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对肃南县加快牧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思考
  • 时间:2013-10-10
  • 点击:51
  • 来源:
  畜牧业作为肃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夯实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近年来,肃南县始终把保护草原生态和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村发展为目标,以保护天然草原生态良性循环为核心,以建设“绿色畜牧名县”和百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扩繁基地为重点,坚持“突出特色提质量、开拓市场增效益、夯实基础保安全、以草定畜促发展”的发展思路,突出草地生态综合治理、畜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控、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农牧民科技培训、示范点和养殖小区建设等工作,大力发展细毛羊特色优势产业,畜牧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达到116.03万头(只),全年出栏各类牲畜57.1万头(只),绒毛、肉类、鲜奶产量分别达到2388吨、9600吨和2644吨。

  一、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

  (一)抓草原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行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补播改良技术,加快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组织开展防蝗、灭鼠工作。加强草原防火工作,强化草地生产力监测调查工作,分析草地生产能力动态变化,核定适宜载畜量与现实载畜量,及时发布草原监测信息,为调整畜群结构、储备饲草料、防范自然灾害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四个不变”和“三个明确”的原则,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共完成草原围栏1350万亩(禁牧580万亩,休牧750万亩,划区轮牧20万亩),补播改良342万亩,草地生态趋于好转。重点保护治理区域牧草平均高度提高6-16厘米、盖度提高5-27个百分点,亩均产草量增加6-33公斤。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稳步推进,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符合实际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完善了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二)抓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民增收。坚持“产量调增、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经济调活、牧民调富”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内部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现建成了以皇城、康乐、大河、马蹄为主的70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基地,以皇城、康乐、大河为主的5万头牦牛生产基地,以明花为主的5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培育养羊120只、养牛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4639户,规模饲养量达到90万头(只),新培育肉牛肉羊养殖户2460户,实行舍饲育肥、错季销售等方式育肥出栏牛羊近50多万头(只)。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70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的兴办与发展,有效带动了农牧户增收,使优质羊肉、细羊毛基本走上了基地+牧户+公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牧户4600多户,占全县农牧户数量的64%。全县农牧业增加值达到3.2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大关,达到9470元,其中74%来自于畜牧业。

  (三)抓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推广应用人工授精、舍饲喂养、绵羊穿衣、机械剪毛、分级整理等新技术,全面推行12项优质细羊毛地方生产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注册了“赛美努”(毛)、“九排松”(肉)2个商标,完成了全县7个乡(镇)无公害牛羊肉一体化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及“惠成”牌牛羊肉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九排松”商标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建成科技示范点40多个、示范园区1个、养殖小区(场)13个。采取整村推进的方法,统一使用商标和羊毛包装,统一组织销售细羊毛取得显著成效,最高售价达42元,比全县零散销售平均水平高3—5元,参与户户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

  (四)抓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坚持因病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常见多发疫病的预防工作,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均达到98%以上,免疫抗体保护率达到70%以上,常见多发病免疫密度达到96%以上,牲畜因病死亡率控制在2%以内。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原则,对畜产品和畜牧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环节开展了全面的监控和整治,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畜产品的外销拓宽渠道和农牧民的增收奠定了基础。

  (五)抓基地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升级。立足资源优势,调整内部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实施百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扩繁行动计划和产业化经营战略,细毛羊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到2012年 6月末,细毛羊饲养量达到76.94万只。坚持以育为主,以引为辅,育引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行人工授精改良技术,积极开展以细毛羊为主的畜种改良工作。通过引种改良和选育提高,使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显著提高,细毛羊只均产毛量达到3.93公斤,胴体重21.8 kg,屠宰率49.61%、净肉率56.35%。其它畜种个体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六)抓科技推广,推动生产方式转变。近年来,在引进示范、推广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种公羊、体大型中国美利奴种公羊、饲用玉米种植、羔羊早期补饲提前断奶、牧鸡灭蝗、细毛羊“群选法”育种等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把畜牧业科技示范点、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发展现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措施狠抓落实,围绕畜种改良、标准化生产、天然草地综合治理、优质牧草种植等实用技术为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建成科技示范点40个、示范园区1个、养殖小区(场)13个。积极指导牧民群众开展储草储料和防灾保畜工作,年均青贮牧草0.15万吨,储备草料7万多吨,畜均储草量110公斤以上,冬春季补饲牲畜量达到70%以上,舍饲、半舍饲牲畜达到50%以上。

