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10-22
- 来源:酒泉日报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至目前,共落实到位中央和省级资金40749万元,比去年的8493万元净增32256万元,是历年来争取到位资金最多的一年。
我市积极争取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扶持政策。肃州区、敦煌市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敦煌市被确定为省级乡村建设行动示范县,为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取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建立市、县乡村振兴专班推进机制,优化完善产业、就业、教育等方面扶持政策。建立“县为主体、乡村实施、部门配合、帮扶工作队齐参与”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体系,有效防范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返贫致贫风险,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早清零。至目前,全市共有“三类户”监测帮扶对象85户260人,已全部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未发生新增返贫致贫问题,脱贫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我市积极对接省上资金分配政策,力争在分配资金时给予倾斜。2017年以来,我市没有得到过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的5个非贫困县,实现了扶持政策的大突破。今年,中央和省级衔接补助资金下达肃州区1.12亿元、敦煌市1.07亿元、金塔县0.38亿元、肃北县0.27亿元、阿克塞县0.13亿元。落实到位市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5400万元。督促县市区按照“投入只增不减”的要求,足额配套衔接补助资金7779.4万元。优化整合涉农资金,全市共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64亿元,全部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规范小额贷款管理,稳步扩大规模,有效保障县市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需求。
市、县两级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的思路,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制定印发《酒泉市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全市种业、蔬菜、肉羊三大产业集群推进方案,扶持方式从特惠性政策向普惠性政策转型。今年,建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2家,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现代制种、高效蔬菜、特色林果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全面保障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至8月,全市共落实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2.31万人,让有输转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实现应转尽转、稳定就业。
我市按照“规范引领、先行试点、分期分批、整村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2000户农房改造提升工程,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全力抓好省级乡村建设示范行动落实。紧盯拓展抓救助,健全完善常态帮扶机制,在逐步提高大病保险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和返贫致贫人口倾斜。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政策,完善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对脱贫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员,做到应救尽救、应兜尽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启动开展了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
我市建立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选派管理,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力量,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持续开展常态化驻村帮扶工作。全市37个脱贫村重新选派驻村帮扶力量,111名驻村工作队员已到岗开展工作,确保驻村帮扶工作不断、力量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