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武山县南沟村:猴头菇撑起增收新希望
  • 时间:2022-02-21
  • 来源: 武山县科技局

隆冬时节,天气寒冷。武山县滩歌镇南沟村的大棚里温和湿润,棚架上的猴头菇茁壮成长,一派生机盎然。

“第一次采收的80多斤鲜菇已经按每斤40元的价格通过电商销售了!”滩歌镇南沟村驻村帮扶队队员、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吉祥说,这说明引种猴头菇获得成功。

南沟村下辖白沟、陈儿峪、大坪、贾坪等4个自然村,全村264户1257人。全村主导产业主要以劳务输转为主,种植业为中药材柴胡、架豆和马铃薯。由于地处海拔2140米的高寒阴湿山区,又是林缘区,条件比较艰苦,经济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压力较大。但是,当地降雨量多,湿度大,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林木资源丰富。县科技局与滩歌镇党委多次沟通,共同谋划猴头菇产业,并与甘肃农业大学衔接沟通,邀请专家现场考察之后,决定因地制宜发展低温菌产业。

“我们经过实地考察,选择猴头菇高效栽培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因为猴头菇市场需求量很高,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而且全省规模化生产基地比较少。”滩歌镇南沟村驻村帮扶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车念平说,一个0.5亩的塑料大棚可种植4000多个菌包,每茬可收入3万元左右,猴头菇一年可生产二茬,以此估算,一个棚年预计收入在6万元左右。

南沟村猴头菇项目先期投资15万元,由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生物工程系主任贠建民教授提供技术支持,由武山县田园农业合作社负责项目实施,滩歌镇南沟村村委会、驻村帮扶工作队技术参与。项目于2021年10月启动,建立1座猴头菇栽培专用棚和1间菌棒装袋车间,第一茬产品已经顺利收获。

滩歌镇南沟村驻村帮扶队队员、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吉祥说:“成功给我们带来信心,下一步将建设灭菌接种实验室和产品分装车间,将这里建成猴头菇高效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基地。”

猴头菇生产项目给当地村民带来新的希望!在试验示范推广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提高管理水平,培养猴头菇栽培技术骨干和熟练操作员工,建立自己的菌棒生产车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我们将会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指导建成菌类生产‘家庭农场’20间左右,吸纳当地群众务工,为‘三类户’提供长期工作岗位,增加群众收入。”滩歌镇党委书记强小军表示,将会进一步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经验与方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