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06年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时间:2009-03-15
  • 点击:220
  • 来源: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一届六次全委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六大战略”,主攻“黑绿文”三大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促使全市经济社会全面提速,科学发展。一是经济社会全面提速发展。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43.82亿元,同比增长12.4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50∶29调整到18.67∶54.26∶27.07。农业依托“六个百万”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努力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全年粮食总产量完成99.76万吨,增长0.5%。工业围绕“十强百户”工程,带头发展龙头企业群体,企业效益稳步提升。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5.92亿元,增长20.3%,产品销售率达到102%。商贸流通活跃,市场建设势头强劲,消费方式不断转变,消费水平得到提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28亿元,增长15.6%。招商引资发展迅速,外贸出口取得突破。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42个,完成投资16.43亿元,增长20.45%。出口供货总值3.5亿元,出口创汇7985万美元,分别增长86.5%和93.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38.6%;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7亿元,增长3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6880元,净增630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734元,净增101元,增长6.2%。二是大力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93亿元,增长24.5%。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1405个,完成投资53.9亿元,增长49.3%。三是体制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开展了国有企业及非公经济改革、农村及涉农领域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等6个方面30项改革全面推进。四是准确定位,精心编制“十一五”规划。开展了18项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全面完成了市、县(区)“十一五”总体规划、市级13个重点专项规划和12个行业规划的编制工作。五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劳务经济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薄弱。二是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单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城市化、产业化、工业化水平低。四是资源大市与经济弱市的矛盾突出。五是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六是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弱而发展慢,财政赤字包袱沉重而债务大,就业渠道不畅,社会保障压力大。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200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164.5亿元,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46亿元,增长16.7%,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1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7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64.7亿元,增长20%;大口径财政收入18.98亿元,增长15%,小口径财政收入7.71亿元,增长15%;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5万吨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35.76亿元,增长20.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6亿元,增长14%;外贸出口供货总值4.55亿元,增长30%,出口创汇1.12亿美元,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80元,净增700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1873元,净增139元,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市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坚持把“发展抓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主旋律,精心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突出抓好投资过亿元的10大重点项目,举全市之力,再掀项目建设新热潮。西平铁路、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高速公路争取开工建设,甜水堡至木钵二级公路改建要完成路基和部分路面工程,西峰经合水至板桥等6条280公里通乡油路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000公里。扬黄人饮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年度施工任务。县(区)县城电网改造和环县36个无电行政村通电工程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六小工程”等项目。加快基层公检法司新上项目建设。创新资金运作方式,完善投融资机制,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实施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8.07亿元,增长20.0%。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着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围绕“以工哺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机遇,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推进“六个百万”工程建设,年内确保新增20万亩优质苹果、11万亩黄花菜、30万亩白瓜子和油葵、10万亩耕地苜蓿,肉牛饲养量达到63万头,肉绒羊饲养量稳定在200万只以上。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运销大户。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做好农产品绿色认证工作,争取8-10个农产品取得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继续加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和小康村建设任务。
    (三)深入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要把大办工业作为经济全面提速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快陇东能源石化基地建设步伐。全力支持长庆油田扩大产能建设,做好新建500万吨炼油及石化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完成煤炭资源的普查、详查和开采工作。着力实施“十强百户”工程,完成九连山水泥厂G级油井水泥、陇东农产品加工厂土特产深加工、陇原农机公司异地扩建、旺市胜牛2万头肉牛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0户,完成续建15户。切实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水平。抓好庆阳市南区工业园区、驿马出口创汇示范园、庆城西川开发区、长庆经济开发区、甜水堡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园区建设。
    (四)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庆阳市区旧城扩容改造,加快旧城给水管网改造、城区联片供热、市区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抓好庆阳市南区开发,年内建成市财政大楼、电信大楼、联通大楼,开工建设市政大楼、检察院大楼、交警大厦、汽车南站等15大重点项目;开通“五纵六横”主干道路,加快实施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联片供热、弱电管网、城市气化等10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继续抓好7县县城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庆城县城区垃圾处理工程,全面建成合水县城道路排水工程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大战略来抓,以13个示范小城镇、30个重点小城镇为重点,集中连片建办企业群体,力争全市城市化率增长3个百分点。
    (五)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不断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坚持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大力培育商贸市场,改善消费环境,拉动经济增长。重点抓好陇东农产品批发市场、陇东美食中心(续建)、庆城县驿马农产品交易中心、庆阳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西峰南区华联超市等大型综合商贸市场建设。全力搞好庆城县、西峰区农村商贸建设“万村千乡”工程试点工作,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切实整顿市场经营秩序,规范消费市场管理。大力扶持兴办外贸出口创汇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以驿马为中心的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增加出口产品种类和总量。不断拓宽外贸市场,全市外贸出口供货总值增长30%以上,出口创汇增长40%以上。
    (六)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是扎扎实实做好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油、气、煤化工能源项目前期工作,用大项目、好项目培育起战略性主导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二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外延扩大与内涵扩大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加强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三是广泛开展全社会节能活动,确保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四是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把增加财政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形成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良性机制。确保财政收入在政策性减收增支的情况下,增幅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七)突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全力抓好以粮食、流通和公路交通等领域为主的国有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体制改革,深化农村及涉农领域改革,积极推进以制定事业改革实施办法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投资和财税体制改革,培育和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安全生产体制机制等九个方面的改革工作。
    (八)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抓住国家政策向社会事业倾斜的机遇,加快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基础条件,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住院楼,建成环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合水县中医院门诊楼、镇原县人民医院和庆城县中医院医技楼、庆城县和华池县妇幼站业务楼等项目;组织实施好乡镇卫生院整县推进项目。大力开发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广播电视和体育事业。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以内。
    (九)加大劳务输转力度,扩大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继续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确保全年城乡劳务输转人员达到40万人(次)以上,劳务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0个,帮助3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做好城市低保和失业保险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努力提高社会保障体系。
    (十)切实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十一五”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突破,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全面工作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