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科教文卫/ 正文
“武威发现一口古井”追踪 现场又有西夏瓦当被发现/图
  • 时间:2015-10-26
  • 来源:

点击浏览下一页

  文物清理工作还在进行中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雒焕素 文/图) 10月25日,记者自武威市凉州区和平街小学施工现场了解到,随着连日以来的文物清理,现场又有西夏时期的文物——瓦当被发现。

  根据武威史料记载,大云寺是河西著名的名刹,是前凉张轨的宫殿遗址。西夏时期,被更名为护国寺,为西夏皇家寺院之一。著名的西夏碑就是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李乾顺与其母重修护国寺后所立的庆赞碑。西夏碑全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是1804年著名金石学家张澍在武威大云寺发现。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正面为西夏文28行,满行65字,背面为汉译文。是迄今所见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对于重新认识、研究西夏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具有珍贵的价值。1961年3月4日,《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施工现场清理出来的文物有瓮、罐、坛等,砖块有汉、魏晋、唐、明等朝代,以及24日现场又清理出西夏瓦当等文物残片。根据以上发现,孙寿龄等专家初步判断,出土的瓦当及各种文物,再加上施工现场越来越多类似井口的建筑遗址显现,该地下有可能是连片的塔陵(古代,高僧圆寂后,地下为地宫,安放骨灰或舍利,地宫上面为塔基,再上为塔身)。

  据介绍,以上在施工现场清理出来的文物暂由武威市考古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