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 时间:2011-11-17
  • 点击:2200
  • 来源: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甘肃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战略举措。“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省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地位稳步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787.3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535.49亿元,年均增长11.14%,每年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均在4个百分点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3%。

  (二)投资快速增长。服务业投资总额由2005年的482.5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77.48亿元,年均增长21.5%,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达到45%。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投资力度加大,为服务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结构逐步优化。在各主要服务行业都保持较快增长、产业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传统服务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现代服务业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持续上升,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就业稳步增加。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21.67%提升到2010年22.58%,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等服务行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展顺利,推动一批事业单位进入市场自我发展,带动了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

  同时,我省服务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服务业经济总量小,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基础相对薄弱,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重点领域改革步伐迟缓,部分行业市场化程度低,发展的活力不强。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体制改革更加深入,为我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一)国家和省上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中央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我省也提出要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点。在这些政策导向下,我省服务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将更加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将更加明显。

  (二)全省经济跨越发展进程的推进,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经过多年的建设,我省在资源开发、有色冶金、新能源发展等领域技术服务比较优势日益明显,已经具备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进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特色优势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将进一步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而持续的需求。

  (三)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为服务业发展开拓市场空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总之,“十二五”时期,我省服务业发展将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较低、服务业领域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也使我省服务业加快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就能够全面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通过服务业的大发展、上水平,促进形成与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工业强省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增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利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创新企业组织结构、生产模式,促进我省原材料工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位移,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我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坚持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与扩大内需和方便群众生活相结合。

  利用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重要宏观调控方向的政策机遇,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大力发展与民生改善、城市发展、社区建设等领域息息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扩大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坚持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结合。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和新型经营模式,结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积极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市场潜在需求及时转化为现实供给能力,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坚持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与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者素质相结合。

  发挥服务业就业容量大的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消化吸收富余劳动力,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有序转移;通过提高服务业就业者素质,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充分就业。

  (五)坚持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

  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立足区域特色,科学合理分工,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引导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地区间服务业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六)坚持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与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服务业行业改革攻坚步伐,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破解不适应服务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约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优化产业布局、营造发展环境、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到2015年,要努力实现以下总体目标:

  (一)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94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

  (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满足多样化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服务业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创建一批著名的服务业品牌。

  (三)区域发展整体推进。大力建设一批功能明确、特色突出、具有带动效应的服务业聚集区,进一步推进城市服务业升级换代,努力构建和完善农村服务体系,积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基本形成与全省区域经济战略要求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四)吸纳就业能力和就业者素质日益提高。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服务业就业者素质明显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章 产业布局

  一、优化区域布局

  立足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和区域发展趋势,坚持“功能定位、合理布局、集聚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一核、一带、五组团”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一核”。利用兰州在交通、物流、金融、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区域中心地位,发挥优势,以兰州为重点,把兰白经济区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增长极,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西北交通枢纽、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会展中心、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西北人口信息中心。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和研发基地、兰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突出发展科技信息、金融保险、文化创意、会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高技术农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引领全省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带”。发挥甘肃是连接欧亚大陆桥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交通枢纽的优势,加快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通道经济发展,依托兰州、酒嘉、天水、张掖、平凉等综合运输枢纽,整合物流资源,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着力构建“一主五副、两大重要节点”的物流业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分工合理的物流节点体系,科技信息、金融保险、工业设计、文化旅游、农业服务等服务业发展集聚带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五组团”。根据服务业集聚程度和辐射带动能力,兼顾产业发展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5大区块,促进区域联动、整体推进。其中,酒嘉组团要发挥钢铁、新能源、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不锈钢、新能源和新型高载能产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生产配套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全省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服务基地、区域性金融服务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及对外开放陆路口岸。天水组团要结合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大通道、大流通作用,强化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和带动功能,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研发、文化旅游、特色高新农业技术开发、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将天水建设成为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文化旅游基地和西部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基地。金武组团要突出发展有色冶金技术、现代农业生产配套等科技服务业,打造全国贵金属交易中心、西部有色冶金新材料研发基地、西部现代煤炭物流中心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加工服务基地。平庆组团要围绕石化、煤炭、煤电一体化产业配套服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打造大型能源化工产业服务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平凉养生基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服务基地和陕甘宁区域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甘临组团要发挥连接少数民族地区和青藏高原的独特区位优势,围绕民族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商贸流通、民族文化、风情旅游、民族用品加工服务等特色服务业,打造辐射甘青新3省毗邻区域的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物流集散中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服务基地。

