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四月份甘肃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 时间:2015-07-10
  • 点击:63
  • 来源:

4月份以来,全省降水情况较好,有效缓解了我省部分地区的农业旱情,全省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根据全省农业生产情况调查问卷,现对4月份农业生产情况做一简要分析。

一、  全省农业旱情情况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3月中旬以来,由于全省降水增多,前期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州、天水市、陇南市部分地区存在的农业旱情逐步好转。据气象部门资料,截至4月下旬,全省大部降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特别是张掖、武威北部、金昌、临夏南部、定西南部、平凉、庆阳、天水、陇南等地的降水偏多1倍至3倍。冬麦区总体墒情水平为2010年以来最好的一年,对冬小麦拔节孕穗、大秋作物播种出苗、果树开花坐果特别有利。

据全省乡镇旱情调查问卷,4月份降水情况好于往年的乡镇占44.9%;与上年持平的占41.7%;少于往年的占11.6%;基本没有有效降雨的占1.8%。没有有效降雨的乡镇主要分布在武威市、酒泉市、临夏州等部分区县。

土壤墒情很好的乡镇占28.9%,较好的占69.6%,无法下种的占1.4%。无法下种的乡镇主要分布在定西市、临夏州等部分区县。

如果墒情太差,乡镇采取的抗旱方式中,通过引水灌溉的乡镇占55.4%,及时改种补种的占66.1%,中耕除草、适当覆盖的占46.2%,需要技术指导和服务的占54.8%。

二、农产品销售情况

在乡镇农产品主要销售渠道项中,通过自己上市场出售的占84.1%,通过专业协会及合作社组织出售的占18.0%,通过批发商上门收购的占42.9%。

有36.0%的乡镇存在农产品销售困难现象,64.0%的乡镇农产品销售不存在困难。

在农产品畅销的原因中,因农产品质量好的乡镇占81.1%,因已形成规模的占39.1%,因农产品吸引了大批客户的占23.7%,因求大于供的占27.5%,新特农产品的占4.0%。

在农产品滞销的原因中,因农产品质量不好的乡镇占16.4%,因供大于求的占37.2%,因上市时间太迟的占35.8%,因没有经销商收购的占44.1%。

三、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各地在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中,中药材、马铃薯、蔬菜等为主要发展方向,造成优势产业特色不明显,形成了大而同、小而全的产业模式,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供大于求,易造成市场饱和,相互低价竞争,对农业生产效益影响较大。

二是农民合作组织化水平还较低。目前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还较少,农民合作组织内部建设、合作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连接和运行机制,缺乏省市县乡村一体的农民合作组织及产业管理运营服务体系,作用发挥还较有限。多数农户生产经营总体上规模小、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较弱,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

三是普通设施农业效益提升受限。甘肃自然条件恶劣,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并且地区间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当前全省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增效明显。但随着农业生产发展,普通设施农业生产效益、生产周期、质量及温湿度控制等较困难,农产品不能及时上市销售,影响生产效益质的提升。

四、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确立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及引进优势特色品种,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纵向横向联合发展。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优势农产品流通加工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优势品种市场竞争力,促进全省各地实现农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减少同质产品低价竞争。

二是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通过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引导,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和兴办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合作组织基本原则。加强政策扶持,支持引导农民群众兴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向合作组织倾斜,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积极发展高效集约设施农业。高效集约设施农业是实行工厂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方式,已成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全省多地都在积极发展积累经验。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能有效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结构不合理、经营规模小、产品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等问题,也为甘肃干旱半干旱及荒漠沙化地区提供农业发展新途径。通过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耕地生产效益和质量,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可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链发展。

四是加强农业生产田间管理。在当前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的情况下,各级加大农业技术指导和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田间管理良好,保障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加强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做好极端天气等农业灾害预报和预防工作,降低农业灾害风险。

五是加快土地确权及农村资源融资发展。通过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土地确权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市场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提升农业资源融资发展能力,促进全省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