.5

5.66

2007

12.3

16.2

12.03

4.17

2008

10.1

6.2

11

-4.8

2009

10.3

14.2

9.41

4.79

2010

11.8

11.34

13.5

-2.16

2011

12.5

15.7

13.1

2.6

  

    (三)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近年来,金昌和武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跨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2010年到2011年,金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由5.31:79.29:15.4调整为5.15:78.37:16.48,而武威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由26.43:40.01:33.56调整为24.56:42.33:33.11。 

金昌-武威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一览表

 

 

 

 

单位:百分比

   

金昌

武威

2010

2011

2010

2011

第一产业

5.31

5.15

26.43

24.56

第二产业

79.29

78.37

40.01

42.33

第三产业

15.4

16.48

33.56

33.11

  
    (四)金武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截至2011年,从全省来看,金武区域经济总量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相对靠前。从多方面数据可以看出,金昌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而武威的第三产业在全省排名靠前,第一、三产业基础相对较好。为此,金昌和武威由于地缘优势等因素,其经济互补性较强,并且区域经济已具备雄厚的发展基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11年甘肃省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速一览表

 

 

 

 

 

单位:亿元、百分比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数

增速

增加值

增速

增加值

增速

增加值

增速

 

1360.03

15

40

5.2

656.55

16.3

663.48

14.3

嘉峪关

235.54

17.4

3.1

8

192.98

18.8

39.46

12.2

 

232.75

15.7

12

5.5

182.4

17.1

38.35

12

 

180.28

14.9

4.26

6.5

114.41

16.2

61.61

13

 

357.6

12

67

7.6

142.2

14.8

148.4

11.5

 

272.85

13.1

67

5.3

115.53

18.6

90.32

12.7

 

256.6

13.2

72

5.9

96

19.7

88.6

12.6

 

276.19

14

57

6.6

133.4

18.3

85.79

12.6

 

481.5

15.5

59

6.2

251.9

18

170.6

15.3

 

454.08

16.8

58

6.8

287.95

21.2

108.13

12.4

  西

186.95

12.7

52.89

5.5

51.8

20.7

82.25

13.1

 

197.7

12.5

50

6.5

60.57

18.2

87.11

12.4

 

32.18

13

2.71

4.4

7.2

4.6

22.27

17.1

 

81.34

10.9

18.98

6.7

20.48

14.7

41.88

11

     二、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金武区域经济虽然保持稳步快速发展态势,但是主要受传统产业、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

    (一)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金昌与武威相比,经济总量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11年,金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75亿元、位列全省第9名,增速15.5%、位列全省第4名;而武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85亿元、位列全省第6名,增速13.1%、位列全省第9名。由此可以看出,在全省范围之内,金昌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可观,但是经济总量较小;武威经济总量虽然排名靠前,但是发展速度平缓。此外,金昌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式发展;而武威相对金昌而言,其第一、三产业实力相对雄厚,但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其发展思路和方向也不尽相同。

    (二)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平衡

    截至2011年,金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为5.1:5:78.37:16.48,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远远大于第一、三产业,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不协调。按照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金昌提出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50%,实现这个目标所面临的压力很大,形势异常严峻。与之相比较,武威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为24.56:42.33:33.11,三次产业发展差距虽然不太明显,但实现全面小康总体目标的压力依然存在。金昌和武威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给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经济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金武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总量不足,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极其艰巨,第三产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中心城市功能互补性不强,县域间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弱,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市场化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随着周边地区经济整合崛起和快速发展,区域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内外部压力不断增大,面临的挑战不断诸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

    三、几点建议与思考

    当前,随着《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央、省有关政策和两市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金武区域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今年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金武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贯彻落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着重从发展基础与环境,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创新发展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突出多元文化特色、促进文化旅游繁荣发展,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打造人力资源开发平台,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保障机制与政策措施等十个方面,全面详细地规划了金武区域经济发展蓝图。为此,能不能大力推进金武区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规划》有关政策措施。金昌和武威应加大财税支持、完善金融服务、统一土地政策、落实人才政策和营造良好环境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建立健全地区协调联系机制

    《规划》明确规定了省直有关部门以及金昌和武威的职责分工,要求有关各方建立协调联系机制。金昌、武威两市及其各部门、各县区可以共同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对《规划》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安排进行细化分解,逐项落实;对规划中涉及到的重要领域和内容,共同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按照《规划》精神,成立由金昌、武威市政府组成的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健全由两市有关部门参与的地区协调联系机制,其中包括:产业协调机制、环境联治机制、服务共享机制和共谋合作机制等。

    (三)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金昌和武威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借鉴对方先进经验,互相取长补短。按照《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要求,金武经济区建设要以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国家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内陆河流域生态文明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多元文化相融发展的繁荣区为战略定位。一方面,金昌可以依托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如:循环经济、有色金属、城乡统筹等,并大胆吸收和借鉴武威的农业、服务业、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武威可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供应,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金昌工业经济资源和先进工业技术,促进武威工业转型升级,优化第二产业结构。

    (四)积极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

    一个地区的发展,在立足自身基础和实际的前提下,必须融入省内、国内甚至国际大家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拓展外围发展空间,加强地区之间的往来与合作,努力发展区域经济。在发展金武经济区的同时,充分发挥地缘经济的区位优势,还可以与整个河西地区、以及内蒙古发展区域经济。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壮大实体经济实力。与此同时,加强与青海、新疆、内蒙古和宁夏等周边省区重点区域的经济联系,积极推进建立跨省区重点区域间的合作机制,促进与西格、乌昌、宁东以及关中—天水、兰州—西宁、成渝、呼包银、陕甘宁革命老区等经济区的互动发展。

    (五)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坚持重点推进、统筹发展,创新推动、融合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生为本、和谐发展,内外开放、合作发展等基本原则,坚持把金武经济区发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功能组团和整体优势,提升经济区的战略优势地位,优化空间布局与产业组织体系,构筑“一带(指依托国道G30线、陇海兰新线以及金武高速公路和金大快速通道,构建以天祝县城、古浪县城、凉州区、永昌县城和金川区为重要节点的区域发展带)携领、两核(金昌市金川区和武威市凉州区)互补、点状集聚、重点突破”的点轴式空间开发布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国家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内陆河流域生态文明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多元文化相融发展的繁荣区,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