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08-13
- 点击:0
- 来源:嘉峪关日报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 今年以来,我市以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升运行水平、优化服务环境,为市场主体增活力、为人民群众添便利,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持续加大国垂、省垂业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推动系统互联互通。推进各部门政务服务移动端系统与“甘快办”政务服务APP应接尽接,实现接入“甘快办”的高频应用达到950项以上。加快推进高频电子证照跨部门互认共享,提供更多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政务服务。持续推动商贸流通、对外合作等领域电子证照汇聚共享和互通互认,推行当场办结、限时办结、一次办结。创新数字经济领域项目审批备案制度。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服务(分)中心集中办理,实行进驻事项负面清单管理。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整合部门单设办事窗口,破解“多窗跑动”问题。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多个事项“一次申请、一窗(端)受理、一次办结”,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
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持续推广“一业一证”改革,通过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集成多个审批事项,实现“一证准营”。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新设立企业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依申请同步发放率达到100%。推进“个转企”便利化改革,允许个体工商户自愿变更经营者,推进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进一步拓展“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领域。探索开展市场监管领域“证照并销”改革,实现企业注销“信息共享、联动办理”,推进企业注销登记“高效办成一件事”。
提升“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化。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分类优化精简审批环节,推进集成联合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推行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优化施工图审查服务,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实施“用地清单制”“拿地即开工”、联合测绘、“打捆”环评、“分阶段”联合验收等措施。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建设项目试行“容缺受理”“承诺制审批”。探索推行项目报建至登记“一站式服务”,推动竣工验收备案和房屋首次登记同步申请办理,实现房建工程“验收即办证”。推行区域评估成果“一站式”推送服务机制。
提升“登记财产”便利化。简化不动产非公证继承手续,试行告知承诺制,探索建立遗产管理人制度,提升登记效率。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应用,实现房屋交易、纳税和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模式,实行“一站式”不见面办理贷款面签、抵押登记、发放贷款。推行小微企业财产登记“零费用”改革,实现“免申即享”。深入推进“交地即交证”改革。开展司法处置不动产登记“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法院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解)封登记、轮候查封登记“全程网办”。拓展不动产电子证照应用至金融机构、市场监管、教育等场景。推进个人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热联动过户。推行“带押过户”。2024年涉企不动产登记实现1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
提升“纳税”便利化。建立“辅导办理一体化、流转处理扁平化、税费服务场景化”征纳互动服务运营机制。全面推行纳税缴费“网上办”,推进涉税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个人高频税费事项“掌上办”。落实数电票开受票“预先服”“随票服”“网格服”三项服务机制,推广数电票,实现成品油、机动车二手车以及高速公路通行费等特殊行业的数电票上线扩围。2024年纳税缴费时间压缩至60小时内,纳税信用修复时间压缩至8个工作日。推广电子税务局及“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优化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智能咨询”功能。加强税务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信息化监控,对涉税违法情节较轻、损害较小的落实首违不罚。(融媒体中心记者白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