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新春走基层】通往宕昌范老汉的背篓“退休”了
  • 时间:2017-02-13
  • 点击:88
  • 来源:

  记者 周者军 通讯员 杨小艾 冉创昌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通往宕昌县理川镇陈家沟村的山路上,来来往往购置年货的车辆不少,山路是去年新修的,平整宽敞,还进行了硬化。

  走进村民范卫家宝家,一家人正忙着扫院子、擦窗户,准备过年。

  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86岁的范卫家宝指着门口窝棚底下的两个背篓说:“精准扶贫、双联帮扶,把咱村的路修通了,背了几十年的背篓用不上了,我觉得这个变化最有代表性。”

  记者看到,用柳条编制、有些残破的两个背篓,与旁边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家沟村坐落在山坳里,周围是连绵的群山,过去多年,由于道路崎岖,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里种的药材、洋芋等因运输困难,也卖不上好价钱,陈家沟是理川镇挂了号的贫困村。

  “以前村里的路只能人走,后来路面慢慢加宽,可以勉强能过个三轮车,但要是一下雨,根本走不了,背篓就成了全村人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在村里生活了80多年的范卫家宝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居住在山大沟深的陈家沟村人来说,几辈人赖以生存的土地是用锄头在七沟八梁上刨出来的,春种秋收全靠人力肩扛背负,背的工具便是背篓。

  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范卫家宝从小就有一个合身的背篓,年纪越来越长,背篓也越背越大。

  忙时,他背着背篓穿过山梁,割草拾柴,给地里送粪,往家里背苞谷、洋芋,把种的药材一趟趟背到集市上换成钱,又用这些钱把家里所用的油盐、酱醋、衣服、鞋帽等日常用品买好,装在背篓里背回家。年月久了,范卫家宝常背的背篓上磨出了光泽,越来越平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是村子里唯一的万元户,这完全归功于这个不起眼的背篓。”说起以前,范卫家宝语气里透出自豪。他说,年轻的时候,背着背篓去哈达铺、岷县卖药材,总是把背篓装得满满的,然后再装一两个蛇皮袋子捆到背篓上面。但无奈家里人多、劳力少,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近年来,宕昌县瞄准靶心、精准发力,把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到基础设施滞后、产业不成规模的贫困村。特别是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全村贫困户的情况,让村民们对脱贫致富有了更大的信心。

  “村干部把我家的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收入来源是啥,核对了好几次,还进入了电子管理系统。”范卫家宝说。

  范卫家宝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开展双联帮扶和精准扶贫以来,村里的新鲜事一个接一个,村里的变化让回家过年的打工者很是惊讶。最让大家高兴的是,村里通了宽敞的马路。

  “背篓算是用不上了!以前背着背篓走到城里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开上车十多分钟就到了,外面的客商可以把收药材的车直接开到了家门口。”范卫家宝乐呵呵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宕昌县一系列措施效果明显,越来越多,和陈家沟村一样,很多村都改善了基础设施,找准了致富门路,壮大了特色优势产业,2016年,有40个贫困村的2.35万贫困人口摘掉了“穷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