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日期:2009-05-06  来源:

(2006-2010年)纲要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键时期。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和省委、市委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制定出《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是指导兰州未来科学发展,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克服困难,扎实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兰州经济连续五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步伐加快,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为“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一节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生产总值由“九五”末的309.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67.04亿元,年均增长11.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296元,年均增长9.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9.59亿元,年均增长11%。地区财政收入完成96.1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由16.6亿元增加到28.93亿元,年均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13元,年均分别增长7.83%和6.24%。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和城市化率分别达到36%和59%,均高于全国水平。

    工业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十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197.7亿元,年均增长12.5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石化、冶金、机械、建材工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兰州国内重要原材料和重化工基地的地位。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5.29:46.85:47.86调整为2005年的3.9:44.09:52.01。农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粮经比例由“九五”末的73.5:26.5调整到62:38。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工业装备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了以大型综合市场为龙头,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十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5.79亿元,年均增长9.8%。新兴服务业开始起步,金融、电信、广告、家政、房地业快速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扩大。旅游业长足发展,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稳定增长。“十五”末增加值达到14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5%,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交通通信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民航运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兰州中川机场的改扩建工程,扩大了兰州航空港吞吐能力。铁路建成了宝兰二线,完成了兰州至武威复线等重点工程,顺利实现了列车大提速。公路先后建成了兰、兰白等7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8公里,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连接东西南北的高速大通道,基本实现乡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水路运输建成了黄河兰州段38.4公里五级航道,疏浚整治七级航道33.7公里。电信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通信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兰成渝成品油输送管道,完成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工程,实现了天然气进兰。进行了城市和农村电网的改扩建工程,建成了全国首座750变电站,完善和优化了电网结构。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建成雁滩黄河大桥、小西湖黄河大桥、新城黄河大桥。加快南北滨河路延伸建设速度,基本建成40公里黄河风情线,绿化美化了市容环境。加快了市内道路拓建、背街小巷整治、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建设速度,完成了供水扩建工程。进行了城区供热管网改造扩建,建设了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和雁儿湾污水处理扩建工程,减轻了大气污染和黄河水质的污染程度。环境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不断增强。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启动和完成了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完成退耕还林80万亩,小流域治理面积180平方公里。积极创建园林化城市,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城市新增绿地1860多公顷。实施了清洁空气工程、放心水工程、安静工程和固废安全工程。启动实施了清洁能源改造“123”计划,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60%以上,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环境噪声有所下降,固体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处置,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在“九五”末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整体扭亏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393”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全面推进“两个置换”,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和监督体系。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取消了“三提五统”,2005年实现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2592多万元。进行了市县区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廉政建设等方面有了改进和提高。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目标,进行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积极争取国际经济组织的投资援助,国际双边援助项目及其受援金额逐年增加。进出口贸易总额由“九五”末的4.04亿美元增加到“十五”末的7.16亿美元,年均增长12.5%。成功举办了5届“兰洽会”,“十五”期间国内经济合作引进到位资金154.6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8.25亿美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五大科技行动计划”和“六大国家专项”计划,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进行了百所标准化初中建设和城乡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和“禽流感”疫情,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取得成效。80%以上的乡村卫生机构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启动了“文化兰州”十大工程,《大梦敦煌》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读者》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开展,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实施市民素质教育、先进文化建设、城市文明基础、城乡环境治理、区域连片共建“五大工程”建设。

第二节 “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经验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全市人民开拓创新,不断前进的五年。过去5年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要在“十一五”时期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继续坚持。

    一、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强市富民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的基本方针,努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商贸中心建设、科技教育等重点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坚持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大兰州”思路。继续支持在兰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和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搞好配套服务。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大兰州”与“小兰州”之间的经济融合与渗透,加快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成长壮大,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三、坚持“发展抓项目”基本方针。项目带动战略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积极采取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本、扩大信贷投资、争取国家支持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努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按照“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加快实施“3997”项目攻坚计划。

