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07-04
- 点击:0
-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能力,从落地看作风”。近年来,清水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聚焦项目建设扩投资,找准优势,挖掘潜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靶向发力 抓谋划强支撑
推行“县级专班+协调机制”,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增发国债、超长期国债等支持领域和政策红利,常态化项目谋划储备,县级专班负责政策研究、项目谋划、统筹指导、咨询服务、前期准备、项目申报、资金争取等工作,协调机制重点解决用地、环评、稳评等要素保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县级咨询评估机构提供政策解读和技术咨询服务,县财政每年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立足“政策所予”突出“清水所需”,建立滚动接续储备机制,做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项目谋划的数量、质量、体量和深度不断提升,县级项目储备库动态储备项目268个总投资保持在200亿元以上,三年来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5个2.1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4个12.71亿元。
在项目谋划储备申报上,组建了县发展改革局项目谋划专班,坚持投资股一个窗口指导、审核、在线申报,实现了政策集聚、资源整合、高效优质。据了解,2024年清水县累计争取国省项目资金3.98亿元,用于水利、以工代赈、“三北”工程等项目建设。
多措并举 抓调度促投资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县级包抓领导、责任单位、项目服务专员、项目联络员”四级包抓责任制,严格落实分层管理和“一项目一专班”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县四大组织班子成员全覆盖包抓,项目责任单位认真履行项目建设主体责任,项目服务专员、项目联络员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素保障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参建各方高效协同,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截至6月底,全县176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167个,开复工率95%,累计完成投资32.8亿元,占年度投资的54.4%,高于时序进度4.4个百分点;已完工或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项目36个,占项目总数的20%。
建立重点投资项目调度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县级领导包抓、清单化链条化图谱化管理、专班推进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红黑榜等制度,动态督查调度项目建设,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汤浴水库、盘龙山风电等18个省列清单项目全部开复工,累计完成投资13.54亿元,占1—6月计划投资的119.6%;多汇优鲜冷链物流、君石中药材等90个市列清单项目稳步推进,9个市列重大建设项目全部开复工,81个市列重点投资项目开复工74个,累计完成投资20.4亿元,占1—6月计划投资的117.4%。
经济航船行稳致远,重点项目既是“稳定器”、更是“推进器”。通过项目带动,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5%,高于全国19.5个百分点、全省21.5个百分点、全市17.7个百分点;占全县比重73.5%的项目建设类投资增长23.7%,上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7.4个百分点。
创新机制 抓管理优服务
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民营企业座谈会”等制度,健全完善“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解难题”“沉浸式”体验工作制度机制,推动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执法司法、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人文体验、问题整改提质增效,32名县级领导包联28户重点工业企业、2553名干部包联企业2800户,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新增市场主体1190个,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成立了县招商引资帮办服务中心,组建了9个重点产业链招商专班和招商小分队,编制“一图谱三清单”,县级领导牵头对接一亩田集团、中城大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厦门九星华玥科技有限公司等目标企业42家,带动全县开展“走出去”招商36次,“请进来”洽谈60次,累计到位省外资金19.96亿元,同比增长64%,近两年资金到位率达79.25%。全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17条措施落地实施,加大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和落地服务保障力度,民间投资环境持续改善,1—5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5.6%,占投资总额的41.2%。
探索推行“信用+秒批秒办”“信用+告知承诺”“信用+容缺受理”审批新模式,对无失信记录、信用状况优秀或良好的企业,申请人自愿做出书面承诺,审批部门依承诺进行审批,累计备案企业投资项目24个;政府投资项目在用地手续齐全的情况下,立项审批阶段对稳评、能评进行容缺受理,压茬推进前期办理、咨询评估等事项,累计审批政府投资项目22个5.82亿元;要素保障部门主动服务、协同发力,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集中审批”“并联审批”,依法依规加快用地、环评、能耗等手续办理,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长由60天压缩至51天。持续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上半年全县适宜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项目22个,面向中小微企业预留采购金额2769.62万元、预留比例达86.52%,其中面向小微企业预留采购金额2157.62万元。不断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累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状态)178户,涉及企业2户、个体工商户175户、农民合作社1户。
目前,位于清水县工业集中区的君石中药材建设项目,厂房已建成、正在安装设备。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中药饮片精深加工、中药先进提取、中药制剂生产完整产业链,实现中药提取、制剂生产标准化,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化、现代化制药企业,可带动当地100人实现就业,该项目也是清水县“信用承诺”审批模式的受益者。
“这个项目从获批建设到即将运营,项目前期审批和后续手续办理速度非常快,离不开项目专班全程护航和优质服务,得益于清水县良好的营商环境。”甘肃君石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说。
瞄准赛道 壮大县域经济
扩大有效投资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动力。清水县围绕“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理念,立足“一地两区”发展定位,构建“六大特色产业板块”,紧盯年度预期目标,全面落实“1512”全流程全要素项目保障措施,以实干抓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以项目建设激发新活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投资拉动,今年一季度清水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
数据显示,清水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20年的36.8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6.04亿元,三年年均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由2020年的25.22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7.59亿元,三年年均增长23.57%。
数据的背后,是清水县“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真实写照,也是清水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具体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了各级干部比本领比担当比实绩的“主战场”,也成了检验干部能力和作风的“主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