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哈萨克族
  •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09-04-30
  • 点击:450
  • 来源: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北缘,甘、青、新三省区的交界地带,呈东西向狭长分布。巍峨挺拔,高达5000米以上的阿尔金山东脉、当金山脉和祁连山地西脉横贯全境,山脉南北的两侧有海子、前山和哈尔腾三大辽阔丰美的高山型河谷草原,具有典型的温带干旱草原气候。大哈尔腾河、小哈尔腾河、安南坝河三条涓涓溪流来自银装素裹的冰山山峦,滋润着浩瀚坦荡的辽阔草原。独特的草原环境为哈萨克牧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息条件。

    “哈萨克”意为“广袤草原上勇敢的、追求自由的人们”。阿克塞哈萨克族为新疆哈萨克族的一部分,她是由古代乌孙、突厥、契丹、蒙古等许多游牧或半游牧部落长期聚居在一起而融合成的一个民族。

    传统节日与习俗

    哈萨克族在形成过程中,深受多种宗教影响,因而除了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节日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

    那吾鲁孜节:那吾鲁孜节为哈萨克语的音译,含有送旧迎新,预祝丰收之意。它是使用自古相传的十二肖像纪年法,将每年昼夜等长的春分日定为传统节日。过那吾鲁孜节时,家家户户都把牛肉、羊肉、大米、小米、大麦、小麦、奶疙瘩等七种原料混在一起,做成“库吉”,与前来祝贺的亲友共同享用,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阿肯弹唱会:“阿肯”是哈萨克语的音译,意指民间优秀诗人和歌手。每年盛夏季节,各地选出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能弹会唱、出口成章的优秀阿肯荟萃一堂,举行盛大的阿肯弹唱会,以庆祝一年游牧后的相会。

    民族饮食与服饰

    长年以牧畜为生的哈萨克牧民以牛、羊肉和奶子为主食,喜欢吃馕和抓饭,其次有酸奶子和酸奶疙瘩;不大吃青菜,但喜欢吃葱。哈萨克人习惯在春、夏吃羊羔肉,秋季宰大牲口,熏冬肉,制成马肠。独特的民族饮食为其游牧生活的真实反映。

    马奶酒:“奶子是哈萨克人的粮食”。哈萨克人民对奶制品有特殊的偏爱和加工方法,其中,马奶酒(合木孜)为哈萨克牧民的名贵饮料和待客的上乘佳品。其制作方法是:将新挤的马奶盛在沙巴(用大牲畜皮制的酿袋)之中,加入适量发酵的乳饼,不断用奶杵加以搅拌,使之发酵,酿成半透明、略带酸味的马奶酒即可饮用。其味甘淳,芳香浓郁,清凉可口。多饮不仅解乏解渴,浑身清爽,飘然欲仙 ;而且对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神经衰弱等病有一定疗效。

    奶茶:哈萨克族牧民不论男女老幼都爱喝茶。奶茶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在熬得浓酽的砖茶或茯茶内加入少量食盐,再加上鲜奶可制成奶茶。如果加放丁香、胡椒等佐料,则奶茶色香俱佳,清凉可口。哈萨克牧民常用奶茶招待客人,如客人不喝,是对主人的不敬。喝足之后,用手盖住碗口,主人就不再舔茶了。

    哈萨克族牧民长期与马、羊为伍,因而肥大结实的皮毛衣裤为其主要服饰。男牧民冬季穿狐皮或羊皮制成的皮衣皮裤,裤角袖口都绣有美观大方的花纹和图案。头戴四棱硬顶帽或尖顶帽,里层为皮毛,外层绸缎,头顶饰以猫头鹰毛,两侧有耳扇,后有长尾扇。足登绒布镶边的毡袜,和高达膝盖的长腰皮鞋,腰扎嵌有银制花纹的牛皮腰带,佩带小刀,显得英俊潇洒。夏天则剃光头,扎“持特”三角头巾,身着宽大的布衣,足登衬有裹脚布的包头底跟薄底鞋,富有民族特色。

