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08-26
- 来源:天水科技局
今年,由中组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推荐选派的国家乡村振兴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先后为我市3县区开展产业帮扶工作。
秦安县科技特派团由来自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名专家组成,主要针对秦安县的苹果、桃、蔬菜、马铃薯产业开展技术指导、品种引进以及本土人才培养等工作。麦积区、秦安县、张家川县科技特派团深入县区进行了任务对接、承诺书签订、产业调研等,摸清了四个产业的基本情况和技术需求。截至目前,在马铃薯方面引进了天薯系列四个新品种,在苹果产业引进了三瑞系列三个新品种。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秦安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吕汰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到王尹镇马河村蔬菜基地开展调研指导,并就近期辣椒出现的卷叶现象为村民进行了科普知识的宣传,为重点产业把脉问诊,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在王铺镇万亩马铃薯繁育基地,科技特派团现场查看了马铃薯受旱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治理措施;在示范基地建设中,特派团进驻王铺镇,对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施肥进行了全程的指导和帮助。
张家川县科技特派团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3名专家组成,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张家川县科技特派团团长鲁清林带领小麦产业组和牧草产业组成员就张家川县2022年冬小麦秋播前期工作及牧草产业开展调研指导。
小麦产业调研组深入张家川镇园树村、大地村,木河乡下渠村、八卜村,大阳镇双庙村、东沟村、梁堡村等冬小麦秋播区域及小麦种子分装点开展现场调研,科技特派团对张家川县整流域、成片带打造万亩冬小麦良种繁育示范点、冬小麦种子精选、包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结合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补助项目,在张家川县建立1个万亩小麦集中连片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500亩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1个100亩核心攻关基地;根据不同海拔、不同区域对今年秋播小麦品种进行了科学布局,在渠子梁流域建立以兰大211为主的良种扩繁基地3000亩;对小麦良种去杂、去劣、晾晒、精选以及包衣等方面做了详细解说和指导,确保张家川县小麦良种自繁自供。科技特派团发挥自身优势,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借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做大做强冬小麦产业。通过与市场接轨,将良种繁育基地转型打造为绿色高质高效良繁基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牧草产业组专家走访了三马肉牛养殖合作社、牧谷草业、甘肃川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调研企业牧草产业生产效益及饲草加工利用等情况,了解当地牧草种植品种面积、土壤性质、牧草产量,根据当地种植的饲料玉米、紫花苜蓿等常见牧草生长状况,提出了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等饲草种植管理方面的指导建议,并与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户进行详细交谈,为其提供技术指导。2022年,张家川县大力开展粮改饲工作,发展以饲用玉米为主的优质高产牧草,全种植饲料玉米15万亩,预计青贮饲草50万吨,饲草饲料种植和加工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较高,草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产业组专家表示,将因地制宜为张家川县牧草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牧草新品种的选育;推进饲草就地种植、就地加工、就地储存、就地利用。加大先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资源优势为张家川县推进乡村振兴助力。
选派科技特派团是国家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天水作为西北主要农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各产业种植总面积超百万亩,但目前在水果、蔬菜、粮食、畜牧、药材等方面存在发展面临困境,品种相对老化,更新换代缓慢等现象。科技特派团将力争在服务期限内,依托农技专家,全力开展技术帮扶,为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