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武山县:因地制宜做好“特”“优”产业大文章
  • 时间:2024-06-26
  • 点击:0
  • 来源:天水日报

  据天水日报报道 近年来,武山县紧盯“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瞄准打造全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示范高地目标,深入实施蔬菜产业延链补链、畜牧产业龙头带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三大行动,推动蔬菜、畜牧、果品、中药材四大特色产业质效双升,规模分别达到42万亩、210万头(只)、6.83万亩、4.8万亩,总产值达到61.88亿元。

  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聚力打造“五十亿级”蔬菜全产业链,走“政策支持、整体规划、规模经营、特色发展”的路子,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落实财政奖补和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蔬菜产业发展。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延链补链项目,开发浆水、酸菜、速冻、脱水、休闲食品、速食包装等系列加工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5家,全县蔬菜冷藏库容量达到11.2万吨。建成蔬菜产地市场86个,形成以洛门国家级蔬菜批发市场为中心、乡镇农贸市场和产地蔬菜交易市场为基点的县内蔬菜产销链条。实施蔬菜品牌战略,注册25个蔬菜商标,13类蔬菜28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全县蔬菜“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50%,“武山蔬菜、天然好菜”的品牌享誉全国。

  推动畜牧产业全链条发展。推进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持续培育肉牛、冷水鱼、生态鸡、中华蜂等区域特色产业,实现畜牧产业规模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值占比快速增长,建成年出栏万头以上生猪场3个,形成10大生猪养殖基地。完成新改扩建肉牛、生猪养殖基地19个,冷水渔场6个,饲草料加工基地8个,生猪饲养量达到41.8万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2亿元。

  推动果品产业提档升级。以“四带一区”为重点,建成矮化密植苹果基地2处,苹果、花椒、核桃等千亩示范点22个,省级标准园8个,培育发展国家有机产品认证2个、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产品7个。打造东梁苹果、高山樱桃、武山黑梨、鸳鸯花椒、温泉核桃等一大批特色果品,成功注册苹果、樱桃、花椒等商标8个,其中“安亿德”“野狐山”商标入选“甘味”农产品名录。

  推动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形成榆盘、桦林款冬花,龙台万寿菊,山丹、咀头柴胡,高楼黄芩等种植格局,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持续增加,现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个、种植大户15个。建成甘肃伏羲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加工品种多达280余种,年加工能力达到0.15万吨,年销售规模达到6000万元。【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