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发改视点/ 正文
【专家观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 时间:2024-08-19
  • 点击:0
  •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从海外知名品牌在中国设立首家销售门店,到众多国内品牌在核心商圈首发、首秀、首展……当前,我国首发经济的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在引领时尚、品质、新潮等方面圈粉无数。首发经济是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是当前需求多样化、消费升级以及品牌建设等综合因素叠加共振催生的一种经济形态。从当前发展实践看,首发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形象和开放度的重要体现。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首发经济的稳健发展,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内需体系培育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首发经济在消费需求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也必将在今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进一步得到提升,特别是它在内部实现链条式发展,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途径。

  首发经济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其成长过程伴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潜力活力释放,这也是首发经济不断强化势能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相应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调整,从中长期看,消费升级是趋势,随着消费习惯、消费模式的变化,该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出现也是必然结果。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发展,相关政策须顺势而为,也应按照系统观念做好配套保障,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出发进行整体谋划,通过政策的合理加持为首发经济持续发展赋能。

  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首发经济的背后,是不同产业链条的交叉融合。高品质商品的生产依赖的是制造业,需要完备的生产工艺和精密的制造流程。产品创意设计、品牌运营和推广等关键环节依靠的则是生产性服务业,没有高水平的行业资源进行支撑,后续的运营和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就很难成气候。推进融合发展,最终目的还是提升整个运营的品质化、品牌化水平,最终提高产品附加值。只有这样,首发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从当前国际大品牌的发展来看,很多都是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方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前端的研发、后期的运营对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加上首发经济形成的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产品得以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获得较高的产品美誉度,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国内品牌特别是“老字号”的发展案例也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增值作用是显著的,通过首发经济这个载体将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推动经营主体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的提质增效。

  着眼于消费场景创新提升首发经济的辐射作用。首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振消费、释放消费活力,这类经济形态往往伴随着消费场景的创新,两者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消费场景的推陈出新,将为更多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也能激发经营主体在产品首发以及相应配套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首发经济活跃,形成商圈、产品、消费者三者间的紧密联系和贯通,地区的商业经济活跃程度也会随之提高。因此,要着眼于加快消费升级、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丰富推进首发经济发展的各类举措,抓住促进消费场景创新的重点,以点带面扩大首发经济的辐射面。以购物消费新场景为例,创造条件利用老旧厂房、城市公园、草坪广场等开放空间打造创意市集、露营休闲区,叠加新品发布等活动,就可以大大提升首发经济的影响力。

  做好品牌培育、保护等方面全链条全流程的保障。首发经济与品牌效应密切相关,没有品牌效应,首发经济很难在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但品牌的培育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要有政策的精准支持才能产生较强的助力。因此,在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自主品牌培育和保护有效结合,多种方式、服务和监管有效配合。在培育方面,主要是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品牌相关资源实现有效对接,引导企业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推品牌培育和推广。综合运用税收、要素保障等多种方式加以激励。在保护方面,发挥好产权保护制度的刚性约束机制,对侵权等危害市场竞争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当前各地在品牌产权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典型的经验,用成功的案例去引导市场行为,也是做好相关管理的重要路径。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魏琪嘉,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