  二、统筹城乡发展

  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针,全面提升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人才、物流、信息、资金等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中心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辐射范围广、业态水平高、产出贡献大的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换代,构建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文化创意园区、信息中心、购物休闲区和特色街区等服务业发展载体,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培育服务业知名品牌和领军企业,把服务业培育成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小城市要充分发挥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潜力,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以城带乡,加快服务网络、服务业态和服务产品向农村延伸。

  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科技、金融、信息、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对接。鼓励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服务,增强带动能力,逐步实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目标,推动“一村一品”向“一县一业”发展。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支持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农业生产经营为重点,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外市场、覆盖生产和消费的信息网络。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加强现代物流配送功能,推广先进交易方式,发展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加快发展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服务业。承接城市商业网点延伸,完善农村消费品销售网络。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计生服务及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事业,扩大出版物、广播影视在农村的覆盖面,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四章 行业发展重点

  坚持面向生产、方便群众生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扩大服务领域,深化专业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特色优势产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通道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兰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强化物流园区建设,推进兰州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建设,培育发展保税物流、国际中转、国际配送等跨国物流,建设支持新疆、西藏发展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酒嘉、天水、张掖、平庆、金武地区性物流中心,依托大型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加快陇西物流节点建设,支持临夏发展面向藏区的物流业。

  加快传统物流业转型,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物流信息服务等技术攻关,促进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和联动发展。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物流,发挥现有流通企业的配送优势,加强分工协作,形成省市县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到2015年,基本建成分工合理的物流节点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物流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最小化,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二)金融服务业。

  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构建功能健全、服务高效、效益良好、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内控能力。强化服务功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积极培育兰州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来甘设立分支机构。继续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挥主导作用,保持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和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地方中小银行。设立省级地方银行,支持兰州银行跨区域经营,支持设立酒嘉银行。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鼓励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全面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保险市场,优化险种结构,创新服务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

  (三)科技服务业。

  紧紧围绕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咨询和技术创新等科技服务,大力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创业孵化、科技评估、信息咨询、技术经纪和交易、融资担保等中介组织机构,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等科技服务。培育发展科技咨询服务市场,着重推进科技服务机构的市场化、产业化,引导科技咨询服务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知识型科技服务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合伙企业制度,以制度创新吸引知识型人才。

  到2015年,基本建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全省创新能力主要指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四)信息服务业。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信息技术咨询、系统集成运行和信息安全能力。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推广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支持发展邮电通讯信息服务、计算机应用服务、信息咨询服务,鼓励开发增值信息服务和专项信息服务。加快培育第三方信息服务,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新兴电子商务。推进电子政务,加强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服务,依法开放政府信息资源,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提高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保和宣传领域的信息服务水平。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企业和个人综合征信系统建设。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向人机交互性更强和网络化制造发展。

  (五)商务服务业。

  积极推进商务服务业分工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着力扩大商务服务业市场的有效需求。支持发展主题楼宇经济,引导企业在兰州、天水等中心城市设立商务服务机构,促进商务服务业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加快发展设计、咨询、法律、会计、广告等商务服务业,培育发展咨询论证、形象设计、战略策划、资产评估、投资顾问、公证等商务服务业态。发展农村商务服务业,拓宽农村商务服务业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企业诚信自律、标准制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整体推进商务服务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会展业,以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等品牌展会为平台,整合会展资源,完善兰州会展中心、天水商务会展中心等会展设施建设,策划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会展项目,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十二五”末,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商务服务业体系,产业专业展会和文化艺术节事等专业会展得到充分发展,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服务水平满足市场的需求。

