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08-07
- 点击:0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近两年,秦安县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按照省市业务部门对水土保持工作部署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施策,全力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淤地坝等重点项目建设,在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宣传工作上持续发力,扎实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在秦安落地见效。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为切实加强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2023年年初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财政、水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11个部门组成的县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补齐“信息共享、项目实施、审批监管、现场检查”等水土保持薄弱短板,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基本建立。充分发挥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部门优势,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责,在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和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水土保持工作扎实推进。
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筑牢生态保护屏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不移把抓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2023年以来共实施流域治理、淤地坝等各类项目12个,累计到位各类项目资金4567万元。先后完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秦安县村坪沟流域项目区2023年工程、秦安县桥子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和秦安县魏店陈庄淤地坝等工程,全县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81km²,减少土壤流失量12.85万吨,全县水土流失面积600.3km²,水土保持率由62.57%提升到62.9%。截至目前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秦安县西小河流域项目区2024年工程、秦安县刘坪镇革家沟、秦安县魏店镇侯坪村、化洼沟和秦安县王铺镇庙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5个工程已全部开工,正在有序推进中,将在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实际,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设施农业建设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等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稳步提升水土保持率,实现流域治理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
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监管水平。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严防人为水土流失。严格按程序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缴费、监测、监理、验收报备等各环节工作,2023年至今共审批和备案水土保持方案16个,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50次。强化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力度,广泛宣传政策法规,多种方式督促房地产企业和矿产企业依法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2023年至今,共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623.57825万元。
强化水保法律宣传,营造良好水保氛围。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纪念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面向相关行业、企业单位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宣传活动,发放水土保持法宣传彩页10000份,发放水土保持读本500本,面向乡镇、学校、部门及企业开展水土保持国策讲座,多措并举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活动,提高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覆盖度,全社会水土保持政策法规知晓率、水土流失防治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加强隐患排查,确保汛期安全。严格按照省市县防汛要求,以淤地坝安全管理和水保工程安全度汛为重点,持续加强雨天地质灾害动态巡查,严格落实淤地坝“三个责任人”岗位职责,做好对淤地坝和水保工程雨前、雨中、雨后的排查、巡查、核查,高度重视预警信息,细化防汛预案,强化应急避难措施,加强巡查值守,加大巡查频次,履职尽责,时刻绷紧安全这一“生命弦”,一旦出险要及时逐级报告并做好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置,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及淤地坝安全度汛。
下一步,秦安县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做好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部门协调机制,全面实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流程监管,加大水土保持项目储备力度,形成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力争全县水土保持率持续提升。
(何霞云撰稿 杨鹏鸣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