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省加强声环境质量监测,率先开展县级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评估
  • 时间:2024-05-06
  • 点击:72
  • 来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声环境功能区是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声环境质量的工作基础。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有助于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完善,对推动改善声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落实《“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打好技术基础、补齐领域短板、强化机制弱项、紧抓责任落实”为着力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县级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评估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市民热线“12345”、环保投诉热线“12369”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噪声污染投诉在受理的投诉案件中占比较大,说明了噪声管理工作和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推进迫在眉睫,表明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望已不仅仅体现在周围日渐好转的生态环境和绿水青山,更是对创造周围美好听觉环境的期望。在《“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征求意见阶段,我省积极与生态环境部对接、沟通,争取将我省兰州市纳入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评估评估试点城市,提前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评估工作;同时我省积极谋划制定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评估三年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2022年、2023年已经完成包括14个市级城市所在地内的54个县、区的评估工作,2024年正在实施剩余32县级城市的评估工作。

二、科学评估,严把质量

为确保评估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结合本省实际,印发相关工作通知,使各市详细了解评估要点,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二是邀请评估方案编制单位通过现场培训、线上培训等方式对我省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评估指标进行解读,对评估工作方案进行技术审核和指导,并现场对我省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评估工作进行指导。三是开展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全省噪声监测技术培训班、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与生态环境噪声监测技术培训班,邀请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专家,对我省相关人员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培训,共计培训240余人,为区划评估做好技术准备。四是组织规划、监测、环评、执法等方面专家组成专家组到相关县区对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等开展现场核查评估。

三、及时反馈、落实整改

及时梳理评估意见和建议,建立工作群加强沟通交流与问题反馈,指导各城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和区划图。为噪声污染防治、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调整、环境质量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做好技术支撑。

我省将继续指导全省各地市做好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和调整工作,完善优化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同时,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等相关要求开展噪声监测及数据报送工作。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