  (六)软件服务业。

  以服务化、网络化、融合化、平台化发展为重点,围绕创新、应用和融合三条主线,推动软件服务业发展。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尽快掌握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标准。顺应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趋势,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工业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支持省内骨干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外包试点。支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改善人才结构,增加软件高端、复合型和适用型人才;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软件服务创新化、高端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支持兰州软件园建成国家级软件园,争创“中国软件名城”。积极推进天水、酒泉等有条件的城市创建省级软件产业园,建成2—5个示范性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和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到2015年,全省软件服务业年收入超过60亿元,年均增长25%,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收入的比重超过50%。

  二、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增加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层次和质量,完善服务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一)旅游业。

  立足把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机制体制,稳步提高行业规模化、规范化程度,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丝绸之路、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等国家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平凉—庆阳红色旅游、天水—陇南—三国古迹旅游等成长型旅游线路,全力建设兰州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天(水)平(凉)、酒(泉)嘉(峪关)等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目的地的包装、推介力度,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甘肃旅游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旅游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规范旅游业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业资质管理,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旅游业态多元化,积极培育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工业观光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冬日生态休闲游等新兴旅游产业。加快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支持建设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立健全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和供销体系。按照培育大市场、发展大产业的理念,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形成吃、住、行、购、娱配套发展和上下游产业相互衔接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到2015年,旅游客源规模达到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商贸服务业。

  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发展业态多样、形式丰富的商贸流通业,促进传统商贸服务业改造升级,建立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优化城市购物中心、综合超市、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加快商业广场、特色商业街、商贸聚集区建设步伐,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市场,构建便利化服务体系。改造提升餐饮、酒店等传统商贸服务业,提升服务层次和质量,鼓励优势企业和老字号企业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多式联运等新型服务业态,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加快农村现代流通设施和网络建设,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推进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

  (三)社区服务业。

  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业体系。大力实施“双进工程”(即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全面提升社区商业功能。强化社区再就业组织服务功能,鼓励失业人员创办多种形式的社区便民服务。加快城市社区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和社区蔬菜便利店建设。支持发展社区卫生、社区保安、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和废旧物资回收等专业服务。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业态,优化社区服务网点布局结构,逐步发展面向农村尤其是中心镇的家庭服务。建立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公共财政资助力度,多渠道筹措社区服务业发展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各类社区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

  (四)文化产业。

  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大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增加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带动社会就业,增强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依托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地域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突出文化积累,加强文化保护,创新文化发展,规划建设文化产业聚集区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大力发展现代传媒、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加快数字内容及影视动漫、广告会展、体育健身等新业态发展。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整合、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深入挖掘“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知名品牌商业价值,培育我省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扶持“大戏、大片、大剧、大作”等文艺精品的创作与生产,积极支持实景演出、精品剧目演出、民族风情演出、戏剧说唱演出等演艺产业。依托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丝绸文化产业园和平凉中华汉字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园,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发展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等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工程勘察设计、建筑装饰、室内设计等建筑设计创意产业,影视制作、出版策划、文艺创作等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市场调研、会展服务等咨询策划创意产业,字画创作装裱、婚庆策划、摄影创作等时尚消费创意产业,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体系。推进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与发展。加快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积极推动出版业态结构调整。组建省演艺集团公司,加快文艺演出院线建设,支持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发展。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2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另外,积极稳妥发展房地产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引导住房合理消费,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调剂住房供求关系,促进住房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完善建筑节能服务标准规范,培育节能技术服务市场。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医疗改革步伐,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促进群众体育发展,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培育和延伸体育产业链。推进公共服务业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供给方式多样化。

