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10-27
- 来源: 甘谷县乡村振兴局
今年以来,甘谷县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载体,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嵌入”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点线面”同步发力,“急愁盼”一体推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关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有效衔接工作见行见效。
找准“落脚点”,解决好群众“急事”。做好“线上回复+线下办理”。针对大像山镇杨场村群众反映用水难问题,住建局、甘谷供水公司、大像山镇等部门单位迅速启动实施了杨场村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共铺设供水主管道900米、支管道1664米,接通用户180户。针对部分边远地区群众农村反映自来水保障程度还不够高的问题,水务局于6月中旬开工建设农村水源保障工程,新建沉淀式水源1座,西北部、十里铺新打水源井4眼,10月底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推动“上门服务+主动衔接”。残联上门免费适配助听器20台、发放轮椅50辆,主动衔接上级部门为2家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落实扶持资金15万元。文旅局为31个脱贫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送价值186.9万元的文化器材,进一步提高了村级文化设施功能,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紧盯“需求线”,解决好群众“愁事”。紧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摊位、房位”等方面,全力以赴办实事、解难题,疏堵点、治痛点。聚焦“学位”,全面推进西城区九年制学校、甘谷七幼等11个教育教学项目,解决中小学生“入学难”的问题。聚焦“床位”,开工新建县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3个医疗卫生类项目,特别是按照“平战结合、填平补齐”的原则,在县医院建成独立的传染病区,达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收治条件。聚焦“车位”,投入使用康庄西路立交桥停车场、西环路停车场、新城街便民停车场等3个停车场,增设停车位260个,新建大什字广场地下停车场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聚焦“厕位”,建立了农村“厕所革命”县、乡、村三级质量监管工作体系,完成户厕改造4146户。聚焦“摊位”,对车场街原农贸市场等3个交易市场进行全面提质改造,新建便民市场6个,新增交易摊位878个。聚焦“房位”,住房建设事务服务中心发挥职能优势,对有条件、有购房欲望的符合保障条件的群众,提供价格适宜的经济适用住房,并优先纳入保障范围,解决部分群众娶媳妇“婚房”难的问题。
织密“服务面”,解决好群众“盼事”。建强服务点,党员帮办横切入。针对一般困难诉求问题,根据在职党员干部个人特长、职业特点以及居民群众的需求,建立特色服务岗,为群众排忧解难。档案馆干部为福利院40多名孩子,送去了学习用品、玩具等。统战部联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六峰镇黄家窑村学生送去了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为每位老师送上运动服。信访局干部到康庄社区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为孤寡老人理发,打扫卫生。拓宽服务面,单位帮办纵深入。生态环境局在清溪河安远镇段,渭河六峰镇段新建污水沉淀池3座,持续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住建局落实655万元村级环卫经费,在15个乡镇新建垃圾中转站18座,采购环卫车辆30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人社局强化政策指导,推动92家扶贫车间转型为“乡村就业帮扶车间”“乡村振兴就业工厂”,直接带动就业3800余人。乡村振兴局科学编制2021年财政衔接补助资金项目,共安排衔接资金4.44亿元,安排第一批财政衔接资金1.03亿元,实施项目168个;安排第二批财政衔接资金3.41亿元,实施项目340个,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为推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