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5-06-12
- 点击:87
- 来源:
甘肃经济连续三十多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在提升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等结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在分析甘肃经济结构的现状及经济转型成效的基础上,通过与全国及其他省份的比较,结合2012年甘肃省投入产出表资料,对甘肃的经济结构着重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解读甘肃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一、甘肃经济结构现状与经济转型成效
(一)经济结构现状
1、产业结构
近年来,甘肃经济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3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3%、43.4%和43.3%。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2013年,第一产业中,农业占绝对优势,占第一产业增加值74.76%,其次是畜牧业,占19.88%,林业、渔业及其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共占5.36%;第二产业中,工业是主体,实现增加值2155.22亿元,增长11.4%。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为1975.20亿元,中轻工业占16.35%,重工业83.65%;第三产业内部,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84.49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4.17%,传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56.1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5.83%。
2、分配结构
从增加值的初次分配结构看,2013年,企业、政府与劳动者之间的收益分配较为合理,企业占34.97%,政府占15.60%,劳动者占49.43%。分产业看,第一、三产业分配结构较合理;第二产业中政府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工业企业,政府在工业增加值的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较大(具体见表1)。
| 表1:2013年甘肃收入分配结构 | |||||
| 
 | 
 | 
 | 
 | :% | |
| 产业 分配结构 | 增 加 值 | 
 | |||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 ||
| 生产总值 | 100 | 49.43 | 15.60 | 16.31 | 18.66 | 
| 第一产业 | 100 | 92.77 | 0.00 | 7.23 | 0.00 | 
| 第二产业 | 100 | 32.89 | 24.88 | 19.52 | 22.71 | 
| 工业 | 100 | 26.58 | 26.44 | 23.65 | 23.33 | 
| 建筑业 | 100 | 55.50 | 19.01 | 4.47 | 21.01 | 
| 第三产业 | 100 | 52.63 | 11.12 | 15.89 | 20.36 | 
近年来,甘肃省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稳步提升,消费需求稳中有进,净流出需求一直保持较强负增长。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消费占60.24%,比2000年下降了1.6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占58.76%,比2000年上升了17.17个百分点;净流出占-19.00%,比2000年下降了15.55个百分点。
4、劳动力结构
2013年,甘肃省全社会就业人员达1504.97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28.52万人。从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构成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59.26%、16.05%和24.69%,与2000年相比,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降低了0.38个百分点和2.9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了3.28个百分点;从就业人员的城乡分布看,城镇就业人员占34.19%,比2000年提高了12.50个百分点,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8.31%下降到2013年的65.81%,就业人员逐渐向城镇转移。
(二)经济转型成效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在调整经济结构、降低能耗、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提升,成效显著。
1、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1)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初期,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41:60.31:19.28,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至1990年,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快速上升,分别达到26.38%和33.1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至40.50%;1990年到2000年,产业结构进行了快速调整,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8.44:40.05:41.5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初步实现了“三二一”的结构。2013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调整为13.3:43.4:43.3。
(2)需求结构逐年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需求结构变化明显,投资率由1980年的32.99%上升至2013年的60.24%,上升了27.25个百分点;消费率由1980年的72.76%下降到2013年的58.76%,下降了14个百分点;货物与服务净流率出由1980年的-5.75%下降至2013年的-19.00%,下降了13.25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消费的主导作用减弱。
(3)所有制结构变化明显
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25.08%上升到2013年的40.00%,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占比逐年上升。
2、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由2000年的2.68吨标准煤/万元降低到2013年的1.28吨标准煤/万元,年均降低约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4.99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13年的2.40吨标准煤/万元,年均降低8.74%。