    四、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低度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化的体制性根源,形成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五、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打造“平安兰州”、“和谐兰州”,不断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推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以德治市,依法治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鼓舞人、教育人,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节 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十一五”时期,和平、发展与合作仍将是时代的主题。以贸易、生产、资本的全球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以IT、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产业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新一轮全球性产业调整和相应的产业跨国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各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将继续加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境。党中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南,标志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五个统筹”,更加注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将带动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经济将全方位地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内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趋于完善的同时,国家将继续实施灵活和更加成熟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大区域调控与产业调控力度,支持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战略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为兰州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投资,有效利用全球资本、技术、人才要素发展经济。国内产业升级和转移加快有利于兰州利用自身资源、劳动力优势。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态势有利于兰州依托科技人才优势发展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兰州进一步发挥区位、工业基础、交通通信、物流集散以及科技人才优势,明确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位置与分工,促进自身的发展。尤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兰州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提前、升位、两位数”的奋斗目标和以“项目为纲,改革为先,环境为要,稳定为上,民生为重,党建为本”的工作方针,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兰州实际的、从战略到策略相互配套的工作体系。同时全市人民盼发展、谋发展、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创业奋斗的信心不断高涨。这些有利条件,将是兰州在“十一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因。

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时期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动,“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挑战将与机遇并存。随着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加入WTO后,中国将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将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对政府职能转变也会提出紧迫要求。兰州地处祖国内陆,城市空间局促,城区人口众多,后续发展面临土地奇缺,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能源的外在依存度在50%以上,随着未来能源及原材料需求加大,资源需求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比较严重,造成较大的生态与环境压力;地处内陆及产业、产品的协作、配套、集聚与扩散不具备明显优势,造成资本流动成本高,生产要素回报率低,市场配置资源方面处于弱势。同时,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和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与新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时期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高,增长质量低。工业结构初级化特征明显,能源、原材料以及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过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近年来,兰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融资渠道单一,项目储备不足,缺乏事关全局、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作支撑,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兰州经济的发展。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加大。失业、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基金的征缴率都有待于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兰州城乡万人企业和经济单位数偏少,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尤其在未来5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教育和卫生事业领域。教育领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卫生领域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差距大,公共卫生体系尚待健全;基层卫生基础薄弱,农村乡镇与城市社区医疗设施缺乏,城乡居民存在的“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亟待解决。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基数低、增速慢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均低于全国水平。同时,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影响经济发展的人为性、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在行政管理等政务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部门分割、服务承诺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十一五”期间,应该更加重视改革创新,优化创业和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尽管未来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十一五”时期仍将是兰州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只要充分认清发展形势,理清发展思路,依托自身优势,紧抓战略机遇,努力克服发展的制约因素,有效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必将实现兰州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未来5年,是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10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市提前6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牢牢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提前、升位、两位数”的奋斗目标,依托兰州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原材料和能源优势、物流集散优势和科技研发优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城市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占有水平、人居环境水平与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水平。进一步发挥好兰州在全省发展中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深化改革的带头作用、“工业强省”的支撑作用、中心城市功能的辐射作用和要素互流的平台作用。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又省的发展,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后10年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特色城郊农业、建设产业集聚区、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经济总量上千亿台阶;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迈出重大步伐;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城市竞争力显著提高;努力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就业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办学和医疗条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城市文明水平有显著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

    一、城市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努力保持经济以两位数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和西部城市中排位不断前移,为提前6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经过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兰州建成充分展现黄河文化底蕴、具有现代工业特色的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即: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工业基地;西北地区最大的交通、通信枢纽,商贸物流和高原特色蔬菜生产集散中心;建成黄河上游具有独特地域风情、富有个性魅力和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优良的民主开明、稳定有序、安居乐业、科学文明和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

    二、经济总量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10年突破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达到30000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达到37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达到5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53亿元;财政公共投入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达到430亿元。

    三、经济结构调整目标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到2.8比46.2比5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

    四、社会发展目标
    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综合受教育年限11年。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达到6.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6.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达到330万人,年均增长1.2%;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输转城乡劳动力150万人次。

    五、生态环境目标
    市区空气质量全年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80天。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左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6%;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综合能耗降低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2.1吨标准煤以下。

