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03-04
- 来源:秦州区乡村振兴局
秦州区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全面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规范运行、协调服务,实现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乡村振兴基础持续夯实。
坚持统筹谋划部署。区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包抓领导带头深入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开展“一对一”调研指导36次,现场解决困难问题12个。全区16镇党委主动扛起主体责任,420个行政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逐村制定“一村一策”村级集体经济5年发展规划。区直相关部门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选优配强支柱队伍。突出“双好双强”标准,通过“两个专职化”建设,村“两委”换届后,村干部年龄、学历实现了“一降一升”,在综合能力素质、富民产业培育、发展致富项目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目前,围绕产业发展设置党组织5个,420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支委委员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理事长,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兼任243个,实现了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借助外力示范引领。2018年以来,用好用活中央和省市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2300万元,确定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49个村作为扶持对象,采取“农发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联合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已累计收益227.5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切实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
整合资金大力扶持。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围绕林果、蔬菜、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富民产业,整合区级涉农资金6505万元,确定集体经济薄弱的128个村作为扶持对象,投资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已实现收益1113.7万元,全面提升村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同时,下拨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奖补助金30万元,主要用于8镇20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激发合作社发展内生动力。
激发活力全面提升。结合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出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等10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模式,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发展。2021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到3879万元,村均9.23万元;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得到全面消除,2万元以上的村341个占81.2%,5万元以上的村244个占58.1%,着力培育50万元以上的村3个,100万元以上的村7个,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