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山丹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日期:2017-10-23  来源:

  金秋十月,山丹县精准扶贫工作传来喜讯,截至目前,全县脱贫3148户10284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439户39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6%,为党的十九大献上了一份厚礼。这一串串令人喜悦的数字,不仅饱含着山丹各级党政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且凝聚着他们务实进取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咬定目标谱写强村富民曲

  山丹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全省18个严重干旱缺水县之一。南部沿祁连山浅山区是全县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截至2013年建档立卡时,仍有尚未脱贫人口14200人。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攻坚战,该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拿出“硬办法”,围绕省上“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紧盯市上“当年整村脱贫、两年巩固提高、三年进入小康”的目标,县乡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列出责任清单,逐项定人量化,形成了级级有任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行“挂图作战”,采取成立“指挥部”、张贴“作战图”、制定“施工图”、列出“推进表”的方式,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做到推进不拖延,扶贫见成效。截至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95元,增长7.3%,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60元,贫困人口减少到1439户39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6%。村村通上了水泥路、网络宽带,贫困群众户户喝上了安全水、用上了动力电,村村建成了乡村舞台,催生了一大批农村文艺社团,实现了标准化卫生室、便民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实现了贫困村无危房的目标,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目标。

  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首要任务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把脱贫攻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谋篇布局,全力推动扶贫攻坚深入进行,形成上下联动、各界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紧紧围绕“扶持谁、扶什么、谁来扶、怎么扶”这个重点,从识别、帮扶、管理、考核四个方面发力,形成扶持重点乡镇、重点村、贫困户三个层面的政策支撑体系,把贫困程度最深、工作难度最大、发展底子最薄的13个贫困村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工作要求,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方式和“五个一”的工作步骤,首先进行精准把脉,再由贫困户“点菜”,政府“下厨”,精确指导,实行“菜单式”扶持,有效解决了扶不到点上、扶不到根上、扶不到真贫上的问题。按照省上“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部署要求,健全完善精准扶贫大数据库信息平台与贫困人口进退动态监测,形成了精准扶贫全过程、动态化、互证式的管理模式,真正开启了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扶贫模式。

  打好涉农项目资金“组合拳”。按照“一个集中”“三个统一”“五个不变”的原则,整合资金11.26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县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020万元,是多年来脱贫攻坚投入最多、力度最大的时期。用足用活扶贫贴息贷款,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44亿元,成立扶贫资金互助社110个,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2600万元。在致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的同时,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总结推广“村抓一项特色产业、户建一座种养棚圈,人学一门致富技能,户均输出一个劳动力”的“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的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全县13个重点贫困村共落实马铃薯、高原夏菜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5.25万亩,投放小尾寒羊2465只、建成养殖小区23个、畜禽饲养量达到36.5万只,特色种养业覆盖率达到100%。建成电商扶贫示范村13个、“一村一店”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6个,实现了贫困村互助组织和电商扶贫全覆盖。依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联促帮带”“雨露计划”等工程,举办各类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班22期180多场(次),培训1.5万人,年均输转贫困户劳动力43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亿元,贫困家庭劳动力均取得了技能培训合格证书,进一步提升了增收技能。

  创新思路推出“能人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丹县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有智慧、有技能、敢干事、敢创业,能干事、干成事的致富能人。为此,该县立足能人众多的比较优势,确定757名致富能人与2674户7848名精准扶贫对象进行结对帮扶,积极打造并推进“劳务能人+贫困户”等“6+1”能人带动脱贫模式,在全县真正形成能人创实业带动群众创家业的精准扶贫大格局。

  与此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一线“指挥部”“战斗团”“攻坚队”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在精准扶贫中的骨干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的实绩直观体现到精准扶贫实效上来。以“支部+”为平台,把协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着力打造“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基地”“支部+公司”“支部+电商”的党建助推扶贫新模式,为贫困户“转观念、学技术、兴产业、增收入”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大力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投入1000多万元,夯实基层基础,创建“六有”服务型党组织24个,整顿转化后进党组织15个,全县贫困村中能人型村干部比例达到90%,基层群众对干部队伍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营造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生动局面。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山丹县已经确定今后5年扶贫新蓝图,县财政每年安排农业发展基础配套资金3000万元,重点用于扶贫规划的实施,贫困村成果巩固提升、产业培育发展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积极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全力推进,争做全省脱贫攻坚的样板和标杆。同时,制定出台《关于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建档立卡管理机制、稳步增收的发展机制、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底机制和农村基层组织保障机制等五项机制,确保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不断线、真脱贫、稳得住、不反弹”的目标。(记者 吕少锋 张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