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关于甘肃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 时间:2009-05-05
  • 点击:2532
  • 来源:

关于甘肃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09年1月12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赵 春

  一、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努力化解突发矛盾,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初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0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0亿元,增长19%;外贸进出口总额61.6亿美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1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5%。

  按照年初省人代会的各项部署,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全力应对突发灾害,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序进行。编制完成灾后重建城乡住房建设等10个专项规划的实施方案,通过衔接和积极争取,募集各类灾后重建资金398.5亿元,重点用于灾区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恢复建设,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进展顺利。二是推进农业技术革命,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完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面积289万亩,预计粮食总产达到877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家分两批安排我省77个县户用沼气建设任务15.5万户;加快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18处、水窖3825处。对7.5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是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兰铝自备电厂、电解铝节能降耗改造、金川公司富氧顶吹镍熔炼和蓝星集团20万吨甲醇项目建成投产。继续推进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加快风电设备本地化制造。白银市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金昌被确定为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引洮供水一期、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天水过境段、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高速公路启动建设;兰青二线工程竣工投运,兰渝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相继开工建设;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航,兰州中川、敦煌机场站坪改造工程完成。新窑、新柏、山寨煤矿竣工投产;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黄河炳灵等水电站和瓜州大梁、景泰兴泉风电场等电源项目并网发电,预计全年新增发电装机210万千瓦。五是着力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14件实事”进展顺利,提高农村低保户补助标准、发放廉租房补贴、提高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省属师范院校本科生实行以奖代补、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养老补贴制度等政策得到落实,参合农民补助标准翻一番的目标已经实现。六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部分领域和行业取得新进展。全省粮食企业有改革任务的80个县市区已有72个基本完成任务,1028户应改企业已完成983户,占95.6%。榆中县和平镇等6个小城镇列入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水管体制改革历时五年基本完成任务,全省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经费落实94.1%,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落实73.9%。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总的来看,我省努力化解外部环境变化和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基本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但是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全省石化、有色工业增速明显低于上年水平,特别是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冲击,三季度以后工业增速进一步下滑,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加大;工业主导产品镍、铜、铝等价格大幅回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造成工业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抵消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性产品出口受到限制,进出口贸易增速减缓,特别是机电产品、原材料产品出口降幅较大,影响到工业的稳定发展;相继发生的冰冻雨雪灾害、地震灾害等,对部分地区和全省农业、旅游业、有色行业造成了冲击,各种矛盾交织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2009年经济环境分析和主要预期目标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在国内外经济普遍低迷、贸易需求持续减少、企业效益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形势不容乐观。同时,也要看到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有利方面,特别是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省夯实发展基础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1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05左右。

  三、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2009年,全省要紧紧抓住政策调整的机遇,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问题等重点,努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宝鸡至天水、平凉至定西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推动兰渝、西平、天平铁路加快建设,完成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力争红沙岗煤矿1号井建成投产,加快二热电厂扩建、永昌电厂和景泰电厂建设进度。开工建设瓜州至星星峡、营盘水至双塔、雷家角至西峰高速公路;启动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等铁路项目;尽快建设兰州中川、庆阳、敦煌机场扩建工程和新建金昌机场。继续实施全省城市电网、农网完善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兰州南绕城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至张掖段扩能改造、敦煌至格尔木等铁路项目前期力度,抓紧完成兰州铁路枢纽总体规划并开工建设相关配套工程;做好夏河机场、陇南机场、平凉机场、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等前期工作。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全省16万户廉租住房建设,其中实物配租5万户,租赁补贴11万户;加快中心城市和一批县城、重点镇道路、排水、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城乡住房、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灾民住房建设任务;利用灾后重建优惠政策,加快实施农居抗震安居工程。

  (二)改善农业基本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在中东部地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加大退牧还草力度,实施草原围栏3600万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新建县级动物卫生监督站46个、乡镇兽医站255个,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站21个。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确保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建成收尾。加快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六小”工程建设进度,解决15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安排30万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推进11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封山育林100万亩,建设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15万亩。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1200公里,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继续推进和落实易地扶贫搬迁5万人以上。

  (三)加快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组织编制产业振兴规划,推动钢铁、有色、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推进两大能源走廊建设和石化基地建设,即河西风电走廊建设,由庆阳向陇南逐渐延伸的能源走廊建设,力争把兰州建成为西部最大的石油炼化基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文县阳山金矿、岷县寨上金矿的开发。加快兰州石化550万吨常减压装置、庆化300吨改扩建项目、西北铝板带箔、连铝节能降耗改造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围绕风电产业开发,突出抓好风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推进金昌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抓好兰州生物产业基地的培育工作,继续推进白银、玉门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全面落实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各项任务。

  (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努力稳定对外出口贸易。争取更多的服务业引导资金,推进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居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支持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抓好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省级储备粮库的改造和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兰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油脂加工项目建设,改造提升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水平。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文化产品出口,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口。

  (五)强化节能目标管理,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抓好重点行业和178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实现降耗增效。完成酒钢集团公司、大唐八〇三厂、西固热电公司、永昌电厂小火电机组的关停拆除工作,提前完成“十一五”关停77.5万千瓦的任务。加快白银公司“三废”治理、兰州石化公司烟气脱硫等重点污染源治理,抓紧实施银光公司酸雾治理项目。加快中心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按要求做到兰州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抓紧完善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选择重点行业的重大项目,及时上报国家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督促试点单位抓紧编制实施方案,确保工作取得成效。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省级方案的编制工作。

  (六)强化改善民生举措,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快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省扩建17个中等职业学校,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免费教育。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有重点地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重点中医院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设施建设。高度关注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大中专学生和返乡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其就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省、市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

  (七)着眼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在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涉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力争完成兰通厂等6户省属企业的破产重组工作,积极推进商贸流通、建筑、农垦、交通等领域省属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引导华能集团、中信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在甘肃的投资规模,促进资源向省内外优势企业集中。做好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争取在河西地区全面推开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水权制度改革步伐。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抓好产业招商、园区配套招商。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导外资投向特色农产品加工、优势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支持金川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

  (八)立足经济长远发展,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对“十二五”发展的建议,将重大课题研究向社会公开招标,提高规划工作的社会参与度。按照国家部署,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在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功能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区域合理布局和产业协调发展。立足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实施,谋划今后几年着力抓好的一批重大项目,使之成为规划的主要支撑,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