3、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从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4.41%上升到2013年的40.13%,以年均3%的速度提升。
4、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由1980年的403元上升到2013年的1876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0年的399元上升到2013年的1402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分别由1980年的153元和126元提高到2013年的5108元和4850元。
从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与人均居住面积来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均有大幅度下降,分别由1980年的53%和65%均下降至2013年的37%;城乡居民居住面积均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80年的4.82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29.82平方米,农村居民居住面积由1980年的13.87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24.66平方米。
二、 甘肃与全国其他省份经济转型效益比较
(一)GDP与人均GDP总量较小、增长速度较快
2013年,甘肃以10.8%的增长速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30.69亿元,占全国GDP的1.08%,总量排全国倒数第5位,仅高于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增长速度居第9位;人均GDP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8%,占天津市(人均GDP最高的省市)的24.4%,在全国各省市中居倒数第二位,仅高于贵州省,增长速度居第6位。可以看出,甘肃GDP绝对量较小,但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各省市前列。
(二)三次产业结构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
2013年,甘肃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低于海南、黑龙江、新疆、广西、云南五省区,居第6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高于新疆、北京、黑龙江、上海、海南、云南、贵州和西藏,居第23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居全国各省市第11位,比最高的北京市低34.2个百分点,比最低的安徽省高9.1个百分点。总之,甘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较大。
(三)投资率与消费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甘肃省投资率与消费率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具体见表2),投资率居全国第17位,消费率居全国第4位,消费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西藏、云南和北京。
| 表2:2013年甘肃省GDP及相关指标与全国及其他省市比较 | |||||||||
| 地区 项目 | GDP | 人均GDP | 三次产业构成(%) | 最终消费率(消费率)(%) | 资本形成率(投资率)(%) | ||||
| 绝对量(亿元) | 增速(%) | 绝对量(元) | 增速(%) | 一产 | 二产 | 三产 | |||
| 全 国 | 588019 | 7.4 | 41908 | 7.1 | 9.4 | 43.7 | 46.9 | 49.8 | 47.8 | 
| 甘 肃 | 6330.69 | 10.8 | 24539 | 10.4 | 13.3 | 43.4 | 43.3 | 58.8 | 60.2 | 
(四)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为40.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仅高于西藏和贵州。但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看,甘肃省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中游水平,从发展速度看,居于第7位,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见表3)。
| 表3:2013年甘肃城镇化率与全国各省市比较 | |||||||
| 
 | 
 | 
 | 
 | 
 | 
 | 
 | 单位:% | 
| 地区 | 城镇化率 | 地区 | 城镇化率 | 地区 | 城镇化率 | 地区 | 城镇化率 | 
| 全 国 | 53.73 | 黑龙江 | 57.40 | 河 南 | 43.80 | 贵 州 | 37.83 | 
| 北 京 | 86.30 | 上 海 | 89.60 | 湖 北 | 54.51 | 云 南 | 40.48 | 
| 天 津 | 82.01 | 江 苏 | 64.11 | 湖 南 | 47.96 | 西 藏 | 23.71 | 
| 河 北 | 48.12 | 浙 江 | 64.00 | 广 东 | 67.76 | 陕 西 | 51.31 | 
| 山 西 | 52.56 | 安 徽 | 47.86 | 广 西 | 44.81 | 甘 肃 | 40.13 | 
| 内蒙古 | 58.71 | 福 建 | 60.77 | 海 南 | 52.74 | 青 海 | 48.51 | 
| 辽 宁 | 66.45 | 江 西 | 48.87 | 重 庆 | 58.34 | 宁 夏 | 52.01 | 
| 吉 林 | 54.20 | 山 东 | 53.75 | 四 川 | 44.90 | 新 疆 | 44.47 | 
(五)工业经营效益较低
2013年,甘肃省规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9.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6位;资产负债率为64.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22次/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5次/年,居全国第19位;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7个百分点,居第30位。此四项指标反映出甘肃规上工业的经营效益与效率均较低,与全国的差距较大,与一些工业强省的差距更大。
(六)居民收支水平均居全国后列
2013年甘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54.4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9.8%,居全国各省市第30位,仅高于西藏;人均消费支出8943.4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7.6%,居全国各省市第28位,仅高于西藏、贵州和云南。其中,城镇居民收支在全国分别居第31位和25位,农村居民收支在全国分别居第31位和28位。
| 表4:2013年甘肃居民收支与全国及各省市比较 | ||||||
| 单位:元 | ||||||
| 地区 收支 | 可支配收入 | 
 | 消费支出 | 
 | ||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 全 国 | 18310.8 | 26955.1 | 8895.9 | 13220.4 | 18022.6 | 6625.5 | 
| 甘 肃 | 10954.4 | 18964.8 | 5107.8 | 8943.4 | 14020.7 | 484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