  (七)抓项目建设,改善发展条件。通过争取项目和多方筹集资金,累计建成暖棚羊舍6318座,其中高标准钢架棚3112/647座,饲草料储存棚110座,使90%以上的小畜越冬实现了暖棚化;修建绵羊人工授精配种站161座、药浴池134座,建成高标准细毛羊育种棚4座,建成集机械剪毛、分级打包、仓储为一体的高标准羊毛存储棚6座,建成固定式、活动式剪毛棚32座,建设人工草地11.3万亩,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制约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因素分析

  (一)饲草料资源因素分析。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目前,全县退化草地面积达1813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85%,其中:轻度退化932万亩,占51.5%;中度退化573万亩,占31.6%;严重退化308万亩,占16.9%。天然草地生产能力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平均下降了26.03%,其中:荒漠草原下降了28.51%,荒漠化草原下降了23.1%,山地草原下降了23.91%、草甸草原下降了18.19%。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持续干旱。据气象资料统计,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县气温上升,降雨量逐年下降,年均最高气温2006年比1996年升高1.38℃,年均最低气温2006年比1986年上升0.65℃;二十年间,年均降雨量不到260毫米,特别是每年的5—6月份,平均降雨量只有60多毫米,牧草不能正常返青,生长发育不良。二是天然草原超载过牧。据统计,1954年自治县成立时,全县有各类牲畜19.3万头(只),折合26.4万个羊单位,每个羊单位占有可利用天然草场80.8亩;到2012年,全县共有各类牲畜116.03万头(只)。由于牲畜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畜均占有天然草场面积急剧下降,草畜矛盾日益加大。三是草原虫、鼠害严重。据调查监测,全县每年发生的草原蝗虫面积400万亩以上,严重面积250万亩以上;鼠害发生面积250万亩以上,严重面积150万亩以上。全县因虫鼠害造成的牧草损失使牲畜饲养量减少23万个羊单位。四是投入不足。近些年来,我县通过实施退牧还草等项目,草原的保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一半以上草原没有实施围栏保护。

  (二)土地资源因素分析。由于耕地面积小,农作物秸秆资源极少,饲草料补充严重不足,加之饲草料基地建设滞后,发展草原畜牧业不足的饲草料只能从周边农区购买解决,舍饲养殖成本大,牧民发展舍饲养殖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生产方式转变进程。此外,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健全,土地流转形式单一,流转合同签订不规范,引发的纠纷矛盾较多。

  (三)产品加工营销能力分析。一是我县的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数量可观,年产优质牛羊肉9000吨以上、牛羊皮10万张以上,人工种植的优质牧草5万吨以上,绝大部分畜产品是原材料出售,畜产品加工企业少,精深加工增值能力不强。二是虽然我县注册了“九排松”、“赛美奴”和“草原惠成”商标,并完成了 “草原惠成”牌牛羊肉绿色食品的认证及“九排松”甘肃省著名商标的认定,但品牌战略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大,营销措施不力,资源优势、品牌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其它制约因素分析。发展方式落后,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着绿色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缺乏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支持,生产规模有限,经济增长缓慢;农牧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认识相对滞后,依靠科技发展农牧业的意识淡薄,新技术应用的力度不大。