    哈萨克族妇女服饰更是色彩艳丽,种类繁多。姑娘头戴一种叫“塔哈亚”的硬壳帽,下沿大,上沿小,帽顶有彩线绣花和镶珠图案。有的也戴一种叫“标尔克”的绸、布、水獭皮作的圆帽,缀以彩、玛瑙,显得婀娜多姿。在出嫁时则戴“沙吾克烈”帽,这种帽子用毡子做成,外面是绣有花纹的布,绒或绸缎,用金银珠宝等装饰,帽子上方还有一串串垂珠。婚后一年,换戴花头巾。

    另外,哈萨克姑娘和年轻妇女多穿袖子上绣花,下摆多褶的连衣裙,外穿坎肩式半截袖的长襟袷袢。脚登长统皮鞋。显得干练、轻盈、俊俏、大方。

    文学、曲艺与体育

    哈萨克族有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不论是优美动听的民歌,还是传世不衰的口头诗章,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学都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豪放的民族性格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有神话、故事、诗歌、对唱、谚语、寓言、急吟、史诗等多种形式,而以诗歌最为流行。

    在马背上长大哈萨克牧民具有热情奔放的性格和骠悍豪迈的气慨,民族体育丰富多彩。仅马上运动就有叼羊,姑娘追、赛马、套马、马上摔跤、跑马射击、飞马捡手绢、马上拔河等多种形式,还有荡秋千、两人顶脚技巧、两人翻跟头等十多种项目,富有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叼羊:是哈萨克牧民在秋季牧场或婚礼庆典上举行的一种惊险而紧张的马上运动。比赛时双方各出场数十名,甚至上百名优秀选手。一位长者把宰杀的山羊割去头、蹄,在水里浸泡片刻或往羊肚里灌些水,使羊皮坚韧耐撕,然后扎紧食道,放在二三百米处。待主持人一声令下,骑手们向前飞驰,并欠身倒挂,迅即将羊叼起,横在马鞍上,用腿压着,策马奔向目的地。
这时,未得手的几十名骑手会穷追不舍,奋力堵截。一场你抢我夺,难解难分的叼羊拉锯战经久不息。两队都有冲群叼夺、掩护驮循和追赶阻挡等严密分工。叼得山羊的骑手只有在同伴的密切配合和左右护卫下冲击重围,并将羊投向被竖起的大车轮上方算获胜。因此,这种扣人心弦的比赛既是骑术与力量的角逐,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获胜的骑手将叼到的山羊送到某家毡房,那将会给这家主人带来莫大的荣幸。主人将羊煮好,殷情款待客人,获胜者自然会受到主人的热忱欢迎。他们认为,吃到这只羊肉的人会交好运,祛疾病。

    姑娘追:哈萨克语叫“克孜库瓦尔”,是一种饶有风趣的马上运动和青年男女通向爱情之路的桥梁。每逢庆典或喜庆节日,对对青年男女身着艳丽的服装,在规定里程内向指定地点并辔徐进这时,小伙子可以向姑娘尽情逗趣或表达爱慕之情,姑娘则耐心静听,不嗔不怒.一到预定地点,小伙子回马急驰,姑娘则策马扬鞭,穷追不舍,热情的观众呐喊助威.这时,如果姑娘有情,则虚幌一鞭;否则,姑娘想“惩罚”小伙子的调笑,小伙子免不了挨皮肉之苦,如果追不上,就算小伙子胜利了。

    赛马:哈萨克族的赛马活动是在10-15岁的儿童中进行的,哈萨克族中有“英雄靠骏马,飞鸟靠翅膀”的谚语,因此,在赛前两三个月,将预选好的良马饲以精料。临赛前将马的鬃、尾梳成辫,在尾上缀以猫头鹰的羽毛,马戴轻便辔头,并搭鞍垫。小骑手们骑马在起跑线上等候。比赛信号一响,小骑手们立即握缰扬鞭,似离弦之箭,飞驰向前,力争第一。如有100匹马参加比较,前51名将得到奖赏。勇敢的骑手和他心爱的骏马,都会受到牧民们的赞赏。
 

上一篇: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