    六、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发展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13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达到3800元;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0平方米,农村钢砖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达到25平方米;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5岁;农村贫困面下降到2%。

第三节 主要任务

    一、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多的物力、财力和政策支持。继续在西部大开发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农村扶贫攻坚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力争实现西部大开发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目标。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目标,努力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输出转移。采取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投入的倾斜力度,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通过科教兴农和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三、振兴兰州老工业基地,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继续扩大兰州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优化功能布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固石化城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改造提升工业发展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新材料、生物制药、精细化工、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扶持有竞争优势的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转变。

    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工业、商业、生活居住的合理布局。加快“一区一带一圈”的建设,提升商贸服务业整体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接纳企业转移扩散的能力。继续加强城市交通道路拓建改造,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进大气环境改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减少主要污染源。以构建“山水城市”为目标,构筑城市绿色屏障,建设山川秀美城市。

    五、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综合统筹,整体推进。重点在行政管理、财税、金融、投资、就业分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上取得较大突破。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缩小全市人民分享发展成果上的不平衡差异。尊重市场规律,使政府切实向提供公共产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使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对外贸易的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着力扩大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对外资企业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

    六、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创新科技体制,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城市高中阶段教育。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素质教育,提倡终身教育,营造学习型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优化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医疗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建设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解决主城区域狭小,环境负荷过重,土地供给奇缺的矛盾,必须以更长远的视野优化资源配置,审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十一五”时期,依据“带状组团分布,分区平衡发展”的城市空间原则,按照“三大组团,五条经济带”的产业布局,拓展城市与产业发展空间。

第一节 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

    一、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
    按照《兰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阶段性要求,从适应兰州发展需要出发,依托现有高速路网,按一小时高速公路行程,构建以兰州为中心、包括白银、定西、临夏以及定西市临洮县、临夏州永靖县在内的“四方六边”兰州都市经济圈。
    通过更紧密的交通通信网络联系,产业关联和市场交换,加快经济圈内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和渗透,集聚各类生产要素,构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兰州工业、科技、商贸、金融、信息等比较优势,强化兰州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共同搭建区域协作框架,建立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济共荣的发展机制。
    按照“总体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的方针,发展交通、流通,培育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区域性大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城乡互动、功能互补、联系快捷,具有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石化、有色冶金特色产业为主体、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城市群,全面提升兰州都市经济圈的竞争力。
    二、增强兰州的集聚辐射能力
    “十一五”时期,兰州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承东启西、连南济北的集聚辐射作用将会得到充分发挥。紧紧抓住铁路运输大通道建设、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的2000万吨原油和1000万吨成品油东输兰州等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更大的范围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兰州与西宁、拉萨3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协作,形成贸易、旅游经济长廊。使兰州成为西藏拉萨在祖国内陆地区的生产、生活及日用消费品流转基地。促进兰州与祖国西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各类工业消费品的经济贸易交流。
    三、建立“5+2”的西部城市合作发展联盟
    构建西北5个省会城市与呼和浩特、拉萨两个省会城市共同联手的西部地区“5+2”城市合作发展联盟。
    ——形成城市群之间以铁路、高速公路干线为主的快速交通网络和光纤传输畅通的通信网络。
    ——形成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功能互补的城市群。
    ——形成统一的农产品“绿色通道”,统一的旅游合作网、统一的现代物流合作网、统一的劳务输出合作网,消除地区之间的壁垒,共享大市场,互利共赢。
    ——形成产业相互关联的发展格局和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机制。更加紧密、有效地进行产业垂直分工与产业水平分工合作。

