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两会】精准扶贫资金不能“碎片化”
日期:2016-09-18  来源: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马莉 张文博)精准扶贫无疑是今年全省“两会”的热词之一,多位省政协委员围绕我省扶贫资金使用、金融扶贫、交通扶贫、爱心人士扶贫渠道等积极建言,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整合各类扶贫资金 杜绝“碎片化”使用

  近期,民建甘肃省委员会对平凉、庆阳两市在扶贫开发中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扶贫项目补助标准低、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部分资金到位速度缓慢、脱贫缓慢等问题,建议我省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加大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实行专项扶贫资金倍增计划,优先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欠账问题,同时提高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实行差异化补助。另外,对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投资以补助形式调整为全额投资,对中央下拨的各类扶贫资金进行整合,改变扶贫资金“碎片化”乱象,形成合力;在省级层面对各类扶贫资金按照“变条为块”的原则进行全面统筹和整合,并直接切块到县,由县自主决策实施扶贫项目。同时,创新完善金融扶贫机制,使国开行、甘肃银行与地方政府共同签署推进贫困区域金融扶贫攻坚合作协议。

  打通“最后一公里”畅通扶贫信息

  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需打通“最后一公里”,从我省实际来看,一些民营企业,企业家、志愿服务机构和爱心人士参与了一些扶贫捐助、捐资助学等活动,但还有许多人感到有力无处使,主要是与贫困农户缺乏联系沟通渠道,很难掌握具体真实的信息。省政协委员翟丽霞建议,我省应为爱心人士参与精准扶贫疏通渠道,由省、市、县区政府扶贫部门会同新闻媒体,开辟扶贫信息专栏,定期发布贫困农户和爱心人士的相关信息。同时,利用“互联网+扶贫”的方式,疏通帮扶渠道,由政府扶贫部门主导,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档案,上传至公众信息网或政府扶贫网,以便随时查询;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联络员”作用。各乡镇专设信息员,负责收集农户准确信息的整理报送。

  精准帮扶 实施“六到农家”工程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精准扶贫工作的提案》中,省政协委员顾伟建议我省加强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由“漫灌”到“滴灌”的转变。首先应做到精确识别,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如我省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就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值得借鉴推广。其次,应精确帮扶,做到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农村廉租房的作法;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