  三、坚持生态优先,走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一)着力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工作,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生态优先理念,全面落实草原奖补政策和基本草原保护、禁休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大力推广草原围栏封育、补播改良、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对天然草地定期开展监测调查,核定适宜载畜量。强化草原防火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保证草地安全。发展人工草地,扩大饲草料来源,减轻天然草地压力,促进草原生态良性演替。

  (二)做好畜种改良和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畜种改良工作,不断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开展动物的防疫灭病工作,认真落实常规动物疫病计划免疫、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强制免疫制度。加大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督工作力度,提高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

  (三)稳步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优势产业区(带),提高优良畜种和适龄母畜比例,在“鲜”、“绿”上下功夫,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牧民收入上做文章。加快建设祁丰天生场、白银大瓷窑、明花草沟井城等地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推广牧草青贮、加工调制等技术,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突出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高原牦牛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扩大养殖规模,做强做大产业,力争使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高原牦牛等优良畜种的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只以上;大力培育饲养细毛羊200只以上、牦牛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遵循自愿、互利、合法的原则,引导牧民群众承包经营或联合经营,创办适度规模的养殖场;延伸产业链条,走“引进新龙头,挂靠强龙头,做壮现有龙头”路子,引强入肃,强强联合,新建肉食品、草产品加工厂,开展精深加工,开发多元化的畜产品,提升附加值。构筑优良畜种引进、培育、输出、推广“四位一体”的产业格局,扩大养殖规模,发挥规模优势。进一步加大草原牧鸡治蝗工作的推广力度和覆盖面,探索更加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走好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四)加大推行标准化生产工作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严格执行肃南细羊毛生产标准,加快制订甘肃高山细毛羊肉、肃南高原牦牛肉及其它特色畜产品生产标准。建立生产经营活动监管机制,对养殖、改良、疫病防控、畜产品购销、农资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健全疫病防控监测体系,加大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改善饲养环境,对粪尿和有机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和防止工业废物、各类药物对养殖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 “祁尔康”牌中国驰名商标、“九排松”牌甘肃省著名商标和“惠成”牌绿色食品认证效应,创建驰名商标,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五)着力抓好科技推广,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农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组建良种畜养殖专业村、户,不断提高牲畜的良种化水平。兴建规模适度的养殖小区,积极倡导健康养殖。大力培育牛羊育肥专业户,积极引导牧民群众采取山上放牧繁育、山下育肥销售的方式;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和牧草加工调制技术,使50%以上的小畜在冷季实现舍饲半舍饲喂养;积极引导和鼓励牧民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示范性的推行草原由合作社集中经营模式或由能人、养殖大户承包经营模式,为牧区发展规模化养植探索经验。同时,扩大饲草料基地规模,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六)重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建立“结构合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技术保障体系。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合作社、协会等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促进畜产品均衡上市,防止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而英雄牧民群众的收入。

  (七)在提高农牧民素质做文章,为致富增收奠定深厚基础。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更要依靠群众,这就要把提升农民素质紧紧抓在手中,抓出成效。结合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和“四送一训”科普惠农活动,采取有效综合措施,提高农牧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政策意识、法制意识和发展意识。二是要围绕畜牧业生产,以畜种改良、疫病防治、科学喂养、标准化生产、优质牧草种植等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开展培训,提高农牧民的科技素质。三是要抓紧抓好农牧民思想观念转变。采取组织外出观摩、邀请专家到村讲课等形式,引导农民摒弃陈旧观念,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提高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主动性,为主导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奠定深厚基础。四是加大农牧村科技带头人培养力度,积极建立农牧村经济合作组织。要大力宣传实践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理念,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农牧户比较优势,组会抱团,集中资金、力量,联合开展高附加值的种植、养殖或其他形式的生产合作,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生产发展道路,打牢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提高发展后劲和自身发展能力。

  (八)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在夯实农牧村发展基础上做文章。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农牧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仍是农牧村发展的当务之急、改善民生的现实之需和主导产业的提升之基。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夯实农牧业和农牧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