第二节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继续实施“东扩西展,南伸北拓”都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优化提升兰州河谷川盆地城市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榆中盆地;有序开发秦王川盆地。
    未来兰州城市空间布局构架是:220平方公里兰州河谷川盆地老城区和175平方公里榆中盆地都市新城区,以和平镇、定远镇、连搭乡地域作为连接带,规划建设和形成“一城双核”、功能互补约4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构架。
    其中,城市东扩新城区包括:榆中城关镇—三角城镇—夏官营镇整个盆地,西接白虎山,南靠马衔山山脉,东至接驾嘴,北临宛川河。“十一五”时期,结合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着眼于未来建设生态型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功能布局、路网系统、产业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统筹谋划,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对整个规划区用地进行规划控制。
    整个区域围绕榆中科教城、榆中城关镇、兴隆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分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与夏官营—三角城公路相衔接的骨干路网和水、气、热、电干管,2006年建成5万吨供水工程,分别向和平地区供水3万吨和向夏官营地区供水2万吨。2010年前后,“引洮工程”建成通水,彻底解决榆中盆地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适应东扩都市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秦王川盆地是兰州未来发展的后备土地资源。围绕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川航空港循环经济园建设,奠定后续开发的基础。加快生态防护大林网建设,建成秦王川灌区以渠系道路、农田林网、小流域生态林业、村镇林业为主的10万亩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发展节水、生态、效益型农业。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连接各行政村的公路,并与县乡干道相连接。进行区域内电网的建设改造。

第三节 优化完善兰州河谷川盆地老城区功能

    依照城市确定的规划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和完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4个分区功能,形成各具特色,公共职能突出的城市组团。加大老城区规划和布局的调整,严格城市建设工程规划控制,降低建筑密度,扩大公共空间,优化完善老城区功能。

    一、全面启动第二市级中心建设
    按照“边开发边改造,先开发后改造”的原则,全面启动以安宁、七里河迎门滩、马滩、崔家大滩为主的42.98平方公里的第二市级中心建设。建设金融贸易、科研教育、行政管理、体育运动、文化娱乐、居住生活等八大功能区。用3年的时间逐步完成市级主要党政机关行政中心的率先迁建。建成兰州体育中心、青少年科技馆、黄河湿地公园、城市规划展示馆等一批公共设施,带动第二市级中心建设。
    先期启动第二市级中心约10平方公里的以“世纪大道”为主轴线,以520号道路为辐射状连接北滨河路的骨架路网,配套进行桥梁、供水、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疏解城关区的人口、交通、环境压力。

    二、加快坪台地改造
    坪台地既是城区主要发展空间组合,也是城市建设、改造和管理的薄弱地区。“十一五”时期,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各类经济组织参与实施以“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改良、基础设施配套、建筑景观协调”为主要内容四位一体的坪台地改造工程。分期分批整理、改造城区的部分坪台地。
    改造伏龙坪。对伏龙坪地区进行整体改造开发,按照详细性规划设计控制,以高中示范教育园建设为契机,建设公共绿地,提高绿化率,控制开发强度。把伏龙坪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配套设施齐全;集教育文化、旅游观光等多功能的坪台地改造示范区。
    建设五星坪和晏家坪。改造拓建两大坪台地的主干道路,进行供水、供气、排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危旧房屋改造和公共设施建设,发展公共绿地和居住绿地。使五星坪、晏家坪成为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俱佳的地区。
    开发青白石台地。进行两万亩土地组团式开发,建设城市加工工业新区,配套建设各类服务设施。把青白石台地建成功能分区鲜明,配套设施齐全,转移吸引城区各类中小加工企业的新型都市加工业区。

    三、整理改造“城中村”
    加快对“城中村”进行治理和改造,推进乡改街,进行城市一体化管理,对置换出来的土地进行整理或征用,或直接转为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对“城中村”农业户籍人口实施“农转非”,并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规划建设新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安置现有农村居民。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转移剩余劳动力。

