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时间:2011-03-18
  • 点击:6135
  • 来源:

甘肃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2011年3月4日) 

  201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按照“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奋力开拓,狠抓落实,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1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9.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984.97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535.49亿元,增长9.8%,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272.13亿元,增长12.7%,金融保险业增加值99.54亿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110.02亿元,增长3.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7﹕45.1﹕40.2调整为14.5﹕48.2﹕37.3,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3.1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2和2.9个百分点。

点击浏览下一页

  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1%,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10.9万人,与上年持平。

  物价: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其中城市上涨4.4%,农村上涨3.6%。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

点击浏览下一页

  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1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涨3.5%,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上涨13.8%。

点击浏览下一页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958.3万吨,比上年增产5.8%。其中,夏粮产量330.8万吨,减产3.1%;秋粮产量627.5万吨,增产11.1%。

点击浏览下一页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9.9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9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9万公顷,减少0.7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4.57万公顷,减少0.6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0.51万公顷,增加0.06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9.5万公顷,增加2.33万公顷。
  年末大牲畜存栏645.0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51%;牛、羊存栏分别为485.06万头和1818.40万只,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43%和5.31%。牛、羊出栏分别为160.62万头和1052.22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5.91%和1.50%。猪存、出栏分别为614.40万头和670.88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2.30%和5.00%。
  
全年肉类总产量86.78万吨,比上年增长4.16%,其中牛肉、羊肉分别增长5.91%和1.50%。牛奶产量44.21万吨,比上年增长17.30%;绵羊毛产量2.75万吨,增长4.52%。全年水产品产量1.23万吨,比上年增长3.26%。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7.56万吨,比上年减产20.80%;烤烟产量1.01万吨,减产0.23%;油料产量64.05万吨,增产9.41%;水果产量299.46万吨,增产7.89%;蔬菜产量1235.46万吨,增产7.87%;甜菜产量22.02万吨,增产7.81%;药材产量52.65万吨,增产4.55%。

点击浏览下一页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91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80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5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7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160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7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15%,比上年回落2.12个百分点。

点击浏览下一页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9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33亿元,增长16.8%;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68.41亿元,增长14.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09亿元,增长12.9%。
  大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0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1.08亿元,增长17.7%;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0.04亿元,增长33.7%。
  
中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90.9亿元,比上年增长9.0%;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6.76亿元,增长14.4%;省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8.68亿元,增长30.4%。
  
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9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82.35亿元,增长16.0%。
  全年发电量791.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28%;原煤4547.20万吨,增长14.20%;原油382.14万吨,增长14.05%;原油加工量1383.54万吨,下降3.71%;粗钢产量662.25万吨,增长5.73%;钢材699.17万吨,增长8.46%;水泥2414.11万吨,增长33.24%;十种有色金属191.53万吨,增长11.17%。

点击浏览下一页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40.1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64.04亿元,增长38.23%。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37.23亿元,比上年下降23.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31.13亿元,下降21.5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5.95,比上年提高28.51点。
  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装备制造和煤炭等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6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2.13%;实现利润190亿元,比上年增长43.5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7.84%。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7.43亿元,比上年增长62.77%;实现利润14.59亿元,增长61.04%。

点击浏览下一页

  建筑业:全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省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0亿元,增长1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8.10亿元,比上年增长36.2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08.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49.78亿元,增长22.03%。

点击浏览下一页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9%;第二产业投资1448.51亿元,增长32.99%,其中工业投资1168.87亿元,增长29.00%;第三产业投资1277.48亿元,增长39.98%。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5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3%;制造业投资500.70亿元,增长25.99%;房地产业投资415.61亿元,增长56.66%;建筑业投资279.64亿元,增长52.7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87.35亿元,增长29.17%。

点击浏览下一页

  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66.41亿元,比上年增长30.51%,其中住宅投资187.93亿元,增长36.86%。房屋施工面积313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09%;房屋竣工面积598.66万平方米,增长9.81%。商品房销售面积756.51万平方米,增长8.65%;商品房销售额227.81亿元,增长30.49%,其中期房销售额158.37亿元,增长47.17%。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
  
交通运输: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607.2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81%;旅客周转量509.61亿人公里,增长8.43%。其中:铁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1082.98亿吨公里,增长9.71%,旅客周转量275.13亿人公里,增长10.84%;公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524.09亿吨公里,增长7.02%,旅客周转量220.15亿人公里,增长6.56%。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85.0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9.34%。其中,轿车35.61万辆,增长35.59%;本年新注册汽车19.94万辆,增长27.49%。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69.3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5.46%;私人轿车保有量25.28万辆,增长48.20%。

  邮电通讯: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5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47.85亿元,增长25.97%;邮政业务总量8.49亿元,增长5.3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11.90万户,比上年末下降9.26%。其中:城市265.36万户,下降7.20%;农村146.54万户,下降12.77%。本年减少固定电话用户42.0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90.08万户,本年新增195.71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09.5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6.45%。

  旅游:全年国内旅游人数4284.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47%;国内旅游收入236.2亿元,增长23.08%。全年境外入境旅游人数7.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8%。其中,外国人4.99万人次,增长10.70%;港澳台同胞2.02万人次,增长29.49%。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48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15%。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17亿元,增长18.4%,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58亿元,增长20.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22亿元,增长17.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54.24亿元,增长20.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86.97亿元,增长18.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8.19亿元,增长16.6%。 

