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09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盛夏的骄阳洒落,走进甘肃省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一片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图景在眼前次第铺展:平整坚实的砂石道路在田间纵横延伸,如哨兵般挺立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滴灌带在温室大棚里如银色脉络般蜿蜒,浑圆饱满的“小糖丸”西瓜悬坠枝头,映衬着移民群众脸上那发自内心的丰收喜悦。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镌刻着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持续深耕的印记。瓜州县水务局经年累月、精准施策,以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升级和戈壁生态农业扶持三大工程为抓手,硬是将昔日飞沙走石的荒滩地,点化成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乡村和美,让“客居”之地真正成了心安之“乡”。曾经困扰乡民的渠道渗漏、道路泥泞、夜间无光、田间少绿……这些往日的困窘,已在年复一年的建设浪潮中悄然遁形。瓜州县水务局直面痛点,精准发力,打出了一套惠及民生的“组合拳”:
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绘就宜居画卷。在卓园村、岷县村等移民聚居区,瓜州县水务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倾力实施整村提升工程。道路硬化、太阳能路灯架设、绿化带改造、污水管网铺设等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如今,一盏盏明灯温柔地点亮了移民村的静谧夜晚,一条条砂石田间道路如坚韧的纽带,将农田与家园紧密相连,村民彻底告别了摸黑走泥路的时代。“以前晚上出门深一脚浅一脚,离不开手电筒,现在广场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在岷县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村民卢爱平悠然漫步,话语中洋溢着满足,“路灯亮了,小广场建好了,家家户户都乐意出来唠唠嗑、跳跳舞。” 公共服务设施的日臻完善,正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稳稳地注入移民群众的心田。
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筑牢发展根基。兴农之基,在于设施。 近年来,强化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瓜州县水务局服务移民工作的核心着力点。大力实施渠道工程与田间道路铺筑项目,一举破解了“浇水发愁,上地挠头”的老大难问题。仅近几年,水务局便累计修建渠道318条,总长约139公里,铺筑砂石道路35公里。如今的广至乡,“渠相通、路相连”的愿景已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产业培育造血工程,激活内生动力。在贫瘠的戈壁滩上耕耘收获,曾被视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却茁壮成长为移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瓜州县水务局深谙“破局”之道,勇开“新局”之势,针对移民群众戈壁农业技术匮乏、产业发展根基薄弱等瓶颈问题,精准施策:一方面,组织形式多样的农业种养殖技术培训,坚持“送技上门”,手把手解决种植难题;另一方面,精心谋划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推动高标准育苗棚建设、日光温室改造提升等项目落地生根。技术赋能,点燃了群众的生产热情;项目支撑,筑牢了产业的发展基石。2025年,水务局持续加码,广至乡日光温室维修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涉及250余座老旧日光温室的维修改造。项目竣工后,必将为广至乡“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之路插上更坚实的翅膀。
从漂泊辗转的库区移民,到扎根热土的新农人;从黄沙漫卷的戈壁荒滩,到绿意葱茏的“塞上江南”——瓜州移民群众的生活变迁,是一部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奋斗史诗。它雄辩地印证着:一渠清水,浇灌的是生生不息的希望;一座大棚,孕育的是蓬勃可期的未来。这幅宜居宜业、和美富足的乡村画卷,正在河西走廊的壮阔背景下,挥毫泼墨,徐徐展开,愈发光彩夺目。
撰稿:张兴 审核:张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