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数字经济/ 正文
世界为何期待APEC“中国年”
  • 时间:2025-11-05
  •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将于2026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将是继2001年上海APEC会议、2014年北京APEC会议后,中国第三次担任这一亚太地区最重要经济合作机制的东道主。选择深圳作为主办城市,不仅是对其改革开放精神的致敬,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亚太乃至全球的目光,正聚焦于这场即将到来的“深圳之约”。

作为亚太地区覆盖人口最广、经济规模最大的合作机制,APEC成立30余年来,始终是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中国自1991年加入APEC以来,始终以行动践行“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从2001年上海会议秉承“亚太大家庭”精神,到2014年北京会议开启“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已从参与者逐步转变为引领者。

此次会议落子深圳,更具深意。这里是中国首个经济特区,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科技园区,更是华为、腾讯等全球性科技巨头的摇篮。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圳已成为全球技术演进的重要策源地。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的城市,从落后的小渔村跃升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是中国发展奇迹的缩影。

在刚刚结束的韩国庆州APEC会议期间,中美元首在釜山成功举行会晤。双方在关税、稀土、大豆等多个重要经贸领域达成重要共识。这些共识为中美经贸关系提供了难得的稳定性,也为明年深圳APEC会议营造了积极氛围。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的成功举行,展现了大国之间通过对话化解分歧、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的可能性。这种合作态势将为明年深圳APEC会议讨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供应链韧性等议题奠定坚实基础,使各方能够更专注于构建开放、包容、普惠的亚太区域合作架构。

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不同群体对此次盛会寄予了深切期待。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最为关切的是科技发展将如何更深刻地惠及日常生活。他们期待在深圳这座“未来之城”看到更多前沿技术,从人工智能的应用伦理到数字鸿沟的弥合,从绿色科技的普惠共享到智慧城市治理的先进经验,希望APEC的讨论能推动创新成果更公平地滋养亚太地区的每一个人。于工商企业界而言,他们最在意的则是合作平台的拓展与开放政策的落地。他们期盼APEC能进一步破除贸易壁垒,简化通关程序,统一标准认证,为区域供应链的韧性建设与数字贸易的畅通无阻提供制度保障。于国际社会而言,各方期待中国再次发挥引领作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确定性,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逆流,擘画亚太合作的新蓝图。

当前,亚太地区面临地缘政治紧张、供应链重塑、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APEC需要凝聚新共识,而中国已成为能提出新价值与愿景的合作伙伴,中国方案与亚太共识的对接将备受关注。可以预见,此次深圳会议将聚焦多个方向。一是推动数字与绿色双轨转型,即结合中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推动亚太“数字丝绸之路”与绿色低碳合作;二是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链,也就是借助深圳“创业之都”经验,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技术壁垒;三是实现人文交流的机制化,涉及扩大免签、青年志愿者等“软性互联互通”,夯实亚太合作的民意基础。深圳APEC会议或将开创“合作型多边主义”的新范式,推动亚太从互利走向共荣。

2026年的深圳之约,是亚太共同擘画发展新蓝图的契机,更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的宣言。深圳将以它的创新激情与开放胸怀,为亚太合作注入新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以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创新发展的实践智慧,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中美元首近期在韩国达成的重要共识,更为区域合作传递出积极信号。我们坚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深圳会议必将凝聚新共识、擘画新蓝图,推动亚太合作迈向更高水平。(作者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