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区内,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2021年以来,兰州新区发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州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项目培育、深化产学研合作、壮大高科技企业集群、优化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多层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科技创新动能持续释放,科技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日益彰显。
一年来,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成李灿院士专家工作站、硅立方超算中心、超高温钍基熔盐泵阀试验平台等基础研究平台18个。其中先进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万亿次/秒,联通全国主要超算中心算力资源;兰州兰泵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院合作建设的超高温钍基熔盐泵阀试验平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具备运营条件。依托企业建成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99个,其中“兰石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获得省工信厅、省科技厅批复,是全省首批5家创新联合体单位之一。
强化孵化平台供给,全面整合科技孵化和科技服务业务,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为一体的科技孵化链条,孵化器提供服务面积达74万平方米,累计孵化培育企业700余家,产业孵化大厦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专精特新化工科技产业孵化基地获批2021年省级专业孵化器。西部药谷建成投运,已入驻生物医药企业30多家。众创空间提供服务面积达4万平方米,兰石集团高端能源装备专业化众创空间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已孵化项目60余项、成立创业公司4个,兰州新区众创空间建成运营,已引进小微企业200余家。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新区优势产业搭建精细化工科技、兰州大学-兰药药业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学、工业气体科技成果、金属粉体材料等成果转化基地14个。以土地优惠、手续代办、项目建设、企业员工购房等方面优惠政策,强化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前沿科研院所合作,建成全球首套“太阳燃料合成甲醇工业化示范装置”,入选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成果转化亮点项目。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26项,2021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2亿元。
绿色化工产业方面,已落地企业可生产产品400多种,其中60余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兰石”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兰泵钍基熔岩泵、兰石超高温熔盐制备装置将应用于甘肃武威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生产基地已承接武汉、莆田、杭州等地区订单6套。生物医药方面,佛慈制药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和盛堂中药戒毒产品“福康片”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保密配方产品,申联生物建成国内领先口蹄疫疫苗生产线。
加快“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紧扣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和“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印发《兰州新区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推动形成部门密切配合、政企形成合力的工作格局。“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样板间资源汇聚量、访问量及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24位。
近日发布的兰州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到2025年,兰州新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将日趋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记者 霍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