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陇南:农文旅融合促振兴
  • 时间:2024-06-28
  • 点击:0
  •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近年来,陇南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着力打造了一批生态、文化、养生、休闲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陇南路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康县花桥村旅游景区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100多个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7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25个;2个镇和20个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28个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市44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中,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景区达到24家,占比达55%,形成了覆盖广泛、业态丰富、选择多元的乡村旅游体系。“甘肃·陇上江南·乡村休闲度假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陇南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乡村旅游收入同比显著增长。

近年来,陇南市按照构建“大景区+全域游”的思路布局,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文旅康养百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市政府每年安排市级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引导资金2500万元,陇南南部山区乡村振兴茶旅融合休闲产业园、两当县乡村振兴全域农旅康养示范县创建等重大项目已全面启动。推进“2510”乡村振兴示范行动,2021—2023年各县区筹资17.8亿元,用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日益凸显,开启了陇南乡村旅游的黄金时代。

与此同时,陇南市立足独特山水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土”资源,拓展农业多功能,重塑乡村多元价值,把村庄空间从传统聚居地拓展到休闲旅游、消费娱乐、农业体验等功能聚集地。“农业+旅游+节会”模式已在康县形成集群化发展趋势;武都区裕河镇阳坝村推出“茶园私人订制”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徽县江洛镇打造集生态种植、观光旅游、特色烧烤、野外露营等元素为一体的“游龙稻香”田园综合体;文县碧口镇马家山村在茶园中建造的森林木屋别墅赢得游客的一致好评;以“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打造的康县五福临门民宿带动周边3个村的47户村民入股,累计分红104万元;西和县传承乞巧文化创新发展绣花枕头等乡村特色手工艺品等,形成了“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良好发展态势。

围绕景区资源核心吸引力,陇南市坚持以山水为底色、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开发互补性乡村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品牌项目。目前,建成了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康县、文县)、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康县长坝镇)、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两当县杨店镇灵官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陇南的一张亮丽名片。(文/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