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07-17
- 点击:0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针对当前高温少雨、部分河道来水减少的实际,玉门市水务局坚持早谋划、细落实、全动员,在安排部署、隐患排查、值班值守、应急演练等环节上精准发力,时刻绷紧防汛抗旱“安全弦”,全力筑牢灌区“安全堤”。
一是主动作为,夯实抗旱保灌基础。提前着手,坚持“引调蓄并重、节补控并举”,充分利用夏灌一、二轮间歇期向辖区内水库和蓄水池加快调水,实现辖区水库较去年同期多蓄水4870万m3。近期又抢抓石油河来洪有利时机,利用白石引水工程实现跨流域向白杨河灌区调水108万m3,有效缓解了灌溉用水紧缺情况。坚持“薄浇浅灌、限时闭口”等节水措施,落实“分时到组、计时到户”的灌溉方式,减轻保灌压力。提前储备,向4个乡镇调拨发放抗旱剂1.5万袋,协调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次,努力确保平时用水能保量,旱时用水有保障。
二是严阵以待,消除防汛安全隐患。新开工建设玉门市老市区防洪调蓄水池、小昌马渠首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2项,新建防洪调蓄水池1座,维修加固堤防2.4km,整治疏浚河道1.4km,不断完善沿山乡镇防洪减灾体系。修编完善乡镇级防汛应急预案18份,村级防洪应急预案59份,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26场次,进一步提高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成立防汛应急队伍25个,储备各类防汛救灾物资9.5万件,机械设备127台,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投入抢险。对市属3个园区、12个乡镇、7座大中小型水库以及重点设防单位开展汛前安全隐患督查检查,先后排查防汛问题隐患63项,现已全部整改销号。
三是未雨绸缪,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健全完善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改造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点36处,对全市234个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点进行巡检维修,确保汛期信息报送率达到100%。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和地灾演化趋势,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进一步强化上下游和相邻流域信息沟通、联防联控。严格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醒”“叫应”机制,及时更新完善各单位防汛责任人及联络员486人。建立健全气象、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联合会商机制,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和旱情变化,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累计发布预警信息33期,覆盖人群达到4.5万人次。
撰稿:魏娜 审核:陈新祖吴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