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盐碱地治理让高台万亩土地焕发新活力
  • 时间:2024-04-03
  • 点击:0
  • 来源:甘肃日报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段海

  “按照设计的坡度、深度,利用GPS定位,红外线感应开挖,然后由自动一体化铺管机一次性完成开沟、铺管、覆砂、回填,暗管铺设后,土壤盐分随水分渗出,经一级管与二级管结合,最后流入管中排走,从而达到土壤脱盐的目的。”走在高台县宣化镇乐二村沿河的1000亩盐碱地上,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赵海波向笔者介绍道。

大型机械正在平整盐碱地.jpg

  这几天,高台县中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示范项目正在这里实施,这也是该县首次利用“暗管排碱”技术实施的盐碱地改良项目,旨在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使盐碱地由积盐状态逐渐转为脱盐、非盐状态,让土地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暗管排碱”技术遵循“水利先行、综合治理、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则,将带有透水孔的管道埋在耕地地表以下1至1.5米,结合灌溉淋洗,将农田土壤中的盐分溶解排出,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土壤、提升耕地质量以及增加作物产量的目标。具有节省土地、节约水资源、快速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集约化水平、促进农田生态环境改善等特点和优势,特别适宜盐碱成分重的土壤改良和开发利用。

  高台县盐碱耕地面积28.1万亩,其中重度盐碱地1.48万亩,“暗管排碱”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该县耕地盐碱治理的新突破。

正在利用“暗管排碱”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jpg

  今年,高台县通过竞争性遴选,被列入全省首批五个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县之一,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开展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面积10000亩,分别在轻度、中度、重度项目区建立千亩核心示范区1个,集成示范推广培肥“控”盐、节水“阻”盐、灌水“降”盐、适用“抗”盐四大技术模式,逐步提升盐碱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宣化镇乐二村离黑河近,滩多水位高,耕地盐碱大,广种薄收一直困扰着村民增产增收,被群众视为“鸡肋地”。今年,该村被确定为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区之一。在施工现场,工人们将渗漏管一字摆开、对接,再通过自动一体化铺管机一次性完成开沟、铺管、覆砂、回填等工序,宛如长龙的白色渗漏管被深埋地下。

  “由于土地盐碱化程度较为严重,群众土地改良的意愿强烈,通过‘暗管排碱’技术改良盐碱化土地1000亩,对我们村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希望土地改良后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收入。”宣化镇乐二村党支部书记殷占明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