第五章 重大战略工程

  为确保“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任务,组织实施服务业发展“十项重大战略”工程,支撑全省服务业跨越发展。

  一、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示范工程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依托园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基地和骨干企业,建设一批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示范效应好的集聚区,重点发展设计研发、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咨询业。积极开展酒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兰州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辐射带动能力。

  二、新兴产业技术服务工程

  围绕我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利用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分析、检测、试验和评价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服务。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促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积极扶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和设计企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积极发展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和检验检测等服务,加快推进高技术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三、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工程

  围绕文化资源的开发,立足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带、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规模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强化读者、丝路文化等特色品牌建设,实施一批新闻出版、精品剧目工程,大幅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四、商务服务业提升工程

  积极支持商务服务企业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发展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咨询机构,壮大一批诚信规范、业务水平高的会计、广告、法律等服务机构。积极发展企业管理服务、信息咨询、农产品交易中介、职业中介等新兴行业。优化商务服务业发展环境,完善优惠政策,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强化诚信建设,积极开发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五、农村服务体系完善工程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农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和动物疫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服务现代化。推进服务业城乡一体化,完善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搭建培训服务平台,构筑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体系。深化农村金融业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六、新兴服务业态培育工程

  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完善创业投资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选择一些市场需求潜力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形成带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新增长极。

  七、循环经济服务示范培育工程

  围绕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函〔2009〕150号),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开展研发、设计、物流、储藏、使用、消费、环保、维修、保养等服务示范工程,探索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服务业体系。

  八、发展服务业促就业工程

  发挥服务业吸纳和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协调机制、政策体系和监管措施。整合培训资源,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工程,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业就业市场和服务机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维护劳动权益,显著增加就业容量。

  九、品牌培育工程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对名称、标识、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甘肃名牌。“十二五”期间,争创5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新增80—100个甘肃名牌产品,新增13个以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2015年,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0个以上、甘肃省著名商标达到700个以上。

  十、服务业标准化工程

  制定覆盖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旅游、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服务业的地方标准,加大服务业标准推行力度,有效提升服务业领域标准的覆盖率,引导全省服务业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鼓励服务单位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标准化工作。“十二五”期间,争取发布和实施30项主体性服务地方标准,重点培育50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提高对服务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转变重产品、轻服务的传统观念。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财税、行业准入、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设立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重点扶持省级服务业聚集区和工业设计研发、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加快开发适应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面向服务企业开展业务。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逐步增加服务业用地比例,对鼓励发展的服务业建设项目,在土地供应上给予倾斜。继续调整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政策,实现鼓励类服务业与工业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方面基本同价。

  二、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合作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推进服务价格和服务收费改革,将可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逐步剥离并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合理确定文化、教育、医疗等政府定价的服务消费价格,完善服务业价格管理体制。加快制定和修订物流、金融、电信、运输、旅游、商贸、餐饮、维修等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国家酒泉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有效途径。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服务业转移,引进知名服务品牌和先进服务、管理理念,加强区域间服务业协作与交流。

  三、实施项目带动,打造产业品牌

  抢抓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的战略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服务业实力。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实施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加速特色优势产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全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项目、兰州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兰州集装箱节点站项目、天水现代物流园项目、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项目建设,打造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加快兰州会展中心、天水商务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尽早发挥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和敦煌艺术、麦积山石窟艺术开发项目,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

  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各类服务业所需人才,培育一批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具有开放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队伍,构建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体系。引导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加快培养服务业紧缺人才。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实训基地,支持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再培训、再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积极吸引和聘用国内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我省创业。组织实施服务业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完善和规范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与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全省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省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搞好协作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市州政府要加强对本地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建立服务业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对服务业工作绩效及发展状况的考核评价,形成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合力。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提高服务业统计的全面性、精确性和及时性。积极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和服务产品技术创新、交流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协会推动、行业自律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