点击浏览下一页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7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68.58亿元,增长27.7%;汽车类零售额84.54亿元,增长36.2%;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35.47亿元,增长16.2%;服装类零售额19.55亿元,增长2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3.72亿元,增长15.4%;中西药类零售额8.31亿元,增长9.7%;金银珠宝类零售额7.97亿元,增长30.7%;日用品类零售额6.94亿元,增长26.4%。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73.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67%。其中,出口总值为16.39亿美元,增长1.23倍;进口总值为56.86亿美元,增长81.88%。一般贸易出口8.28亿美元,增长38.4%;加工贸易出口2.86亿美元,增长1.2倍。机电产品出口3.17亿美元,增长1.77倍。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利用外资: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8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4.07亿美元,增长40.8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91亿美元,下降32.75%。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为74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9%。全省一般预算收入为353.56亿元,增长23.37%。其中,国内增值税44.09亿元,增长18.81%;营业税86.84亿元,增长33.09%;企业所得税19.99亿元,增长17.91%;个人所得税11.13亿元,增长23.78%。财政支出为1466.66亿元,增长21.36%。

  金融: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146.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07%。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15.37亿元,增长20.9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819.25亿元,增长7.2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98.24亿元,增长18.8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76.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37%。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433.05亿元,增长21.47%。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证券:年末全省共有境内股票上市公司22家,与上年末持平。年末股票市价总值为1303亿元,比上年末下降0.31%。发行、配售股票筹集资金5.28亿元,下降96.82%。  

  保险:全年保费收入14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3%。其中,财产险收入38.82亿元,增长43.50%;寿险收入98.98亿元,增长23.2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8.53亿元,增长22.03%。全年赔付额31.18亿元,比上年下降2.08%。其中,财产险赔款16.32亿元,增长13.14%;寿险给付11.89亿元,下降20.2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2.97亿元,增长18.33%。

九、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全年研究与试验(R&D)发展经费支出39.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065项,比上年增加20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60项;基础理论成果27项,应用技术成果985项,软科学成果53项。全年获得奖励181项。受理专利申请3558件,比上年增长33.0%;授权专利1868件,增长46.6%;授予发明专利权349件,增长53.1%。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50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3.08亿元,增长20.93%。

  教育: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0.91万人,比上年增长7.50%,在学研究生2.56万人,增长9.12%;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1.49万人,增长2.33%,在校学生38.15万人,增长5.54%;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3.74万人,下降2.91%;普通高中招生21.96万人,增长1.21%;初中学校招生45.38万人,下降5.92%;普通小学招生36.13万人,下降3.05%;特殊教育招生0.21万人,增长5.99%;幼儿园在园幼儿38.73万人,增长7.97%。

点击浏览下一页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93个,博物馆102个,艺术表演团体78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7座,档案馆101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3.47%和93.72%,分别比上年提高0.84和0.8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206.89万户,增长6.01%;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22.85万户,增长35.48%。省级报纸出版4.07亿份,比上年增长1.71%;期刊出版1.11亿册,比上年下降16.15%;图书出版6737万册(张),下降22.32%。

  卫生: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026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2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20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85224张、卫生技术人员97655人。全省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3652人。乡镇卫生院1346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21451张、卫生技术人员20895人。

  体育:全年获得各类奖牌115枚,比上年增加3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8.55元,比上年增长10.55%;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9895.35元,增长11.30%;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41%,比上年降低0.3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424.7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41.99元,增长6.35%;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4.71%,比上年提高3.43个百分点。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09.8万人,脱贫人口为79万人,贫困面为14.9%,比上年末降低3.78个百分点。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社会保障: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42.4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0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90.22万人,增长6.60%;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98.57万人,增长4.69%;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64.46万人,增长0.23%;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30.09万人,增长9.11%;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82.00万人,增长15.10%;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311.31万人,增长5.50倍。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0.3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29%。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2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7%;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74.41亿元,增长17.98%。

  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数为1910.32万人,参合率为95.92%。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27.94亿元,比上年增长48.7%;累计受益1945.3万人次,增长60.68%。全年城市医疗救助30.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3%;农村医疗救助123.7万人次,增长39.93%。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83.5万人,比上年增长32.75%。全省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88.1万人,比上年增长5.13%;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335.9万人,比上年增长14.56%。

十二、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

  安全生产:全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712人,比上年下降2.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2人,下降19.2%。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2.83人,增长4.43%。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77人,上升2.67%。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506人死亡、369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94.7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64人,下降20.66%。

  全省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4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80个。全年平均气温8.8℃,平均降水量395.2毫米。

  全省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25个,地震遥测台网2个,无人值守地震监测台站2658个。全年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

  自然灾害: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16.75万公顷,下降10.18%。其中成灾面积87.77万公顷,下降10.58%,八成至绝收11.81万公顷,下降30.95%。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含长庆油田甘肃境内部分。

  4.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5.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暂不含“限额以下产业活动单位和其他”部分零售额数据,其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6.从2010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采用新的分组,即将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组由“市”、“县”、“县以下”改为“城镇”、“乡村”。

  7.2010年是人口普查年,有关2010年人口数据拟于2011年4月发布甘肃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8.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数据将由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后于近期公布。

  9.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医疗救助、低保数据来自甘肃省民政厅,财政数据来自甘肃省财政厅,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交通运输数据来自甘肃省交通厅、兰州铁路局和东航甘肃分公司,通信数据来自甘肃省通信管理局,邮政数据来自甘肃省邮政总公司,教育数据来自甘肃省教育厅,科技数据来自甘肃省科技厅,专利数据来自甘肃省专利局,气象数据来自甘肃省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甘肃省地震局,文化数据来自甘肃省文化厅,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甘肃省卫生厅,体育数据来自甘肃省体育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