    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提高县、乡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5年总投入不少于300亿元,每年不少于60亿元,用于县城和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少于当年投入资金总量的10%。
    以安宁第二市级中心、榆中和平及夏官营地区、西固石化城为重点,继续进行城区以路桥为主的城市道路和供水、排污、供气、供热、洪道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雁滩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和市区“五大出入口”整治改造拓建工程。扩建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建设雁滩、西固、和平3个污水处理厂。综合整治西关十字、庙滩子等地的周边环境。
    开工建设绕城过境路和南山路。新建北滨河路银滩大桥至西沙黄河大桥段,南滨河路东段,拓建西津西路崔深段。建设南滨河路连接柳沟河、南接南山过境路内环型线。规划建设东起榆中定远镇经过皋兰山后山,在七里河西果园以枢纽立交与兰州至临洮高速公路相连接,向西在黄羊头兰州至西宁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南过境路外环型线。
    积极做好南运河、城市轨道交通的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继续拓建市区主次干道,改造主城区的800条小街小巷。改造中立桥,开发中心滩,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和甘肃大剧院。
    建设深安黄河大桥(西固深沟桥至安宁)、石化黄河大桥(西固合水北路至安宁沙井驿)、世纪黄河大桥(西部欢乐园至安宁)、永昌黄河大桥(永昌路北口至黄河北)、青白石黄河大桥(雁滩至青白石)等5座黄河大桥。建设50座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
    根据兰州河谷川盆地的地理特点,继续进行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建设,按照“北仿古,南现代”的风格布局两岸建筑,严格城市标志性建筑规划和管理,明确城市建筑风格和建筑主色调。

第四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时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市”和“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能源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食品业三大领域为重点,突出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中医药及生物医药、能源电力、高新技术七大产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全方位地调整区域、产业和所有制结构。总的方针是: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能支撑又快又好又省发展的经济结构。

第一节 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及现有发展水平,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实现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空间均衡。逐步推进“一方水土”与“一方经济”、“一方人口”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主要布局在九大产业集聚区
    通过资源和要素的整合,形成规模结构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的园区体系,建成比较完善的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污染治理等配套基础设施。使园区的产业集群化、产业高度化取得明显成效,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提高。重点构筑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石油化工科技园、连海煤电铝集聚区、平安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和平贵金属新材料基地、金崖钢铁化工基地、七里河大型机械装备产业集聚区、皋兰三川口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引导新建项目分类进入各工业园区,鼓励城区工业出城入园。
    加快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重点加快“五园七区”建设。将雁滩建成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兰州生物医药科技园、空港循环经济园、九州工业园一区多园建设,加大彭家坪土地整理力度,建设与城区衔接畅通的骨干路网,扩大供水能力,形成近期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建设用地;兰州新城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兰州安宁区三区合一的建设,依据城市规划,加快区内道路、供排水和能源配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兰州石油化工科技园重点集成企业资源,整合土地资源,扩大污水处理能力,建成“三横两纵一环”的路网结构;对平安、花庄进行一体化规划,构筑有色金属材料基地。

    二、服务业强化功能分区
    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组团功能和区域环境特点,合理设置规模、功能、形态,完善服务业布局,构筑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网络。高起点完善和建设“一区一带一圈”,即:中央商务区、东部商贸经济带和西部商贸经济圈。城关区突出行政管理、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科学研究等功能,加大对张掖路步行街、农民巷食品街的综合整治和建设,在提升南关十字商务区功能的基础上,建成盘旋路至西关十字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兰州中央商务区,改造和提升东部商贸经济带,优化整合西部商贸经济圈。西固区、七里河区突出商贸、仓储、运输功能,围绕铁路、公路多式联运,配套完善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宁区突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科学研究、观光旅游功能;榆中盆地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引导接纳老城区的部分功能,形成科教、生活居住、休闲度假的功能区;皋兰县、永登县、红古区要合理均匀布点商饮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文娱体育、交通站场,优化服务业功能结构。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转变依靠扩大外延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模式向提高内涵质量、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方向发展,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可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到“十一五”末,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末的2.8吨标准煤降低到2.1吨标准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

    一、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推进加工工业结构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壮大支柱产业和发展优势产业;推进资产分布和组织结构由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变,提高产业集中度,完善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推进产品结构由通用化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多地建立在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的基础上。

    二、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对国土资源战略性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大力保护土地资源,推进集约、节约用地,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圈占、闲置浪费土地行为,不断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努力抓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加大对脉矿、煤矸石、尾气、余热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行业的综合产出水平。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大对水泥用灰岩、煤及冶金用辅助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及地热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力度,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大力推广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改变单位产出能耗,降低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到“十一五”末,能源利用效率达到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资源流程上,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量,尽可能回收能回收的资源。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理念,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第三节 调整产业结构

