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03-21
- 点击:335
- 来源:甘肃日报
邓生菊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重点围绕为经济发展“赋能”,大力推动工业走放大优势、拓存创增的路子。落实这一要求,我们就必须充分发挥制造业在产业兴省、工业强省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加强工业主体——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制造业“三化”转型,培育壮大高科技产业发展。一是要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建材轻纺、食品加工等领域,围绕产品结构优化、价值链提升、节能降耗、增产提效等,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依托兰州新区、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园区,重点选择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前景好和质量效益佳的高科技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综合运用科研项目资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培育细分领域“行业小巨人”。
增强制造业结构的韧性,发挥优势促进轻工业发展。发挥甘肃省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特色农产品品类丰富的优势,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和产业基础,加强新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品牌培育、形象塑造和市场拓展,着力发展农副产品、食品饮料、酿酒等精深加工业;发挥陇南、定西等地中药材优势,发展生物医药和中医药加工业;发挥三毛集团公司等的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发挥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多样,民族食品和工艺品等发展历史悠久的优势,发展特色食品、创意手工艺品和民族服装制造业;发挥甘肃玉米、苜蓿草和秸秆等丰富的优势,发展饲料加工业等。
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以石化通用装备、新能源装备、电工电器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节能环保装备、农机装备、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策略,增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科技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率。支持创新型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要突出制度创新加力。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高效整合创新要素,以科研成果奖补、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支持科研项目合作、鼓励共建技术研发转化平台和技术创新联盟等制度创新,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多元化合作方式和投入机制,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理论及专业优势,及时对接企业市场需求,加速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要引进有实力的投资企业在我省投资兴业,或与省内传统优势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或参与产能过剩工艺落后经营不善企业的改制重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好适应市场需求的提档升级。
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遵循“双碳”目标要求,以高能耗、高污染、高碳排放产业为重点,推动工业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要着力优化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低效过剩产能退出,开展不新增产能的产能置换及节能降碳增效清洁循环化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生产设备,提高资源、能源、中间副产品、废水废渣废气废液等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形成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加强制造业发展策略谋划,争取国家层面更多支持。甘肃省有较好的资源禀赋和制造业基础,应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和新增长点,强化前瞻性策略性谋划,并争取得到国家层面更多支持。如,凹凸棒石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甘肃是我国凹凸棒石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可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门,从国家层面对甘肃凹凸棒石的空间分布、储量品位等开展全面详细的普查,明确凹凸棒石粘土矿有序勘查开发的制度规范和有序利用规划,争取国家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将凹凸棒石开发利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衔接,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发展凹凸棒石产业。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