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煤田地质局“双联”好干部徐军
  • 时间:2014-08-11
  • 来源:

???????天地之间有杆秤 百姓心中有个他 ——记“双联”干部徐军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局、公司联户干部徐军驻站170天,对工作严谨细致、吃苦耐劳,对困难乐观豁达、坚韧不拔,对群众热情周到、慷慨解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联户干部的优秀品质和操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抒写着双联行动中的魅力篇章。俯身甘为孺子牛 拳拳情意暖民心

????徐军是局、公司一四五队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在全省双联行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局、公司双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前方工作站,并派联户干部轮流蹲守。徐军被确定为秦团庄乡前方工作站首名驻站干部。驻站期间,他积极与乡、村领导接触,了解基本的村情民意。徒步深入村、组、户中进行详细调查、摸底。田间地头一小会,乡村农舍一大会,哪里有村民哪里就有徐军的身影,他的质朴、热情和细致,感染、打动着每个遇到他的人,就是这样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让他把摸底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又准确。不用翻看调查表,徐军就能一口气说完51户联系户和部分非联系户的详细情况,他在用真心真情建立起与村民的血肉关系,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

????在局、公司确定实施平整土地、扶持养殖业、改造村级道路、维修水窖、助农助学助医、协助劳务输出、培训种养技术、建设两委办公场所等帮扶项目后,徐军多次向局、队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与县乡协调,筹措资金,争取确定项目早日实施。2012年他先后争取局、队帮扶项目12项,落实资金50多万元,陆续开展了土地整理、住宅修建、村道硬化、校园硬化、捐赠图书等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事必躬亲、事必上心,确保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在村土地整理项目过程中,部分村民因担心推土机驶过后,耕地会变硬变僵,不易于耕种和幼苗成活,拒绝开展土地整理项目,为了排解农户心中的疑虑,早日实现坡地改梯田的计划,徐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疏导村民的负面情绪,有效保证了土地整理的速度和质量。在为联系户高贵军家平整标准化梯田时,由于高贵军家贫困拿不出自筹资金,6亩多的坡地只能推成5~6米宽的一长溜坡地,非常不利于机械耕作。看到这种情况,他帮助协调500多元钱,为高贵军解决了应该自筹的整地费用,将6亩坡地全部推完整好。一年多来,在他的多方协调和辛勤努力下,为秦团庄村完成平整土地488亩,实现了秦团庄村部分农户坡地改梯田的愿望,更利于农户机械化作业和积聚雨水;对通往田间地头的1900米道路进行了拓宽;在道路两旁种植树苗600余株。

????驻户期间,徐军针对秦团庄村严重缺水、农家书屋缺书、小学破旧不堪、困难户就医难、上学难的实际问题,按照局、队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为联系户维修水窖102口;建立农家书屋并捐赠种养科技图书300余册;为小学捐赠学生图书700余册、电脑5台、电视1台;硬化村小学地面1860平方米;资助特困户就医、大学生子女就学14户;赠送0-3岁婴幼儿营养包33户。创新帮扶新举措 优化产业带致富

????秦团庄村是一个欠发达村,自然条件落后,地貌丘陵起伏,梁峁纵横,复杂多样,其中耕地多为山旱地、零散地和坡地,不利于实施农业机械化作业和积聚雨水,农民主要通过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增收缓慢且增长后劲不足。要将帮扶活动落到实处,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关键是要帮助困难群众选准致富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变依赖“输血”为自身“造血”。这是徐军在帮扶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认真分析秦团庄村贫困原因的基础上,按照局、公司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部署,他将发展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产业确定为秦团庄村的关键致富产业。

????以发展养羊产业为突破口,徐军通过走访,了解到农户对养羊产业充满期盼和希望,但由于就近购买的母羊死亡率高、产羔少,使很多农户望而却步。面对这一情况,徐军花了八天时间,跑遍了环县、宁夏十几个乡镇的养羊基地和牲畜交易市场,开始地毯式的搜寻优质的育龄母羊。当时正直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加之超负荷的工作和食无定点、居无定所,徐军肠胃不适且感冒发烧,他顾不得身体的病痛,依然坚持多跑几个市场,货比三家,一定要买到物美价廉的优质母羊,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军最终在宁夏中宁大战场镇购买到了优质育龄多胎小尾寒羊102只。半年过去了,这些经过徐军精挑细选的小尾寒羊不但死亡率为零,而且有40%的母羊已产羔,每只产仔最少2只,激发了农户的养羊信心,逐渐扩大了联系户养殖品种和规模。为进一步改变农户粗放式的传统养殖方式,2012年11月,徐军协调联系邀请农业和畜牧专家在秦团庄村举办了两场科技知识讲座,向群众讲解了家禽家畜养殖等方面的技术,能容纳130多人的教室内座无虚席。

????为了做大做强养殖业,徐军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村委会协商,报请局、队双联领导小组批准,决定在秦团庄村成立一个养羊存栏量规模在1000只以上的养羊协会。为了实现长期滚动发展,他劝说农户不要出售小羊羔,起初,农户的抵触情绪相当大,徐军就苦口婆心的向农户讲长远规划和未来利益,有时甚至会被农户拒之门外,吃闭门羹,但他毫不气馁,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一遍又一遍的引导,农户最终“屈服”于他的执着。目前,养羊协会成立的事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已平整场地20亩,修建事宜逐项推进,进展顺利。但徐军依然没有闲下来,他时而伏案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又在为成立农资合作社的相关事宜忙碌奔波了。

