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05-17
- 点击:63
- 来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5月14日至16日,受蒙古气旋及地面冷空气活动影响,我省河西地区出现输入性沙尘天气,环境空气质量长时间维持严重污染,白银、兰州受此影响,短时空气质量转差为轻到中度污染。为保障公众健康出行,做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及时发布了重污染预报快报。
“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
沙尘天气的监测主要源于地面监测站,高空沙尘监测的缺乏加上有限的监测指标无法反应沙尘空间分布的实际状况,难以揭示沙尘的来源、传输及发展趋势。地基激光雷达作为一种主动遥感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卫星监测存在的问题,它以其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特点对局地污染源及高密度气团的快速响应,被广泛用于实时监测局部高密度污染源,探究雾霾过程、沙尘过程、边界层高度,研究高空气溶胶粒子特性,估算垂直方向上颗粒物浓度。
“十三五”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着力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强化指导监管能力建设和增强污染防控科技支撑。为此,省监测站率先建成我国第一个沙尘立体监测网,该网覆盖全省14个市州,包含19台气溶胶激光雷达和4台测风激光雷达,完善了“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由地面延展至高空的沙尘传输立体监测网。
多元数据综合分析研判,改善空气质量预报结果
2023年,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沙尘天气过程影响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工作机制(试行)>的函》明确要求加强沙尘天气过程发生及传输情况形势研判,强化事前监测预报、事中跟踪研判、事后影响评估工作。为响应生态环境部工作要求,提升空气质量预报水平,省监测站技术人员加强日常预报会商,深入学习数值预报模式、天气学原理、大气物理、大气污染扩散等大量气象学知识。为改善空气质量预报结果,通过全省沙尘立体监测网监测结果,结合卫星影像、气象观测实况资料,利用我国沙源地降水量、土壤湿度、温度、积雪和植被覆盖情况等地表条件及大气环境、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对未来天气形势开展会商研判。
加密沙尘重污染预报,为公众健康出行保驾护航
省监测站技术人员全年365天,每日开展全省未来7天环境空气质量形势预报,遇沙尘等重污染天气过程时,进行加密会商,并将预报结果发布于甘肃生态环境公众号和甘肃生态环境监测公众号,提示广大群众在沙尘天气期间,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老人、儿童和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人员;出门戴好口罩做好防护,驾车时要减速慢行、谨慎驾驶,及时保障群众健康出行。
今后,省监测站将加强全省沙尘立体监测网的应用,持续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加强沙尘天气发生过程及传输情况形势研判,做好沙尘天气发生、发展、结束各阶段的预报会商、信息报送等工作,保证沙尘天气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对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