    一、优化工业结构
    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工业。石化工业要以大炼油、大乙烯及天然气综合利用开发为主导,大力发展煤化工、气化工,开发下游产品,延长化工产业链,形成油煤气——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链;冶金工业要运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煤电铝”联营方式,大力培植“电冶加”企业群,发展优质专用材、粉体材料、镍基合金材料、板带箔铝合金系列用材和新能源材料,形成煤电——冶金——新材料产业链;建材工业要积极发展专用和特种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发展无机硅化工。到“十一五”末材料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60%左右,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1%。
    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技术进步,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支持发展轿车整车生产及其配套,石油钻采设备、石油炼化成套设备,数字化高效风力发电机、高效节能系列电动机、高效输变电设备、真空设备等,提高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和基础零部件的研发、配套的生产能力。应用数字技术提升成套设备及组合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形成材料——零部件——装备制造产业链,推进机电一体化。到“十一五”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3%,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5%。
    大力发展医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要以品牌为龙头,依托优势,整合资源,构建中药材生产和中药材开发种植产业群。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技术,研发免疫、诊断和治疗的新型生物药品,以及中藏药萃取分离纯化新技术。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品种、创新药物、基因工程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兽药等产品,更加重视和扶持上市药品的申报和核批工作;食品工业要立足农牧林果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乳品、饮料、啤酒、矿物质水、卷烟等产品,鼓励发展百合、籽瓜、玫瑰、畜禽等深加工产品,突破性发展营养产业。通过积极发展市场容量大,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医药食品产业,形成农产品——初加工——医药食品产业体系。到“十一五”末医药食品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5%,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7%。
    加强基础产业建设。把能源建设放到发展经济的重要位置,实行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的方针,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强化对重大基础产业的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信息引导,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窑街、阿干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重点建设窑街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型煤矿,开发利用煤层气,鼓励煤电联营,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开发建设黄河兰州段梯级水电站,以及大通河流域和湟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到“十一五”末火水两电总装机容量累计达到631万千瓦。支持西部2000万吨原油管道、1000万吨成品油管道及天然气加压工程、复线工程的建设,新建液化调峰天然气工程,推广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加强电网建设,积极改造城网农网,扩大输电容量,提高输配电运行安全,重点抓好750、330、110千伏电网建设。鼓励新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
    提升服务业层次。鼓励第三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业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优化配置和充实社区服务,加强养老、助残、幼托、青少年文化活动和康复医疗设施建设;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兴办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大力发展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网络结构,拓展多媒体信息服务,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
    突出发展旅游业。充分展现“黄河明珠、山水城市、丝路重镇”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继续推进以航道开发、河堤构筑、路桥建设、绿化亮化、景观再造五位一体的百里黄河旅游风情线建设。开发小三峡水电站、柴家峡水电站及八盘峡水电站的观光旅游资源,构筑金城关文化苑、青城古镇、什川田园风光旅游区、兴隆山、石佛沟和吐鲁沟自然风光旅游等生态旅游风景区,着力打造承载黄河文化的精品景点,建设以兰州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促进购物、餐饮、商住、娱乐、客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优先发展现代流通业。提升商贸中心功能,整合归并各类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一批特色商业街,控制新建大型百货商场和大型批发市场,有序发展仓储式超市、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现代零售业态,鼓励发展社区商业便民店、特色店、专业店。围绕国家“千乡万村”物流配送工程的实施,加快全市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畅通农村物流通道,提高运输能力。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仓储、装卸等标准化专用设备,重点培育发展综合配送、仓储分拨等为主的物流企业,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展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建立快速、便捷、安全的运输体系,形成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完整的供应链。把兰州建设成全国性物流节点、区域性物流枢纽。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十一五”期间,培育10户左右销售收入过3亿元的大型企业,1000户销售收入在千万元以上的优秀中小企业,100户成长性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坚持不懈地培育非公有制经济支撑体系,使非公有经济三分之一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分之一的产品科技含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十一五”末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