????劳务输出一直以来是秦团庄村的钱袋子,但是由于劳务输出零散、主要依靠干苦力,一年到头往往赚不上多少钱,成为全村增收的瓶颈。徐军就主动赴宁夏、庆阳、张掖等地调查了解务工市场,为村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服务。2012年全村百余人外出务工,劳务收入人均每月3000多元,有效增加了秦团庄村民的收入,进一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秦团庄村2012年人均收入在2011年3000元的基础上增长了26%,达到了3800元;联系户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6%,达到了4100元。一个个生动而鲜亮的“双联数字”,令人惊喜、令人振奋,倾注着双联干部徐军的心血。守住清贫耐寂寞 公而忘私为双联

????秦团庄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村组之间几乎都是隔山相望,山大沟多,道路蜿蜒,交通不便,相比与原来居住生活的城市,没有了繁华的街市,远离亲人和朋友,住的是简易床铺,生活饮用的自来水变成苦涩的雨窖水,停电多了,电视节目少了,出行难了,吃饭不习惯了......艰苦的条件没有吓倒徐军,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和干劲。在“坡改梯田”土地整理项目和村小学地面硬化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坚持每天到现场,不管刮风下雨,都是每天早上8时30分准时出门,晚上6时才回工作站。从前方工作站到现场有5~6公里远,只有一趟大巴,错过大巴就拦乘老乡的摩的、收废品的三轮或步行去现场,经常要下沟爬坡、翻山越岭,每天回到工作站都是筋疲力尽,还常常屋漏偏逢连夜雨,停电缺水,徐军不但无法插电热毯取暖,就连喝热水都成了最大的奢望,很多次他都是嘴里嚼几口辣椒,热乎了,咕噜咕噜喝上几口凉水,他自己还风趣的对同事说“最是清凉热辣后”,他用自己的风趣幽默轻描淡写着真实存在的困难,让人屡屡钦佩更让人深深感动。他常说,乡亲们的生活环境就是我们双联干部的生活环境,只有和乡亲们同吃同住才能知道百姓疾苦,才能与老百姓贴心。

????无论多苦多累,每天在简单的洗涮后他都要认真的记录好工作日志,填写好《民意调查台账》、《联系户基本情况台账》和《单位进村干部入户登记表》等。翻开徐军的双联日志本,朴实的语言中记录着的都是百姓的难心事,折射着的都是他双联工作的足迹,真情付出的心血和一桩桩、一件件惠民的实事。“2012年6月7日,今天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秦生的妻子生病住院导致生活困难,虽然不在我队联系户的范畴,但是下午我还是去了医院看望了他们,了解到他家现在负债很大,接下来我应该向乡上反映争取大病救助资金和困难户慰问金,同时向队领导反映纳入年底联系户慰问对象当中,尽力帮助他度过难关。”“2012年8月13日,昨夜下过大雨,今天班车没有来,约好村长去秦治安家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只好一路步行,泥泞的村路走了近2个小时,很欣慰的是他家的矛盾最终被顺利调解了,这已经是驻村调处的第11件矛盾纠纷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2013年2月1日,临近年关,我打电话给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询问了村上的情况,强调做好安全工作,并给我的联系户打电话送去了新春的祝福。”......像这样的记录还很多,一字一行里透着他心系村民、真情为民的情怀。

????驻站期间,徐军的儿子面临高考,但他远在千里之外,加之工作忙、儿子学习紧,能在电话里询问到儿子的学习情况都成了他最欣慰和快乐的事。2012年6月份儿子高考在即,妻子一遍又一遍的给他打电话,希望他能够回家陪儿子高考,妻子在电话这头说“就三天,儿子考完你就回去......”徐军默不作声,他不是不想回,可是6月份正是扶贫项目实施的关键期,维修水窖、学校硬化等项目接踵而至,使他无法离开。村支部书记梁满福对他说:“儿子考大学是儿子的大事也是你的大事啊,你先回去一趟陪儿子高考去,这里有我照看着。”可他却说:“秦团庄村就是我的家,这里更需要我啊!”。

????谁不食人间烟火,谁没有自己的家,谁没有一点家事呢?每当夜深人静独自躺在工作站的公铺上时,他也想家,牵挂自己年迈的岳母,思念妻子和儿子,可他深知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担子。选择了继续留在工作站督战双联项目。每当妻子来电话,他内心充满了歉疚,只有在电话里关心88岁高龄的岳母、安慰整日操劳的妻子、鼓励品学兼优的儿子。儿子如愿以偿的被兰州理工大学录取了,可他依然没有时间去送......从去年3月份开始他驻站达170多天,从没有向领导和组织叫苦喊累,没有向领导汇报家庭困难,秦团庄村成为了他生活、工作的主要阵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省委省政府双联工作中提出的:俯下身去调研,沉下身去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要求。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大秤砣就是老百姓。徐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用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帮助秦团庄村村民谋得了发展,获取了幸福。村民们聊起他,不是点头就是竖起大拇指,有的甚至热泪盈眶,“要是没有徐军,我家莹莹就按时上不了大学”,体弱多病的特困户秦治国如是说。这就是徐军联村联户工作的真实写照,平凡中透露着伟大,普通中闪烁着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