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1-27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现在店门口干净整洁,生意比去年好多了,今年夏季户外能摆放40多张桌子。”说起自家店的生意,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街道喜多多火锅店老板王启明满脸笑意。这家开业一年多的火锅店,曾因店面周围的卫生环境和资金周转难题陷入经营困境。
今年上半年,该店门口安放了七八个大型挂钩式垃圾桶,周边超市和水产店的垃圾随意堆放,不仅散发刺鼻异味,更严重影响了顾客进店意愿。
“夏天雨水多,垃圾桶周边又脏又乱,原本能摆40桌的外摆区域,最后只能勉强放20桌,营业额大幅下降。”王启明回忆道。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向走访的街道工作人员反映问题后,仅用一周时间,街道就协调相关部门将垃圾桶全部清运,并优化了周边垃圾投放点布局,店铺外摆区域得以完全恢复。
经营环境改善后,资金周转难题又让王启明犯了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街道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推广金融平台政策,帮助企业主了解小微企业扶持贷款的申请流程和低息优势。“流程很简单,工作人员带银行专员来店里调查登记,放款速度很快。”王启明介绍说,这笔贷款利息比普通商业贷款更优惠,有效缓解了食材采购和店铺运营的资金压力。
如今,在十里店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火锅店不仅经营环境焕然一新,还获得了低息贷款支持。该火锅店的“蜕变”,正是安宁区以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安宁区锚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核心目标,统筹职能部门与街道社区力量,从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推出系列务实举措。
“在十里店街道,我们通过‘政策宣传+精准服务+数据赋能’三轮驱动,组建专门工作队伍常态化走访企业,建立‘企业问题台账’闭环解决机制,累计帮助100余家小微企业通过‘信易贷’获得融资支持。”十里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魏国晟介绍道。
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安宁区推动“门槛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将信用融入政务服务、监管、融资等多个领域,累计容缺办件337件、帮代办900余次,7583家企业入驻金融平台,1152户企业获贷78.13亿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安宁区已为391户企业授信6.19亿元。推行企业开办“分钟制”改革,全流程压减至1个环节、即时办结,免费提供印章刻制服务,2025年1至9月新设立市场主体6024户,累计登记44142户,免费刻章为企业节省成本291万余元。
在市场监管方面,安宁区深化“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跨部门联合抽查占比达97.59%,非现场检查占日常监管的30%以上,有效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在政务服务领域,全区设立2个无差别和42个分领域综合窗口,推出帮办代办、“主动问需”等服务模式,帮办代办超900件次,群众满意度达100%,“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多个领域,办理量达8152件。
如今在安宁区,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正在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中轻松前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