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09-12
- 来源:今日金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踔厉奋发、迎难而上、勇毅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我们这十年》系列报道,全面反映十年来金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大决心、更大干劲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敬请关注!
十年,对于历史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百姓却是结结实实的3652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和最重要的政绩,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细做实民生工作,抓好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幸福,源于平静充实
秋日里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金昌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清晨,早餐店蒸腾的热气驱散了城市的凉意,晨曦的柔光唤醒睡梦中的年轻人,他们将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度过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路上的孩子嬉笑玩闹着向学校走去;早起的老人在健身广场锻炼完毕,拿起手机拍几张照片。镜头下的金昌,天高云淡、街道整洁、民居敞亮……
这是属于金昌人的“小确幸”,透过它,我们可以感悟到“以人民为中心”执政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严、准、狠、快”的力度,构筑起阻击疫情的严密防线,在多轮疫情中守住了金昌“一方净土”,为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撑起“保护伞”。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时代画卷上,金昌写下一笔又一笔精彩篇章:八年精准扶贫,三年集中攻坚,2017年底,永昌县“插花型”贫困县顺利摘帽;2018年底,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底,全市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两不愁三保障”基础稳固,兑现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诺言。
翻开金昌近些年的民生“账本”,会发现每年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年均保持在80%左右,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
有句话叫“幸福来敲门”,对于金昌人来说,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推开门、打开窗,就能看见幸福的模样。——莘莘学子金榜题名时的雀跃是幸福。
回望过去,我市教育事业成绩喜人: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率先消除大班额,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新建、改扩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金昌理工中专、市三中、永昌四小、区一幼等一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教育“五好工程”,深化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改革,高考成绩创近年来新高,一本上线率突破历史最高点,达到35.91%。孩子脸上的笑容,就是教育发展的最好答卷。
——一砖一瓦垒建起来的归属感是幸福。
百姓富不富,先看有没有房子住。为了帮助贫困群体圆梦安居,我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2334套,累计发放低收入家庭租赁补贴16241户、2812.03万元。一砖一瓦,垒建起的不只是遮风挡雨的归属感,还有奔向美好生活的强大信心。
——腰间愈发沉甸甸的“荷包”是幸福。
我市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抓好劳务输转工作、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据统计,202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49元,是2011年的2.2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是2011年的2.76倍。
——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是幸福。
去年,市中心医院(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意味着我市有了首家三甲医院。目前,远程医学信息平台已覆盖我市县乡,千人拥有床位7.66张,较全国平均多1.2张,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
今年,市人民医院整合重组全面启动,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加快形成,群众在家门口“就好医,好就医”的梦想逐步实现。
——脚下四通八达的便捷是幸福。
我市持续加快交通网络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截至去年底,通航城市达到8个,国道G570和省道S301线、S308线过境段建成通车,改造完善农村公路1024公里,市区建成主次干道76条177公里,行政村“两通”任务提前完成。兰张铁路三四线金昌段年内开工建设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以铁路、公路、航空为架构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特困群体脸上舒展的笑颜是幸福。
我市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养老保险已实现省级统筹,困难群众救助水平显著提高,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去年,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4%、98.7%。全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持续提升,高出全省25元。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老年人过得很幸福!”71岁的市民宿好德道出了老年人的心声。
——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有去处是幸福。
物质富足是民生,精神充盈也是民生。我市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面推进“书香金昌”建设,有序实施市体育产业大厦、体育公园项目。市县两级“四馆”、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0.32平方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群众在文体事业的蓬勃发展中感受幸福和归属。
幸福,源于文明和谐
回眸十年,“全国文明城市”这个词扎根在金昌人民的记忆深处。